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三国志廖化新传

209、建安廿6

  • 作者:烽岳键客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1-08-06 06:09:03
  • 章节字数:6868字

廖化带兵从巴东大牢里救出了詹晏,又在陆逊封城之前,骗开了城门,一行人逃离巴东。

出城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终结。

粮食问题,就是一个大问题。

这支队伍前往巴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救人,身上并没有携带足够的粮食,或者银钱。

在北逃的路上,将士们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向村民们“借”了一些粮食。

当然,廖化每次拿粮食之前,都会给人写下借条,等到时机成熟就会偿还。

尽管如此,粮食的问题,始终困扰着这支逃难队伍。

除了物资的短缺,汉军还面临着江东军的搜捕。

除了闻讯出城的江东军追兵,那些散落在巴东境内的江东军各支兵力,也是汉军北撤的重大麻烦。

幸运的是,廖化身边,有陈凤。

陈凤其实很倒霉,被汉军擒获之后,遭受了羞辱。

虽然保住了性命,却被迫参与了廖化的营救计划,如今又不得不加入到汉军的逃亡行动里。

刚刚出城的时候,廖化给了陈凤选择的自由,但是,陈凤又不傻,回城只是死路一条,他只能跟着廖化继续行动。

陈凤没有本事推断出江东军追兵身份,与追击路线。

不过,陈凤毕竟是巴东城的最高长官,掌握不少地方守军的信息。

在陈凤的通知下,汉军会提前绕过一些部署了斥候的侦察地区。

甚至于,汉军会在掌握了江东军守将性格情报之后,利用对方的弱点,针对守将的粗心或者疑心,选择合适的手段突破防御。

逃难过程有惊无险,一行人顺利找到机会,重返熊山。

见到第一支汉军守山部队之后,陈凤悄悄离开了队伍。

这位降将倒是很有自知之明,陈凤在荆州的名声已经臭了,重新投奔汉军,不仅得不到认可,还有可能遭到刺杀,隐姓埋名,远离是非,才是他的唯一选择。

包括廖化在内,没有任何人在意陈凤的下落,众人很快回到熊山大营。

廖化会合了重新恢复好营地秩序,在熊山险要位置派遣兵将的丁奉。

丁奉把熊山汉军的指挥权,以及,熊山的防务移交给了詹晏。

廖化没有忘记自己的本来目的,提出了援兵要求。

从垦荒的兵力中,汉军抽调出了不少将士,由廖化统帅,支援兴山战场。

分别的时候,廖化告知了詹晏,关于刘备东征的大致时间推测,给了这名熊山守将一个定心丸。

詹晏则留下承诺,表示一定会守住熊山,不再轻举妄动。

统帅熊山汉兵,掩埋了粮草大营的逝者遗骸之后,廖化赶到兴山城下,准备配合关羽攻城。

兴山局势尽在掌握中。

救援詹晏的时候,廖化最担心的,就是江东军发现了汉军的防御漏洞,发起反击。

值得庆幸的,廖化的虚张声势行为起效了,江东军根本没有抓住机会反攻汉军。

关羽军的主力,也来到了兴山城下的防线处。

江东军错失了收复防线的最好机会,只能被动守城。

汉军简单休整之后,开始着手进攻。

一个多月,很快过去了。

……

公元222年,二月初。

建安二十六年,是建安年号的最后一个年份。

如果廖化的记忆没有出现错误,随着刘备称帝,蜀汉会迎来章武元年。

建安这个年号,不仅是汉帝刘协用过的最长一个年号,也是他最后的一个年号。

221年的十月,曹丕篡汉,曹魏已经改年号为黄初。

现在的建安年号,其实已经和刘协没有任何关系了。

随着这位傀儡皇帝的退位,群雄割据,挟天子令诸侯的时代也彻底远去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曹丕和刘备先后称帝,孙权也会在八年后正式称帝。

廖化有些感慨,如果没有自己,历史或许仍旧会朝着三国鼎立的方向发展,他的出现正在影响历史。

对很多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建安二十六年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年份。

但是,从廖化这个过来人的视角看回去,一切都赋予了特殊意义。

廖化感慨历史无常的时候,汉军正在进行常规攻势。

关羽统兵到达兴山战场之后,立即在兴山城外大兴土木,制造攻城器械。

汉军不仅控制住了防线,夺回了浮桥,还安排了一支部队南下,在兴山城外不远处安营扎寨。

所有的准备结束之后,汉军开始对兴山城进行车轮战。

投石车轰击之后的步兵攻城,几乎成为了汉军南下之后的每天必演项目。

关羽大概是顾虑到了廖化带兵夺取两道防线,稳定住熊山大营的功劳。

倒也没有让廖化部汉兵参与到攻城中。

攻城的部队,由赵累和关平二将统帅,轮番进攻,汉军持续对兴山北城墙施加压力。

汉军的攻城姿态做的非常足,但是,将士们留下了余地,兵力消耗在可控范围里。

关羽承担了汉军主帅的任务,又没有给廖化下命令,廖化倒也获得了难得可贵的闲暇时光。

在兴山城外鼓声隆隆,战事正酣的时侯,廖化每天的任务,就是欣赏丁奉训练士兵。

汉军步兵没有全力进攻,攻城武器的破坏力,却丝毫不打折扣。

投石车、连驽车连番轰炸,让原本城防设施就薄弱的兴山北城墙,毁损现象更加严重。

从破坏程度上看,兴山城此时的情况,并不比襄樊之战,残破的樊城状况更好。

兴山的守军迟迟没有得到江东军增援,破城的日子,不远了。

这天,廖化向关羽汇报完军务,正准备告辞的时候,关羽留下了廖化。

关羽:“兴山城的外部城防,损毁严重,城墙上的不少区域,出现了永久性毁灭。”

“再过几天,我军就会发起总攻,全力进攻兴山,夺取城池之后,将士们会南下,威胁姊归,切断巴东和巫县两地的江东军退路。”

廖化打起精神,他明白,关羽给自己的任务,就要来了。

果不其然,关羽继续开口,“既然兴山战事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那么,你可以去做准备了,带人南下武陵,集结兵马。”

“咱们两路出击,一南一北,给江东军制造压力,在东征之前,取得更有利态势。”

廖化拱拱手,“我这就动身,丁奉是我的爱将,作战勇猛,希望关将军能够照顾一下。”

关羽点点头,神色轻松了不少,“你的部队,就交给我吧,我一定会把他们用在合适的战场上。”

“我也观察过,你的这支队伍,都是精锐士兵,用在攻城一线拼消耗,确实太浪费兵力了。”

得到关羽的承诺,廖化心上的一块大石落地了。

抱拳行礼后,廖化告辞离开。

……

早在西城和关羽进行战略计划的时候,廖化就已经考虑过今天的行动。

从兴山南下,前往武陵,要穿越大片的江东军占领区。

跟随廖化同行的将士,数量一定不能太多,丁奉必须带领部队,跟着关羽一起作战。

丁奉的这支汉兵,是廖化费了大力气训练的,贸然攻城,必然伤亡惨重,这也是廖化不愿意看到的,幸好,关羽给了廖化承诺。

廖化从卫兵中寻找了三人,携带了不少粮食和银钱。

正准备出营的时候,成何追上了廖化。

成何与孙狼两人在上庸郡投靠了汉军,孙狼在关羽麾下听命,成何却留在了廖化身边。

成何曾是魏军一名督将,尽管对方提议过,愿意当一名汉军普通士兵,廖化倒也不能真让成何从普通士兵做起。

廖化一度想让成何在丁奉麾下担任队率,成何却主动放弃了,非得留在一线,从士兵做起。

成何一开口,就让廖化吃了一惊,“我听说,廖将军准备南下武陵郡?”

廖化微微皱眉,他不知道消息是如何泄露的,但还是点点头。

成何继续开口:“我在军中,帮不了什么忙,南下之路危险重重,我准备跟随将军同行,就近护卫将军。”

廖化苦笑了起来,“我这一次南下,对手并不是曹魏,恐怕会与你的报仇计划背道而驰。”

成何一脸严肃,“保护廖将军,是复仇的第一步。”

成何的态度很认真,廖化也没有坚持。

五人化妆成百姓,离开汉军营地,翻越东部熊山,朝着江陵方向出发。

廖化不仅准备从江陵处借道,沿着水路南下,还希望从江陵打探一些情报。

汉军在兴山战场已经全面压制了守军,带队翻越熊山南下的时候,廖化也故意远离兴山战场。

整个南下过程,五人承担了极大风险。

江东军虽然撤销了城外营地,将士们退回城里,但是,他们吃过廖化带兵偷渡兴山的教训,没有忘记在东侧兴山上部署兵力警戒防御。

驻扎在兴山上的部队人数并不多,但是,他们掌握着制高点,能够俯瞰战场。

不少江东军斥候还会借助山势的掩护,下山侦察。

因此,廖化五人在翻越熊山的时候,险些和江东军的斥候遭遇。

廖化的运气还是不错,整个行动有惊无险。

离开熊山之后,队伍没有停下休息,直接赶赴江陵。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