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权宦的掌中娇

第三百一十四章 发鸡毛令箭的由头

  • 作者:一口昭昭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1-07-10 12:34:07
  • 章节字数:4350字

宴容正在伺候萧云疏用膳。

今日御膳房送来的膳食皆是清淡可口的饭菜,因为元兴帝近来身体似乎有些不好,也许是因为天气渐渐热起来了,元兴帝有些上火,所以御膳房做的都是些清凉下火的饭菜,荤腥倒是少见。

萧云疏这边的菜碟子里头有一道白灼虾子,宴容知道萧云疏并不喜欢虾子,有意将这碟菜摆的远了些,然后将萧云疏相对来说更加喜欢的瓜果蔬菜的爽口食物摆在她的面前。

元兴帝这个时候已经快用完了,注意到他这个动作,便用手帕纸擦了擦嘴,不经意的问道:“云儿似乎不喜欢吃虾子?”

从前元兴帝叫她,只喊她郡主的封号端瑞,只不过这么短短一段时间,他现在就叫萧云疏的小名云儿了,可见心中对她十分满意。

长辈问话,那便是再亲近也不可冒犯,萧云疏立即将手里的玉箸放了下来,轻声细语地答道:“回皇祖父的话,儿臣不喜欢吃虾子,是因为儿臣不喜欢虾子,总觉得虾子寓意不好。”

元兴帝原本以为不过是个口味问题,倒没有想到萧云疏会这般回答,饮了一口茶,奇怪问道:“此话怎讲?”

“其一,是因为虾子听上去同瞎子同音,儿臣希望自己耳聪目明,不要被躲在背后的人骗了,所以不喜欢。”

“其二,是因为虾子的头部总是不干净,所以乘上来的虾子,基本都已经将头部给去掉了。

人们都说吃什么补什么,这虾子没有头脑,儿臣想做聪明伶俐之人,不想做没有头脑的人。”

萧云疏说的那叫一个一本正经。

元兴帝还真是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忍不住哈哈笑道:“朕倒从来没有听过这些话,云儿年纪轻轻又聪明可爱,便是多吃几个虾子,那也不会叫你这小脑袋瓜变笨的。”

萧云疏闻言,便也眨了眨眼睛:“若是皇祖父这样说,那真是因为皇祖父眼中只看到儿臣的好,没有看到儿臣身上许多缺点哩!”

这祖孙两人倒是其乐融融,气氛融洽。

那伺候元兴帝的内侍太监转了转眼睛,只觉得想要博博出位,能混成个宴容那般的人上人,当然要富贵险中求,干脆心中一横,插嘴道:“要奴才来说,郡主虽然万般皆好,却还有一个地方不好。”

元兴帝便不由自主地皱了眉头,斥责道:“小郡主是你能冒犯的?大胆奴才!”

那内侍太监连忙跪下,看上去十分慌乱,却仍旧不紧不慢的说道:“回陛下的话,奴才也并非是冒犯郡主,只是为小郡主打抱不平罢了。”

“哦?出什么事了,说给朕听听,朕倒要看看是什么人这样胆大包天,竟敢欺负郡主。”

萧云疏不认得这小太监,还以为是宴容安排出来的人,悄悄的同身边的宴容交换了个眼神,却没有想到宴容眼中也似乎有一丝意外。

这小太监先在地上磕了两个头,随后将白马寺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禀告给元兴帝听,尤其是平王的那几个嫡女在白马寺之中故意挑衅萧云疏与萧淮殷,甚至还推得一个小沙弥摔倒了的这件事情,这小太监说的那叫一个事无巨细。

而外头京城中盛传的那些疯言疯语,这小太监也一一禀告给元兴帝,可见他应当对这件事情做了功夫,就想着抓紧个机会一鸣惊人。

看来这小太监也纯粹是自己临场发挥,真是误打误撞。

其实今天的事情,还真和平王想的不一样,平王以为萧云疏是来御书房找陛下告状的,却没有料到萧云疏怎么会直接这么做?

如果真的这样做,那才叫做东施效颦,适得其反。

她是带着一副棋子过来,美其名曰听闻皇祖父棋艺高超,特意慕名前来,请皇祖父赐教,元兴帝也正好批阅奏则过于疲累,干脆同这小丫头玩了两局。

下棋的时候,萧云疏什么别的话都没有说,她确实是在一心一意的下棋,也是这般专注才讨了元兴帝的欢心。

至于平王求见,元兴帝不愿意见他,纯粹是因为不想看到他罢了,而不是因为萧云疏直接迁怒到平王的身上,毕竟元兴帝还对这件事情一无所知。

如今元兴帝提起削爵的事情,朝堂之上阻力很大,就算平王没有主动站出来,但是元兴帝也知道这位异姓王是绝对不肯轻易交出自己手里的爵位和权利的。

现在元兴帝已经到了疑神疑鬼的地步,平王在他眼里也不如当年一般是个骁勇善战的有用之人了,他干脆懒得见他,也好叫他自己去反省反省,自己最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而后头的那些话纯粹就是宴容故意说给他听的,反正这话说的模棱两可,是平王自己心里心虚,胡乱揣测。

现在这小太监冲出来误打误撞,反倒正好全了萧云疏的计划,还省得她自己出来说。

元兴帝闻言,果然忍不住皱紧了眉头:“平王府是愈发胆大,毫无规矩了!从前他执意要立他一个出生低贱的妾室为正妃,朕就不同意,看来朕当年的眼光确实没错,这般女子生出来的孩子,也果然而如同这女子一般拜高踩低,十分祸害。”

元兴帝这般斥责平王府,心中究竟有几分是因为萧云疏与萧淮殷无辜受辱生气,众人不得而知。

但萧云疏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情绝对能够成为心中对平王积怨已久的元兴帝对平王发难的借口。

宴容早已经告诉过她,元兴帝最近屡屡在朝堂上提起削爵之事,但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对象,也不知道究竟拿这些老牌权贵之中的谁第一个开刀。

而这件事情正好给元兴帝打瞌睡送来了枕头,平王府嫡出小姐对天家公主郡主出言不逊,十分冒犯,已经是大不敬之罪,而后头那些流言蜚语,平王府也丝毫不加抑制,说不定还在其中起了什么推动作用。

这般令皇家名声蒙羞,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正好是发鸡毛令箭的最佳由头。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