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穿越三国成为小女孩

七十八章 超出预料的战果

  • 作者:也许我很幼稚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8-10 16:08:36
  • 章节字数:6008字

“撤吧,退守宫殿。在伺机将敌人打退吧。”

东门的城楼上已经有着越来越多的曹操军士兵爬上了城楼,纪灵强行打起精神,做出了最后的决策。

北门过快的失陷让他也打消了使用最后手段的想法。因为一旦有一门落入敌人手中,就等于四个城门都已被敌人掌握了,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尽快去通知一下南门与北门的桥蕤与张勋二位将军,让他们尽快集中力量,直接放弃城楼,退守宫殿。”

这是目前唯一的希望。

袁术劳民伤财所制造出来出来的皇宫,也是一座坚固的城池。尽管相较整个弋阳城而言能够动用的力量有些浅薄,但现在弋阳城已经是守不住了。

“再派人知会一声少主,让他尽快调集军队与军需,我们会且战且退,尽量的争取时间的。”

“诺!”

“唉,究竟是为什么才会导致现在的局面的呢。”

命令下达下去后,纪灵紧握着长刀,用来支撑早已崩溃的身体。

看着城楼上因为下达命令而又突然多了一部分的曹操军士卒,一狠心直接带着亲卫朝皇宫退去!

····

南门,距离北门最远的地方也在这个时候接到了北门失陷、梁刚与梁纪两位将军战死沙场的消息。

“唉,在布防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啊。”

桥蕤心中生出了别样的想法,此时的他有点旁观者清。

经过一番战斗下来,他也是了解到了自己所面对的敌人才是最为薄弱的一环。

但由于被困守在城内,无法从城外得知任何情报的缘故,让他们产生了误判。

实话实说,他们临时分配的防守事宜充斥着满满的“赌博”意味,只不过赌输了。

如果是由他去北门的话,至少,不会这么快便是陷落。

“报,桥将军,纪灵将军让我跟您说一声,尽快聚集有生力量,朝着皇宫彻底!”

“再一次困守孤城吗?”

听到传令兵的话,桥蕤登时苦笑着摇了摇头。

“还是饶了我吧。”

桥蕤的眼神在此刻变得眼神起来,呐喊道:“弟兄们,纪灵大将军有令,让我们尽快退守皇宫,以待天时!”

“但是,我桥蕤却不打算再继续为伪帝袁术卖命了!”

“所以,愿意随我投降的,就留在原地放下兵器,不愿意的,就速速往皇宫退去,某绝不阻拦!”

“将军,您这是何意?”传令兵大吃一惊,全然没有想到桥蕤竟然在这个时候说出了这样的话!

“字面意思。”桥蕤笑了一下,很是洒脱,道:“我已经不打算继续为袁术卖命了,不如过自打一开始我就该像刘勋一样选择独立。”

“你看看自打袁术来弋阳后,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在地方的治理上从未有过半点的支援,反而一来就是大举兴修那个什么劳什子皇宫。”

“难道士卒与百姓的生命,就不是命了吗!袁术早就变了!早就不是以前那个颇具雄才的袁公路了!”

最后一句几乎是嘶哑着嗓子吼出来的,而这一句也带来了极强的渲染力。

先是他周围的亲兵,随后一层一层的荡漾开来,到了最后南门竟是没有一个拒绝投降的!

就连传令兵都是没有例外!

在焦灼的战场中,弋阳城的南门上竖起了一杆白色旗帜。

让对进攻不利而一筹莫展的王林顿时喜出望外。

····

西门,几乎与纪灵同一时间收到北门陷落消息的张勋却并没有纪灵那么悲观。

他依旧在坚持着,从容不迫的抵御着刘备的每一次进攻。

但是他却并没有坚持到纪灵派遣的传令兵到来,反而是等到了从北门一路杀过来的张飞!

一杆充满寒意的蛇矛就这样猝不及防的架在了张勋的脖子上。

“唉,杀了我吧。”张勋闭上了双眼,眼角有着一滴泪水滑落,静静的等待着自己生命的终结。

“杀或不杀,可不是俺能够说了算的。”张飞没由来的对这位从容的汉子产生了些许好感,道:“你又没有抵抗,那俺自然是不敢随意的取你性命的。”

他顺带还解释了一下自己为什么杀了梁刚、梁纪的原因。

其实就就他们追随伪帝袁术这一项就足以判处他们死罪了,不过张飞偶尔会很冷静,比如现在的他就比较冷静,打算在彻底的覆灭袁术后将张勋一并处理。

张勋睁开了双眼,苦笑了一声,仿佛已经认命了一般。然而就在张飞收回兵器,准备让士卒将其捆绑起来的时候,张勋却是突然的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在张飞都是未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袁术虽是酒囊饭袋一个,但麾下也是有着真汉子的啊。”

张飞不禁有些惋惜。

····

“走吧,回去准备一下。”

稍远处观战的朱里见己方士兵犹如潮水一般涌入了弋阳城,便知大局已定。

即便在城内还会遭到抵抗,也不过是蜉蝣撼树罢了。

一旁的诸葛亮难以置信的望着弋阳城的战事,心中的想法彻底的动摇了起来。

“孔明啊,走了啊,你还在想什么呢?”

朱里催马走了几步,回头发现诸葛亮还待在原地没动,无奈的出声喊道。

“没,学生只是在想,这一切是不是都在你的预料之中。”

诸葛亮回过神来,也没有隐瞒此刻自己内心的想法。

“不,你误会了,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朱里并没有居功的想法,顺带道:“不过这也可以说是付出所得来的回报。”

又见诸葛亮若有所思的模样,朱里再道:“攻城这件事,在你给出提议之前,我是完全没有想过的。”

“攻城会攻破这件事,我的确是有想过,不过那是最为完美的预期。更多的还是与你的意见相同,这只是一场给予压迫力的战争。”

到了此时,朱里才改变了一下措辞:“因为我信任张辽等人能够做到,所以他们也给了我超出预期的回报。”

“学生定当谨记于心。”

在现实面前,诸葛亮也只得认清。

他原本会以为朱里是属于什么事情都要她自己做的人,毕竟她是“久负盛名”的“天才”,若是把事情交给手下人去处理,然后得不到好的成效的话,很容易辜负她的主公曹操的信赖以及天下人对她的看法的。

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样。与其什么事情都自己来做,她更愿意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别人去做,而她本人则只需要提供一个大致方针就行。

提出大战略,然后让其他人根据这个战略进行完善,填补战术细节。给予手下人足够的信任后,手下人也会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来回报这一份信任。

因为给予手下人信任也是一个很需要勇气的决定,稍有不慎便会“错信他人”,但这个在朱里这里似乎从来都不是值得担忧的事情。

识人之明与彻底信任他人。

仅仅在朱里身边学习了不到三天,他就学到了足以颠覆自己一直以来的信念并且能够转而坚定支持的事情。

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受益匪浅。

诸葛亮看向朱里的眼神逐渐发生了变化,多了不少的憧憬与崇敬。

然而朱里压根没想那么多,她只是单纯的因为“细节方面我不行”“临阵作战我不会”等诸葛亮完全无法理解的“小问题”而不“亲自上阵”的。

实际上她也很想亲自上阵,也很想在两军阵前的时候看到软柿子自己上去斗斗将玩,但还是那句话。www.)

顺带一提,事实上诸葛亮的“想法”才是正确的,能够制造出大战略的人在战术安排的细节问题上是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的。只不过相对来说,朱里算是“奇葩”,因为她的起步点极高,就像是“空中阁楼”一般,一楼还没修呢就直接修二楼了。

然而她又能够真正的将空中阁楼“修建”出来的原因则是因为她“很久以前”学习的知识所给她带来的开阔视野与活跃思维,让她可以“轻易”理解这种没有一楼只有二楼的空中阁楼。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