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三国之曹家孽子

第七百五十一章:司马懿献策

  • 作者:大鹏展翅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13 01:21:49
  • 章节字数:4392字

曹晦一番询问说出,四周文臣武将纷纷沉默,将目光放在了司马懿的身上。

作为曹晦的心腹,他们都看出来了眼下司马懿的不受器重,若非司马懿不能一鸣惊人,恐怕再难于曹晦身边崭露头角了。

司马懿又何尝不知,可此时看着眼前舆图,分析着刚才曹晦给自己将军的战局,脑海之中无数思绪涌出又被他一一排除。

他清楚眼下曹晦很可能已经有了该如何行军的法子,若是自己猜中这个法子,或许会让曹晦诧异,但还是难以让他扭转对自己的既往看法。

唯一能够让曹晦另眼相看的法子,只有他另辟蹊径,想出一个绝不可能被采用,但是却受利最大的法子。

只不过如此一来,恐怕自己就要和之前向曹晦献计的谋士交恶了。

短短数息时间,司马懿就已经想了无数个方法,最终当他目露坚定的时候,一个计谋已经涌上心头。

“回禀公子,仲达心中已经有了上策和下策。”

短短数息之间,听司马懿就已经有了两策,曹晦也是颇为诧异,不过却并未打断他的话语。

而司马懿见状,此时也是继续开口。

“眼下战局混乱,不久之前蔡瑁更是出兵宛城,如此一来宛城势必空虚,公子可率领大军乘虚而入,届时宛城必然失守!”

“若是能够引得蔡瑁回援,并且在路途之中埋伏,则更是意外之喜了。”

如此话语说出之后,司马懿一双眼睛更是扫向了在场众人,打算看这些人表情的变化。

若是这些人满脸震惊,并且深以为然,他会说出此乃上策,并且让曹晦如此行事。

可眼下这些人在听到自己的话语之后,虽说连连点头,却并无一人觉得震惊,司马懿也不难猜出,或许已经有人提出了这个建议。

随即又补充了一句。

“此乃仲达的下策!”

直到如此话语说出,在场众人脸色纷纷变化,其中曹晦更是眉头一挑,戏谑地看了一眼旁边的诸葛亮。

只见此时的诸葛亮脸色铁青,但是却又不好发作,见司马懿说自己的计谋是下策,心中当即就生气了傲慢。

“既然如此,不知道仲达心中的上策又是如何?”

诸葛亮神色不善,司马懿自然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他献上来的计策,可此时眼见自己就要被曹晦遗弃,只能故作不知,继续开口道。

“若是公子此时能够以骑兵围追堵截,将这蔡瑁三万大军阻拦蚕食,届时不仅甘宁孙权在江夏可大有所为,后方的宛城也是手到擒来。此乃上策!”

司马懿的如此话语说出,一旁的其他武将纷纷眼前一亮,很显然看到了若是如此行军会获得的巨大好处。

可几乎所有文臣,全部都变得沉默了起来,哪怕是和这司马懿颇有几分交情的杨修,也并不怎么看好此计,更别提此时正对他怒目而视的诸葛亮了。

在这司马懿刚一说出自己的上策之后,这诸葛亮随即就反驳了起来。

“好一个上策,只不过仲达可曾想过若是真按照你上策来行军,会有多大的危险吗?”

见这曹晦并未有打断自己的意思,那诸葛亮此时也继续开口道。

“眼下正直秋冬之际,南方道路多是泥泞不利于骑兵行走,一旦中途出现丁点小雨,恐怕交战之际骑兵无法奔行,而且又因为蔡瑁多是水师,只能沦为活脱脱的箭靶!”

“再者如今是在荆州境内作战,将士对荆州道路都并不怎么熟悉,相反蔡瑁麾下荆州兵卒各个自幼在荆州生长,对地势了如指掌,一旦设下埋伏我们又当如何?”

“最后荆州刘表在荆州广施仁义开设粥鹏,不少荆州百姓对他颇为爱戴,反观公子让锦帆军甘宁沿长沙桂阳二郡四处破坏,不知让多少百姓流离失所,一旦中途百姓加入战局援助蔡瑁,到时我们又该如何?”

短短瞬息之间,诸葛亮就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直接否了司马懿的提议,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公子,仲达许久没有接触荆州战局,对此处一窍不通,若是让他献计只怕还会祸害大军,还请公子让仲达回去。”

这诸葛亮正直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年纪,原本就对司马懿颇为不顺眼,此时他竟然当众说自己的计谋是下策,更是怒火中烧,新仇旧恨一并算了起来。

在最后更是直接请曹晦把司马懿打发回去,不难看出一旦司马懿若真的就此离去,恐怕再难以在曹晦身边受到重用了。

一旁杨修原本还想在这二人之间说和,让这二人不要争锋相对,可正当他打算这么做的时候,却被曹晦抬手制止了。

“本公子心中自有定论!”

打断了杨修想要说出来的话语之后,曹晦又看向了眼前司马懿,似乎打算听他如何反驳一般。

而司马懿见曹晦看向自己,此时这才幽幽开口。

“进攻宛城,虽说可以据城而守,不过却容易让益州大军攻打祁县。而且蔡瑁三万大军中途掉转方向明攻江夏暗转丹水,恐怕不出数日丹水便会沦陷。”

“相反若是能够阻拦住这蔡瑁,不仅可以图谋吞并蚕食这三万水师,更是能让刘表无暇围困丹水,转而援救蔡瑁,中途咱们也能够再设伏刘表援军。”

“一策是为了宛城让其他各路大军陷入被动之中;另外一策不仅可以吞并荆州有生力量,更能化解丹水祁县之危,更是能给甘宁孙权足够时间。”

“这两策对比如何,还请公子自行定夺!”

同样的行军计谋,在这诸葛亮的口中,是尽失天时地利人和。

而在司马懿的口中,却是掌控主动并且还能化解祁县丹水和江夏三处的危机,一时之间曹晦也不由得开始斟酌了起来。

这二人说的话语都有自己的依据,并且各有风险,曹晦也只能从承担的风险和得到的利益再加上长远的计划之中定夺了。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司马懿的计谋。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