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我的荣誉勋章

正文 第八十六章

  • 作者:绝对零度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13 06:29:49
  • 章节字数:6432字

前方稀疏的椰树间影影绰绰出现不少日军,端着步枪缓缓逼近,相距二三百米。日军分散的很开,似有包围的架势,借助粗壮椰树的掩护,稳步前进。李浩洋和马奇分躲在两棵相隔不远的椰树后,都先后看到了日军,没说话,相互点点头,各自做好战斗准备。

这片椰林相当宽阔,迂回空间足够,不必急于撤退,先试试日军的战斗力如何。李浩洋朝身后打出暗号,星期六和亚伦立时醒了,很快摸了上来,进入相应的战斗位置。双方暂时相距较远,中间有椰树阻隔,不便发挥冲锋枪和轻机枪的火力,但却适合亚伦施展精准的枪法,可试验一下缴获的狙击步枪。

亚伦移动到大家的右侧,隐身椰树后,M1半自动步枪靠在树干上,手持97式狙击步枪,枪身探出树外,开始瞄准逼近的日军。97是狙击步枪的光学瞄准镜的倍率为2.5倍,视场为10度,采取偏置式安装,瞄准舒适性很差,用起来十分别扭。如此安装瞄准镜,是为了方便使用桥夹装填子弹,枪机柄也改成下弯式,却让射手感觉很不舒服,至少亚伦感觉如此。

亚伦参军前使用温彻斯特M70狩猎步枪打猎,安装6倍光学瞄准镜,位置正中,十分得心应手。此刻使用97式狙击步枪,感觉很不适应,试瞄了几分钟,才算找到一点窍门,找准目标,扣动扳机开了第一枪。

97式狙击步枪的后坐力确实很小,亚伦的肩胛并未感受到多大的撞击,瞄准镜中的日军应枪而倒,准确性也还不错,尽管子弹击中的部位不是头部。可当亚伦瞄向下一名日军时,中枪的那名日军竟不可思议地又站了起来,手捂腹部坚持往前走,此枪的杀伤力实在不敢恭维。

腹部中枪的日军行动缓慢,亚伦又趁机朝他开了一枪,命中胸口,方才将其彻底击毙,但仍感到十分没面子。他连开两枪,位置暴露,日军的反击火力瞬间飞扑过来,藏身的椰树被打得皮落屑飞,甚是危险。

亚伦没想到97式狙击步枪如此难使,但日军狙击手使用时却很有威胁性,看来是需要长期训练才行,并非拿来就能用。他立刻抽出卡巴军刀,用刀尖将狙击步枪的物镜和目镜全部戳碎,彻底损毁,让后卸掉枪机,就算日军捡到也无法使用了。

他随后抄起自己的M1半自动步枪,火速离开原地,跑向下一个狙击点。

与此同时,分散而来的日军开始发动第一次进攻,人影快速前冲,试图合围李浩洋四人。李浩洋率领大家交替掩护后撤,十分冷静,冲锋枪和轻机枪点射阻敌,令日军无法形成快速合围。

亚伦和星期六则用半自动步枪和弓箭对日军进行精确打击,一人对付一边,准确率相当高,不久便射杀十大几名日军,合围立散。日军伤亡不小,攻势被迫变缓,转而咬住目标不放,试图消耗对方的弹药,之后在进行围歼。

李浩洋看出日军的企图,打出从速撤退的信号,摆脱日军的纠缠,撤向岛内,不和鬼子打消耗战。四个人配合默契,中远近火力都有,交替掩护,从容后撤,始终掌握至主动权。日军分散合围的战术无法奏效,便集中起来进行重点进攻,打算死死拖着目标,不让他们轻易脱离战斗。

日军加快追击速度,分成数队,轮流攻击,希望能打开一个突破口,将李浩然等人分割开,个个击破。日军的想法不错,可具体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尤其是面对亚伦和星期六的精准打击,完全无法靠近,更谈不上分割包围了。

李浩洋见日军采取集中兵力强攻的战术,随即收拢队形,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火力优势,不断杀伤日军有生力量,削弱他们实力。马奇的弹药充足,轻机枪成为全队的火力中坚,连续扫射冲前的日军,极具威胁。

李浩洋成了马奇的副射手,冲锋枪斜跨身侧,负责为轻机枪更换弹匣,一支点四五手枪别在腰间,防止有日军趁更换弹匣的间隙冲过来。他的顾虑完全多余,轻机枪的火力间歇自有亚伦和星期六填补,绝不会露出可供日军利用的空档。

尤其是星期六的毒箭,无论射中什么部位,其人必死无疑,最令日军惊恐,追击速度渐渐变慢,最终看不到一个日军身影了。李浩洋马上下令速撤,远离此地,挺进海岛内陆,觅地隐藏休息。

从日军出动的兵力来看,李浩洋判断岛上的鬼子并不多,深入内陆应该比较安全。不过他们只有四个人,人数还是处于绝对劣势,不能硬拼,只能采取游击战。另外,岛上既然有日军驻守,必定有军用电台与外界联系,可以为己所用。

想必摩根中校现在已知道特别小队失踪的消息,向上级申请搜寻是肯定的,但规模不会很大。原因是南太平洋战区的司令官哈尔西海军上将,已经制订了登陆布干维尔岛的作战计划,此刻派出军舰大规模搜索布干维尔岛附近海域,肯定会引起守岛日军的警觉,也许会暴露盟军的登陆作战意图。

因此,李浩洋四人短时间没有外力可依靠,只能凭自身的力量闯出一条生路来。岛上可能有船只,但四人都没有驾船经验,此路不通,唯一的办法就是夺取军用电台,联系摩根中校,请求救兵。

李浩洋的想法不错,可如何找到电台并夺取,远不是想想那么简单,必然会十分危险。但他们现在已无其它选择,总不能在岛上一直躲下去,弹药早晚会耗尽,最终会被日军发现围歼。主动出击才有生存的可能,但在这之前,一定要进行仔细侦察,制定好行动方案,谋而后动。

四人沿着椰林东行,半小时后到达椰林边缘,外面是一片灌木林,再远是热带雨林,和其它海岛的植被种类相同。星期六又一次当先开路,挥动弯刀劈砍茂密的灌木,引领大家前行。李浩洋让亚伦断后,自己和马奇走在中间,负责左右警戒,保持应有的警惕,虽然日军一时也追不上来。

灌木林属于椰树林和热带雨林的过渡带,宽度约有一百多米,四个人很快就横穿而过,一头钻入雨林中。这里的雨林虽没有布干维尔岛上的雨林面积大,但丰茂程度一点也不低,且藤蔓较多,行进起来较为麻烦。

面对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的藤蔓,星期六却如鱼得水,像个猴子般上下蹿行,总能找到适合的行进的路线,尽量较少大家的体力消耗。进入雨林后,李浩洋命大家尽量不去劈砍挡路植被,以免给日军留下追踪的线索,最好能悄然消失在这片绿色海洋中。

继续前行四十分钟后,地势逐渐抬高,一道山峦挡在眼前。因雨林的覆盖率极高,估判不出山峦的高度,左右绕行又耽误时间,李浩洋便决定继续上行,直到找到最高点为止。他这样做当然极耗体力,但找到制高点就可俯瞰全岛,从而岛上的地形有准确的了解,便于展开下一步的行动。

好在李浩洋、马奇和亚伦都受过极为严格的体能训练,刚才在椰林内又休息了片刻,现在依旧能坚持住,但速度自然没有先前快了。星期六的体力简直就像是用之不竭,始终保持旺盛的状态,真令李浩洋三人羡慕。

他们心里清楚,不管自己如何刻苦训练,都无法和从小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土著人相比,有星期六在绝对是一种幸运。

李浩洋见星期六体力充沛,便让他先行,尽快找到制高点,路上留下暗记就行,不用特意等他们。星期六点头而去,很快就消失在植被间,仿佛已融入其中。马奇和亚伦身上都有伤,虽都经过处理包扎,可长时间行走也有些吃不消,尤其是向高处爬,更耗体力。

李浩洋是三人中唯一没受伤的,作为指挥官,自然要时刻照顾两人。他走在最后面,接接替马奇肩扛轻机枪,减轻他的负重,加快上行的速度。亚伦的伤势较为稳定,体型也比马奇瘦上一圈,行动相对灵活,无需李浩洋照顾。

三个人前后鱼贯而行,不断能看到星期六留下的暗记,一路追了过去。越往上行,植被不疏反密,地面上落有被砍断的枝杈,说明星期六也不得不挥刀开路了。不过这里已远离椰林和灌木丛,日军中除非也有星期六这样的人,不然绝难寻迹追上来。

五分钟后,上方传来星期六打出的暗号,表明已经找到制高点了,示意三人上来会合。马奇这时体力透支,估计是失血较多造成的,急需休息,不能再走了。李浩洋果断发出停止前进的命令,留下亚伦照顾马奇,轻机枪也重新交还给他,自己单独前往制高点。

制高点并非山峦顶端,而是在一棵高达百米的榕树之上,四周有藤蔓下垂,人可以攀藤而上。星期六正蹲在大榕树的中间位置,似乎认为此地最适合俯瞰全岛,随即伸手招呼李浩洋上来。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