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我的荣誉勋章

正文 第121章

  • 作者:绝对零度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13 06:30:01
  • 章节字数:6460字

李浩洋亲自去村口查看,没敢出村,担心村外有日军狙击手埋伏,躲在暗处观察来人。一共有两名身穿当地服装的男子朝村中走来,身上没有携带武器,手里举着挥动着一块白布,似乎是来投降谈判的。李浩洋命手下队员退入村中警戒,自己在村口迎接两人靠近,冲锋枪枪口下垂,表示没有开枪意思。

两人渐渐靠近,都是当地巴厘族人,皮肤的颜色较深,一个年长,一个年轻。李浩洋抬手向两人打招呼,面带微笑,尽量不引起对方的惧意。两人逐渐靠近李浩洋,停在数米外,年轻男子用相当蹩脚的英语跟李浩洋打招呼,神情还是比较紧张。李浩洋背起冲锋枪,走上去和对方交谈,取出香烟递给对方,缓解他们的紧张的心情。

年轻人说得不是美式英语,略带点印度味儿,口音也很重,不太容易听明白。李浩洋只能连听带猜,大致弄清楚了两人的来意。年长的是村长,本不想过来,但年轻人看到了美国国旗,劝说他过来看看,老躲着也不是办法。盟军反攻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日占区,美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国旗随处可见,大部分巴厘人都认识。

年轻人曾在爪哇岛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打过工,所以会说一些英语,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很健谈。李浩洋听说他出外闯荡过,也许认识华侨,会说汉语,便试探着用汉语询问。年轻人果然会说汉语,虽不太熟练,但至少比他的英语强,消除了双方间语言上的障碍。通过用汉语交谈,李浩洋得知他曾在华侨开办的工厂里干过活儿,而且还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叫阿德。

这个名字好听好记,比他的巴厘族名字容易上口,李浩洋随即便开始叫他阿德了。

李浩洋询问阿德,村子附近有没有日军。阿德说日军现在都集中在港口附近,四天前来过一次,征集了一些粮食和牲畜,丢下一些废纸般的军票就走了。村民们不敢反抗,只好把剩余的粮食藏了起来,见到李浩洋进村便纷纷逃离,担心他们也是来征粮的,找不到粮食可能会杀人泄愤。

听完阿德的解释,李浩洋让他跟村长解释清楚,美军是来解放巴厘岛的,不会抢他们的粮食和牲口,并且还会给予他们物资援助,一同赶跑日本人。村长对阿德的解释半信半疑,他在巴厘岛上生活了四十多年,所有外来者全都是先礼后兵,荷兰人和日本人都一样,现在又来了美国人,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村长感觉美国人比荷兰人和日本人都厉害,光看那不断在空中盘旋的飞机就知道了,日本人和荷兰人都没有这样的架势,说不顶真能赶跑日本人。日军刚占领荷属东印度群岛时,伪善工作进行的很好,很多当地人都误认为他们真是来帮助自己赶跑荷兰殖民者,得到了不少拥护。

可后来随着日军在太平洋上节节败退,军用物资消耗巨大,便马上露出一副新主子的面孔,疯狂掠夺当地资源,其剥削程度比荷兰人更残酷狠毒,敢反抗者格杀勿论,进行血腥的镇压。令当地人敢怒不敢言。

村长虽不太相信美国人,但更痛恨日本人,希望能借助美军的力量赶跑巴厘岛上的日军,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他随即让阿德安排李浩洋他们在村中住下,自己去召回村民,同时联络当地的抗日武装,前来和美军见面。

村长走后不久,一小股日军侦察部队便出现在村落附近,很快就和哈里上尉他们交上了火,激战在水稻田中展开。日军约有四五十人,携带轻机枪和掷弹筒,进攻非常猛烈,似乎是在试探美军的实力。不等哈里上尉率队展开反击,空中的野马战机便纷纷俯冲而下,大口径机枪和火箭弹暴雨般倾泻,轮番低空扫射,打得日军掉头飞逃,毫无还手之力。

几十名日军在水稻田里分散逃命,空中的野马飞机则连续俯冲扫射,有时甚至离地面仅有十几米,完全是在卖弄自己的驾驶技巧,令人看得眼花缭乱。在宽阔的水稻田中,日军根本无路可逃,不久便被野马战机用机枪火力逼赶到一起,然后发射火箭弹爆轰,场面既火爆有解气,几乎就是一场野马战机的表演秀。

野马战机的攻击不久停止,日军的残尸体散布村外远处的水稻田中,血腥触目,但仍有活口存留。哈里上尉命人捉回活口,同时搜缴日军的武器装备,带回村落。野马战机围歼日军时,村长正好带着村民们返回,半途目睹了刺惊心动魄的场景,事实胜于雄辩,所有村民都对美军的实力信服不已。

消灭日军侦察部队后,野马战机的燃料所剩不多,纷纷返回郁金香港机场加油,呼啸着消失不见。哈里上尉将一半队员留在村外警戒,自己入村亲自和村长交谈,李浩洋和阿德充当翻译,详细给他介绍当地的情况。这里位于巴厘岛的东南部,地形相对平坦,是主要的粮食产区,也是日军重点控制的地区。

日军的一处兵营就设在离村落十几公里外的小山上,大约驻扎着几百名日军,控制方圆几十公里的区域,平时经常巡逻,清剿当地的抗日武装。荷兰第六远征旅登陆后,日军的注意力便转向郁金香港,兵营空虚,便于偷袭。

哈里上尉有些心动,这是他第一次独立带队作战,希望能尽快取得战果,便询问李浩洋的意见。李浩洋清楚哈里上尉急于表现一番,但偷袭十几公里外的日军兵营有点舍本逐末,应该直接袭扰围攻郁金香港的日军,这样更直接更有效。可他不便马上反对哈里上尉的意见,以免引起双方间的不愉快,让村长和阿德看见不好。

他不怕哈里上尉,只是不想摩根中校难做,夹在两人中间为难。哈里上尉是某位师长的侄子,有一定的实战经验,主动要求加入两栖突击营,摩根中校也不好拒绝,虽有麦克阿瑟将军撑腰,但与其他美军将领的关系还是要有所沟通的。两栖突击营的许多装备都获得优先供应,自然会引起其他常规部队的不满和嫉妒,暗中使坏也是长有的事情,所以最好还是不要撕破脸的好。

李浩洋没有当场说出自己的意见,只是建议哈里上尉先和当地的抗日武装联系一下,他们应该更熟悉日军兵营的情况,然后再决定怎么办。哈里见李浩洋很配合自己,建议也很有道理,随即同意了,先遣连暂时停留在村落内,等联系上当地的抗日武装再说。他随后派出两个侦察小组,搜索周边的村落,确保附近没有日军埋伏。

村长已经派人去联络当地抗日武装了,但他们行踪不定,白天很难找到,估计要入夜后才有消息。哈里上尉不敢大意,先用电台和摩根中校取得联系,报告先遣连的当前位置,等待进一步的指示。摩根中校没有指示,一切作战行动由哈里上尉决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断袭扰日军,令其分散兵力,减小第六远征旅的压力。

摩根中校乘坐的运输舰正航行在印度洋上,预计傍晚可抵达郁金香港,如果没有日军拦截的话。有李浩洋给哈里当副手,摩根中校很放心,知道关键时刻,李浩洋定会果断应变,不会让哈里上尉下错误的决定。

哈里上尉随后命先遣连轮流休息,并分出一部分野战口粮送给村中,意在搞好双方间的关系。村长收下了野战口粮,但更希望哈里上尉能将那些降落伞也送给他们,可以用来做衣服。日军对一切战略物资控制的都很严格,布匹也在其中,当地人只能分到很少的布匹,有些女人甚至衣不蔽体,平时都不敢出门。

对于村长的要求,哈里上尉马上就同意,那些降落伞他们留着也没用,反倒是累赘,全部送给了村民。村民们都非常高兴,二百多具降落伞,足够每人做几套衣服了,颜色虽单一,但可以进行浸染,心满意足。

村民们也用当地的美食来招待美军,奉上著名烤乳猪饭和许多新鲜水果,令所有美军都胃口大开,尽情享有。烤乳猪饭要有手抓着吃,开始大家都不习惯,但不久便熟练抓食起来,喝着新鲜的压榨水果汁,异国风情极为浓郁。

村长腾出自己的房屋给美军居住,也有不少村民邀请美军去自己家里住,十分热情。哈里上尉不想队伍过于分散,遇事不好快速集合,便让大家分住在村中央几处房屋内,村外设置固定哨和流动哨,相互配合,严密警戒。

亚伦心爱的温彻斯特M70猎枪已经从国内运到,替换下手中的M1半自动步枪,总算有了更为精准的狙击武器了。他这支M70猎枪经过改装,更能适合残酷负复杂的战场环境。枪上配备六倍光学瞄准镜,可准确狙杀600米以上的目标,子弹口径和M1步枪相同,便于补充。

他一直待在村中的制高点上,希望能用第一名日军的鲜血来祭枪,可惜直到天黑也没能如愿,始终不见日军出现。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