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我的荣誉勋章

正文 第141章

  • 作者:绝对零度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13 06:30:09
  • 章节字数:6518字

摩根中校见到李浩洋也很高兴,但没多废话,直接询问当前的情况。李浩洋简要叙述了先遣连今晚的行动,言简意赅,重点明确。摩根中校听完李浩洋的叙述,急令车队出发,追赶前方败退的日军,配合先遣连进行歼灭。李浩洋随后返回自己的吉普车,与摩根中校乘坐的吉普车左右跟随,负责侧方警戒。

郁金香港口的战役基本结束,数千日军伤亡一多半,余部四散,盟军正在乘胜追击,大有席卷巴厘岛之势。

摩根中校率领装甲车队一路击溃数股败退的日军,沿公路勇猛突击,前方是最有一股日军了,消灭他们,日军有组织的抵抗就彻底被击溃,接下来就是清剿残敌的战斗了。荷兰远征旅的主力正在追击向西溃退的日军,留下一个营守卫郁金香港口,另外一个营配合美军作战,正沿公路步行前进。

摩根中校只率领五十多人孤军突进,但火力超强,冲杀了一路都未遇到像样的抵抗,许多日军都逃出树林躲避,自然交由后面跟随的荷兰军队负责搜剿。李浩洋用手持电台和哈里上尉取得联系,告诉他摩根中校到来的消息,让先遣连有所准备,防止误伤。哈里上尉很快回复,亲自向摩根中校汇报战况,说已经将败退的日军堵死,先遣连完全有能力消灭这股日军。

摩根中校命令哈里上尉不要强攻日军,堵住就行,装甲车队随后就会赶到,前后夹击,结束战斗。哈里上尉不好违抗摩根中校的命令,但仍有些不甘心,不想失去在长官面前表现的机会,攻势立即有所加强,希望能尽快围歼日军。

日军困兽犹斗,拼死突围,不断发起决死冲锋,战斗异常激烈。先遣连一时也围不住日军,双方僵持不下,想逃的冲不过去,想围歼的也无法如愿。

装甲车队很快就赶到战场,头前的防空型半履带装甲车迅猛开火,四联装重机枪全速射击,无数明亮炽烈射线撕裂黎明前的黑暗,刺耳的枪声响彻夜空,横扫日军。成群的日军在狂猛的弹雨下分裂消失,变成一具具四肢不全的尸体,铺满公路,宛如人间地狱。日军的斗志终于在强猛的火力下崩溃,剩余的日军四散奔逃,钻入两侧树林,争先恐后地逃命。

所有半履带装甲车的火力继续向公路两侧的树林延伸,两辆吉普车也加入了追射的行列,树林内的植被立时遭到弹雨毁灭性的打击,成片倒下,碗口粗的树干都被重机枪子弹射断,连续断折,压倒不少飞逃的日军。五分钟后,摩根中校下令停止射击,先遣连和游击队随即进入树林搜剿残余日军,装甲车队继续前开,缓慢而行,负责提供火力支援。

先遣连和游击队入林搜索了半个多小时,打死几十名日军,但仍有不少日军趁黑逃窜,追之不及。哈里上尉不久率队返回,直接与摩根中校碰头,汇报战果。先遣连的行动摩根中校已通过李浩洋知晓,但还是耐心听完哈里上尉的汇报,赞赏一番后,命他留下打扫战场,自己带车队赶往要塞等候。

李浩洋没留下,负责给车队带路,这让哈里上尉更是嫉妒不已,认为他已经向摩根中校汇报了不利于自己的事情,所以长官才会有如此决定。但哈里上尉不能不服从命令,忍气留了下来,等一切都稳定下来,必定要李浩洋好看。摩根中校自然不知两人之间的矛盾,而且现在也顾不上,首要任务是要扩大战果,让盟军在巴厘岛真正站住脚。

郁金香港口的战役虽取得了胜利,但这只是日军抵抗的前奏,后面的战斗一定会更残酷、更激烈,两栖突击营的任务也才刚刚开始。巴厘岛离日军主力盘踞的爪哇岛很近,中间之隔一道狭窄的巴厘海峡,援兵随时都能快速渡过海峡增援,盟军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日军当然知道巴厘岛的重要性,绝不会放任盟军登陆不管,一定会进行反扑的。

装甲车队一路东行,不久到达被摧毁的日军要塞,天已发亮,而战场的硝烟还未散尽。摩根中校下车检查先遣连的战果,很是满意,不过听说伤亡三十多人,不免有些心疼。这些士兵都是他亲手训练出来的,感情很深,可打仗必然有伤亡,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日军要塞修筑的十分坚固,先遣连能以三十多人伤亡的代价攻占它,确实也不容易,应该记功表彰。

如果要塞仍在日军手中,盟军向东进攻的势头就会被遏制,无法快速突击,彻底占领半个巴厘岛。

对于苏米游击队的作用,摩根中校也很重视,亲自和一同跟来的登夏见面谈话,了解游击队的规模和现状。登夏清楚摩根中校是登陆美军的最高长官,仔细介绍游击队的情况,自然也添油加醋地吹嘘了一番,想以此引起摩根中校的注重。摩根中校对此自有判断,而后对游击队的作用进行了肯定,但并无承诺什么,一切等见了苏米再说。

装甲车队在要塞等到天亮,先遣连随同两栖突击营的其他人员和荷兰军队一同抵达,进行重新整编。先遣连随即撤销,重归两栖突击营编制,继续由哈里上尉当连长,番号是F连。摩根中校想让李浩洋当F连的副连长,但哈里上尉坚决反对,并借机把对李浩洋的嫉妒和布满全部发泄出来,令摩根中校很是意外。

他清楚李浩洋的性格,应该不会主动招惹哈里上尉的,两人的矛盾一定产生于作战行动上,不好调和。他可以强行让哈里上尉服从命令,但此为下策,只会加大两人之间的分歧,最终影响整个连队的战斗力。

摩根中校随后让李浩洋留在连部,负责组建一支特别小队,直接听命于自己,用于应对一些危险而棘手的问题,特别小队的人员由李浩洋自己挑选,所有两栖突击营官兵都可挑选,选中必须放入,不得阻拦。因为执行的是特殊任务,所以特别小队人数不用太多,最快控制在二十人之内,每个士兵都要以一当十,战斗力可以媲美一个连队。

组建特别小队不是摩根中校临时起意,以前李浩洋就曾向他建议过,认为两栖突击营虽然也属于特战部队,但毕竟人数众多,不适合小规模的渗透偷袭,或者营救战俘人质的作战行动。最好组建一支特战小队,专门负责执行这类任务,效果和成功率肯定被大部队要高。李浩洋的这个想法当然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特种作战理念,有许多的成功经验可借鉴,虽然要想立竿见影是奢望,但至少可以尝试一下。

摩根中校当时虽对李浩洋的提议感兴趣,但两栖突击营刚成立不久,战斗经验都不是很丰富,因此不想马上实施这个建议,随后便搁置下来了。现在两栖突击营已是今非昔比,完全有能力支撑李浩洋的这个计划,摩根中校便给了他这个机会,看看他组建的特别小队到底有多厉害。

特战小队的成员李浩洋早就心中有数,亚伦、星期六和马奇自然在列,至于其它成员,他还需要认真考核,不能操之过急。摩根中校说特别小队最好控制在二十人之内,可李浩洋认为人数还是太多,十个人是极限,六七人最合适,但具体情况需要慢慢考虑。不过特别小队中必须有一名懂日语的成员,这在敌后作战极为重要,不可或缺。

李浩洋随即向摩根中校提出了这个要求,但中校暂时无法满足他,懂日语的翻译是有,可全是非战斗人员,都没有实战经验,临时训练也不可能,无法加入特别小队。好在摩根中校没有规定组建特别小队的时限,一切由李浩洋自己决定,至于懂日语又受过一定军事训练的人才,恐怕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经过短暂休整,两栖突击营与配合作战的荷兰军队一同出发,目标宾惹镇。登夏派人提前回去报信,好让苏米早作准备,欢迎盟军到来。但荷兰军队的指挥官不想去宾惹镇,认为应该继续向东面进军,直接攻打巴塘,彻底消灭日军,或者将他们赶下海去。巴塘是日军防守严密的重要城市,岂是一厢情愿,说打就打的,这名荷兰军队营长似乎是过于自负了,要不便是蠢蛋一个。

荷兰营长名叫卢斯,前面还要加一个“范”字,但叫着不顺口,所以就简称卢斯了。卢斯的军衔也是中校,但荷兰军队是配合美军作战,实际的指挥官是摩根中校。摩根中校当然不同意卢斯营长的建议,却也没多做解释,说先到宾惹镇召开军事会议,然后在决定如何打巴塘。

卢斯营长的手下的士兵虽人数不少,但缺乏攻坚的重武器,没有两栖突击营装甲车队的支援,他们根本无法独立进攻日军,更何况对巴塘的防御设施更是一无所知,冒然冲过去十分危险。摩根中校见卢斯营长不再坚持进攻巴塘,随即下令全体出发,直奔宾惹镇,大家激战了一夜,确实也该休息一下了。

部队沿公路朝宾惹镇行进,中途遇到苏米派来的代表,带来一个令大家都很意外的要求:荷兰军队不能进入宾惹镇!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