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岁月流歌

第五十八章 江湖风(五)

  • 作者:淮上文歌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1-09-23 00:09:06
  • 章节字数:7106字

王世川叔侄都是有点侠义情怀的人,和那个年代的很多老百姓一样,走到哪都喜欢交朋友。

在钱家老店,能和“铁拐李”他们这些三教九流的房客称兄道弟。

省城卖茶期间,又和老杨这样的工厂干部打的火热。

如今的兜里,也不缺几个喝酒打平伙的私房钱了。

遇到对眼合脾气的老少哥们,饭点的时候招呼一声。

路边摊或小饭馆里一坐,两斤烧酒几碟熟菜,天南海北的胡侃神聊,知心不换命的交情从此也就结下了。

姚集鹅市也是如此,半年的生意下来,市场上的大小商贩差不多都处成了朋友。

北方老侉大多都是重情重义的豪爽汉子,即使是请他们就着花生米咪西几杯六毛冲子,也会记在心里。

非得吩咐家中的女眷,准备上一桌好酒好菜,盛情招待这俩位远道而来的贵客。

就像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描绘的那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经过一个个绿水环绕的村口,浓郁的菜饭香味远远传来,全家老幼都会出门迎接。

原本市场上的买家,一下成了这个白鹅之乡的重客,王世川叔侄每次来姚集简直就变成走亲戚了。

但更多时候,去卖鹅的养殖户家里做客,是因为这些老伙计带到市场的货源不够了,临时要到长满芦苇的河滩边上现场捉鹅。

农耕文明时代的重客之风,在八十年代早期的江淮乡村还很浓厚。

有亲戚或朋友到了庄上,不让主家破费一点,是肯定不给上路的。

在所有经常做交易的熟客中间,小孙同志是比较特殊的一位。

这个小伙子长得挺精神,人也很热情,每次在市场里遇见,总是俺叔长,俺叔短的。

帮着介绍货源,帮忙捆绑牲口。

王世川很是喜欢小孙那嘎嘣脆的北方腔,还有那种庄稼人的勤劳和厚道,感觉他很像年轻时的自己。

但小孙还不算是个的养殖户,他的货太少了,在市场里属于打酱油的。

麻绳绑着一两只白鹅,站在市场的角落里,无聊的抽着卷烟。

只在看到王世川他们时,才会两眼放光的迎上前来,因为他知道买主来了。

“小孙,这鹅跟着你也受罪,就不能养肥些再卖?照你这样做买卖,将来折的裤子穿都没了!”

王世川鄙夷的举着杆秤,称好了两只白鹅的重量,一边教训小孙道。

“俺叔,鹅肥着呢!如今都在换毛,看着显瘦!”

小孙嘻哈着接过军子递给的卷烟,把过秤的白鹅塞进了旁边的铁笼里。

“你隔三差五只提溜一两只鹅过来,是养家糊口啊?还是赚取两包烟钱?现在政策好了,你们年轻人做事要用尽全力才行啊。”

如今大家已经很熟了,王世川感觉小孙在混日子,才用过来人的身份教育他。

“俺家今年才开始养鹅,没有多少经验!明年准备扩大规模,到时就仰仗叔了!”

小孙点好钞票放进口袋,三人也就此别过。

中午时分一百只活鹅已经收齐了,正准备开路,小孙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的赶了回来。

“俺叔,军子!中午到俺家吃饭,俺媳妇的饭菜都备好了,今天和俺叔好好喝一杯!”

小孙架好自行车,拦住了两人的车头。

“小孙,今天不行!这些鹅那边的饭店急着要,明天办宴席用,我们要抓紧赶回去!”

王世川推脱道,他说的也是实情。

“俺叔,到饭点了,你们是要吃饭,再推脱就是看不起俺了!军子,俺叔,俺在前边带路了!”

小孙有点生气了,单手推起了自行车。

王世川这才发现,小孙的邀请是真诚的,小伙子连十二瓶一捆的啤酒都备好了。

“猴子!把啤酒放我车上,你这么晃悠不小心摔倒,中午我们就没得咪西了!”

小孙盛情难却,叔侄俩相视而笑接受了邀请。

军子和小孙同年,早已混成好哥们了,还给小孙起了个“猴子”的雅号。

油门一带赶上了小孙,军子随手接过啤酒放在后座的铁框里,两个年轻人都快活的欢笑了起来。

小孙的家在河湾边上,首先迎接他们的是两条江淮田园犬,清脆的犬吠和着鸡鸣鹅叫,一下子打破了乡野午时的静寂。

三间破茅屋,没有围墙的灰白色场院,这户农家可以用赤贫来形容了。

但是里里外外都打扫的干干净净,看来主人并没有因为清贫,而让日子过得不堪和邋遢。

小孙的媳妇腼腆和善,搓着双手满脸笑容的和王世川他们打招呼后,就去厨房忙活去了。

“家徒四壁,让俺叔俺哥见笑了。”

小孙从屋里搬出小木桌和几把椅子,放在了场院的树荫下。

河面上的清风徐来,也带走了大伙身上的暑气。

“千万别这么说,小孙。都是老农民出身,哪个没受过穷啊!两年前我家的光景还不如你呢,就两间茅草屋!”

王世川笑呵呵的坐了下来,眼前的场景似曾相识。

在生产队那会儿,自家的小日子就是这样。

“那俺就放心了,俺媳妇刚刚还担心你们嫌俺家穷呢!那俺们这朋友就没得处了!”

小孙快活的在王世川身边坐下,为三人各开了一瓶啤酒。

小孙媳妇的农家菜也陆续上桌了,一盆清炖鹅杂,一大盆的红烧鹅肉,还有几碟时令蔬菜。

一时之间满桌飘香,一下勾起了大家的食欲。

王世川和军子也就不再客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放松的像在自己家一样。

从始至终,小孙夫妇不停的续酒劝酒,只谈友情和乡村见闻,一点没有寻求帮助的意思。

但王世川的脑袋已经转开了,寻思着怎么帮这对小夫妻一把。

人帮人没穷人啊,他这一路走来,也正是偶遇一个个贵人的慷慨相助,才能有今天的好日子。

“猴子,你们家一共养了多少只鹅?”

军子和小孙碰了一下酒碗,好奇的问他。

“五十来只,下年准备扩大规模,多养一些。”

小孙尴尬的挠挠头,这个问题王世川前面已经问过了。

“太少了,搞养殖要有规模才能赚大钱,这么点量功夫钱都不够。”

军子嘀咕道,一口喝干了碗中的啤酒。

“我刚才看了看,你家这河湾养鹅的条件太好了!在河边租十几亩田地种上黑麦草,一年养它几千只大白鹅,不要两年的时间你就成万元户了!”

王世川给自个和小孙续酒,用一个长辈的身份教授着生意经。

“养这么多能卖得掉吧?我每次去市场卖鹅,两三只的量,有时都要一整天才能等到买家!”

小孙问,看来每次去市场卖鹅,对他来说已经是件很难堪的差事了。

小孙媳妇没有插嘴,出神的盯着王世川,像个专心致志的小学生一样。

“有我在你怕啥?外边的市场没人比我更了解了,现在的白鹅行情,是只愁养不愁卖!我给你保个底,一年一万只的量,只要你们夫妻能养出来,我负责销售。”

王世川点上一支烟,郑重的对小孙说。

“我和二大每趟来姚集,买走的货都是一百只起步,一年下来差不多两万只白鹅了。你家现在这点规模,还不够我们塞牙缝呢。猴子,大胆的干吧!”

军子拍了拍小孙的后背,也给好哥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干!听叔和哥的!”

小孙站起来身来,豪情满怀的干尽了碗中的啤酒。

“我这有两千块钱,你们先拿着,就当是将来从你这儿买鹅的预付款吧,呵呵。”

王世川取出钱包,又掏空了军子的钱夹,一共凑了两千块的现金,笑呵呵的放到了小孙的面前。

“俺叔,军子,有你们这份心意就足够了,这钱俺是绝对不能收的!”

小孙面红耳赤道,执意要把钱还给王世川。

“这钱是借给你用的,明年还得还我。这件事我也有考虑,从长远看我和军子也需要一处稳定的货源基地。”

王世川亲切的笑道,又把钞票递到了小孙媳妇的手里。

这几年自己白手起家,太知道农家子弟创业的艰难了,一分钱能憋倒英雄汉。

他也明白年轻人的自尊,今天小孙要是主动收下这钱,这顿请客的性质可能就变了。

“朋友不共财,共财两不来。俺叔,俺不想失去你和军子这俩朋友,不要为难俺。”

小孙急得直作揖,但钞票一旦到了女人的手里就很难再要回了。小孙使劲从媳妇手里拽钞票,硬是没能夺回来。

“时间不早了,我们下午还要赶到合肥,就这样吧。”

王世川觉得再呆下去太尴尬,就起身取来毛巾缠在手腕上,准备开路了。

“猴子,这点钱不要担心。将来你的养殖场做好了,就连本带利还给我们。万一做砸了也没事,反正你这家伙皮糙肉厚的,让我们捶一顿也照!哈哈哈!”

军子嘻嘻哈哈的一通幽默,轻松化解了小孙夫妇的不安,他们这钱也就收的安心了。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秋冬季节了,小孙没有辜负王世川叔侄。

利用这笔款子从市场上收购了一百多只种鹅,又在屋后的河滩上建起了一座简易的鹅棚。

第二年春天,种下了二十多亩黑麦草,解决了鹅饲料的问题。

等到这年初夏稻花飘香的时候,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一群群白鹅正在随风游弋。

属于小孙夫妇的美好生活,终于到来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