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明末的美好生活

第六卷 平江北 第210章 决战前夕

  • 作者:浪桥断雪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16 07:40:53
  • 章节字数:20998字

听到了前线传送回来的消息之后顿时皇太极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的兴奋,代善现在不断的消耗着自己本来就不算是很强的军事实力,这样做的话只能让代善的资本变得更加的单薄,而且自己这次还可以完全的呢借助代善的手去消灭那一股明军,这么好的事情皇太极这么能不高兴呢?

皇太极现在终于觉得自己之前所做出的一切都是有回报的了,这个是世界还是挺照顾自己的,虽然之前让自己经受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失败,但是现在赋予自己的成功也将会自己之前所无法比拟的,这次若是自己真的成功的话那么也就是相当于代善的实力自己能一口气完全的铲除了,这对于自己来说基本上已经就能完全的奠定之后的局面了。//更新快//()

自己身后面的城门现在还是没有打开,看着自己身边的那些战友们一个个的到了下去,明军士兵们并没有绝望,相反的这些明军士兵们心中的那份已经不知道被雪藏了多长时间的豪情又一次的被激发了出来,明军的士兵们都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不是对方死在自己的刀锋之下那么就是自己死在敌人的刀锋之下。

猛然间士兵们恍惚的听到了城门打开的声音,但是士兵们却没有人往后面看一眼,现在既然战场之上已经成了这个样子了那么城门就算是给自己打开了自己也是不能进去的,毕竟自己只能算得上是轻步兵,而对方都是轻骑兵,若是现在自己要撤退的话那么基本上自己不仅不能跑回到城内,而且锦州城还有被攻破的危险。

没错,现在城门确实已经打开了,这是孙承祖最后下的命令,外面的场景自然孙承祖是知道的,不能否认孙承祖一开始确实的有牺牲这一批士兵的想法,但是随着战局的进一步的升级。孙承祖看到了这批士兵身上面其他的士兵所没有的东西,他们的坚毅,他们的勇敢。他们的一往无前深深地打动着孙承祖的心,孙承祖知道这批士兵是绝对不能让他们全部的倒下去的,他们是明军未来的希望。

不过在看到了现在的战局之后孙承祖知道让这些士兵撤退回来已经不是那么的可能了,毕竟现在双方的人都已经搅在了一起。若是让士兵撤退的那么后金的军队必然会掩杀过来的,这样不仅不能保住这些士兵们的性命,而且还会造成更大的伤亡,所以孙承祖迅速的改变了原来的想法,直接的让城内的军队出动。准备了女真人在锦州城下来一次大决战。

说实话孙承祖还是防御型的人才,对于这种大决战的事情还是不那么的擅长,不过孙承祖却还是又胜利的把握的,毕竟自己在这里已经苦心经营了这么长的时间了,手下的士兵也是经受了严格的训练,最为重要的就是这次不用担心女真人偷袭明军的后路了,毕竟明军这次的后路就是锦州城,自然后路被偷袭的几率已经相当的小了。

明军之前和女真人交锋的时候虽然是屡屡的都败给了女真人。但是往常明军的失败都是因为战斗意志上面的失败。但是这次明军的战斗意志却没有一点点的降低,相反之后明军这次由于前面那一批明军的拼死的铺垫,明军的战斗意志这次是大大的提高了不少,甚至在还没有出城的时候很多的明军就都已经开了了磨拳擦掌,发誓要和对方死磕到底。

可以说若是按照现在的局势上面来看明军这次获胜的几率是相当的大的,相比之下现在明军的武器要比女真人的先进了不知道多少倍。至于说战斗意志这次明军的战斗意志也是相当的顽强的,可以说和女真人相差不远。

其实之前很多的战争只要是明军的战斗意识足够的强烈是完全的能获得最后的胜利的。武器上面基本上是绝对的优势,只可惜之前的战略之上明军几个步骤都用错了。所以才会造成之前一系列的惨败,首先明军在最有杀伤力的火炮之上就犯下了很大的错误。

火炮。明军在明朝建立之前,直到中后期,其火炮装备的数量都是很多的,但数量不代表质量。作为明军主力火炮的红夷炮和佛朗机,其来历是这样的——红夷炮来自葡萄牙在中国沿海建的堡垒,而佛朗机则是从沉没的葡萄牙商船上打捞来的。明军水师在与葡萄牙殖民者的海上作战中,常常在数里外就被对方轰的船毁人亡,因而对西洋火器有着执着的向往,明朝从葡萄牙的沉船里打捞成功佛朗机以后,大量仿造,成为主力装备之一。而红夷炮最初是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直接购买而后仿造的。

严格来讲,红夷炮和佛朗机都不适用与野战。在同时期的欧洲,火器部队正处于一个长足发展的时期,有专门的铸造所,专业的工匠和熟练的炮手,有专门为它配备的火炮测距和观测标尺以及仪器。经历过战火的考验,火炮分类较多,用途也不一。红夷炮弹丸较重,炮管较厚,是一种擅长攻城的火炮。而佛朗机是商船上自卫用的小口径炮,原本就缺乏军事价值。明军大量装备的这两种炮,都不适应与野战,他们最需要的是欧洲国家当时广泛使用的野战炮。但是很可惜,明朝连这两种炮都来的很不容易,更别说野战炮了。

明军火炮部队的另一个问题是没有专业的测算距离的标尺和仪器。在同时期的西方,瞄准照门和测距标尺是火炮的标准装备,它是炮手的必备装备。没有它,再熟练的炮手也很难命中目标。而明朝压根就没有这些东西,明朝政府一直都想方设法购买这些设备,但是,这在当时是欧洲国家的高度机密,不可能出售,明朝为此所花费的努力没有结果。明朝从中央到地方曾有大量工匠曾试图自制瞄准和测距设备,但很遗憾,由于自然科学领域的落后,始终没有成功。因而欧洲炮手开炮,是以仪器来校准,以检验来辅助;而明军炮手则完全只能依靠经验。火炮的命中精度可想而知。明末北京保卫战中,京营的炮手在北京的城墙上操纵火炮一次齐射,炮弹统统落到了正在与八旗军作战的满贵的大同军的队伍中。直接导致作战的失利。在这一点上,不能过分归罪京营的炮手,即使是熟悉火器的辽东军,火炮炮手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的。

二、弹药。明军的炮弹。主要是实心弹丸、子母弹和开花弹。子母弹用于明朝工匠改进的佛朗机上,而开花弹则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开花弹制造方法并不复杂,用空心生铁弹丸,内装硫磺和砒霜,炮筒装火药一斤四两。炮弹表面有很深的刻槽,着地时弹片四散,硫磺砒霜纷飞,杀伤效果很好。有人认为,在宁远,努尔哈赤就是被这种炮弹的弹片所伤的。

明军的火药,是困扰炮手的另一个问题,这就是装药量。在欧洲。装药量的多少。要参照火炮的炮壁厚度、射程等多种因素,在实际装填中有严格的规定。而明军没有,炮手凭经验装药,因为火药装多而炸膛的不在少数。

三、火铳。明军装备的火铳,不仅远远不如日本的火绳枪,其射程和杀伤力。甚至不如弓箭。以现在的观点来看,这种以装填铁砂为主的东西应该更像****。明朝辽东军在朝鲜曾和日军大战七年。在火绳枪下死伤甚众,然而战争结束几十年后明军仍然还在沿用火铳。这是个令人费解的事情。对此我的看法是,明军在朝鲜,大炮加骑兵的组合屡试不爽,对一没大炮二没骑兵的日军拥有极大的优势,因而没有对火绳枪引起足够的重视。更重要的是,即使是火绳枪,有效射程也就三十米,火铳就更别说了。

四、士兵。明军操纵火铳的士兵,因为火铳频繁的炸膛事故,往往不寒而栗,对火铳可怜的杀伤力更是缺乏信心,当他们站在第一线面对呼啸而来的满洲骑兵时,心理压力可想而知,缺乏严格的火器施放训练,更是雪上加霜。以下是引用履霜网友的描述:

“惟有火器,是我所长,但火器又有病痛。且如三千军一营,便一营都是火器,不过三千杆,临时必下四面营,每面只得六百杆,况一营决无此多,又不敢以六百杆一齐放尽,思以何为继。只得分为五班,每班不足百杆。临阵之际,死生只在眼前,人人面黄口干,心慌手颤,或将铅子先入,或忘记下铅子,口原是歪邪大小不一,铅子原不合口,亦尖斜大小不一,临时有装不入口者,有只在口上者,有口大子小临放时流出者,有将药线撚不得入,用指引唾而撚者,而将火线灭了者,此类皆放不出,已有二十杆矣。放出高下不准,润湿不燃者,又有四十余杆。得中者,不过二十余杆。内有中其腿及马腿,非致命所在,又不能打他死。其中他致命处而死者,不过十数人。夫以敌数千人冲来,岂打死十余人,可使之走乎?”

这段话大意就是,火器是明军的长处,但有缺陷,比如三千名士兵为一营,即便人人都用火铳,也不过就三千杆,作战时四面戒备,每一个方向也就六百杆火铳,再说一营的火铳根本就不可能装备这么多,就算有这么多也不敢一起齐射,怕一次放完中间出现射击空挡,只能分批施放。作战时,火铳手都知道死生就在眼前,一个个紧张的心慌手颤,复杂的装填动作屡屡出错,再加上火铳和弹丸的质量良莠不齐,再加上有限的准确度等等等等,一次齐射,八旗军倒地的很少。几千个人冲锋,被火铳击倒的寥寥无几,这能打退八旗军吗?

综上所述,大家可以看到,明军的火器,只是看起来凶猛,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它的实际作战能力很有限,装填慢,精度差,训练也很欠缺,因而独立作战能力很差,要让一支这样的部队发挥作用,必须有步骑兵稳定阵脚才行。而实战证明,明军步兵没有这样的素质。

戚继光的火器部队与八旗军在萨尔浒战役的分析很多网友认为,如果明军有一支戚继光式的火器部队,就能对付八旗军。这是缘于对历史的不了解,是完全错误的。戚继光在北方练兵的时候,训练了一直很专业的火器部队,它有车辆,火炮。火铳和步兵组成,当时主要是用来对付蒙古骑兵。作战时,车辆结成阵列。车上架炮轰击,火铳手依托车阵射击。如果车阵被突破,后面的步兵就把敌人赶出去。这个战术在对付蒙古军时,效果很好。俞大猷就曾用这个方法击退了小股蒙古军。事后得意洋洋的写信给戚继光报捷。

戚继光训练这只火器部队的经过,被他本人详细记载下来,前面提到的种种困难,他也遇到过,因为惧怕火铳炸膛。很多士兵不敢用火铳,或者害怕巨大的响声,或者不敢瞄准(怕炸膛毁了脸)。为此,戚继光制订了严格的奖惩措施,花了很大的力气才让这只部队形成战斗力。从这里可以看出训练火器部队的难度。

在萨尔浒之战中,戚家军的正宗传人戚金带的戚家军和来自四川的秦邦屏率领的白杆兵与八旗军在辽东的白山黑水间进行了一场恶战,战斗以明军全军覆没告终,戚金和秦邦屏均战死沙场。战斗经过很简单。戚家军在打完所有火药后。在肉搏战中全体阵亡。必须承认,戚家军和白杆兵的素质是很高的,一支是明军最精锐的火器部队,另一支是最精锐的山地步兵(萨尔浒之战明军精锐尽出啊)。他们的表现也确实很出色,在八旗军的疯狂进攻下,直到弹药打光才壮烈殉国。但请注意。在作战中,戚家军的火器阵列三次被八旗军冲破。幸亏白杆兵以死相拼才把对方赶出去。如果不是白杆兵,戚家军根本无法坚持到弹药打光。

戚家军在对付蒙古和满洲两个敌人。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呢?首先,蒙古军主要目的是抢掠,有机会就抢,见势不好就撤,一般不会硬拼。而八旗军是来抢地盘争天下的,是会肉搏相见的,两者目的和态度差别大了。其次,八旗军对明军火器部队是很了解的,知道它的弱点在哪里。

八旗军是如果对付明军火器部队的八旗军很清楚明军的战略、战术、装备,建奴的老祖宗努尔哈赤在明朝当官时曾做到龙虎大将军,对明军这一套太熟悉了。要对付火器,办法多的是,骑兵快速冲锋当然一种,但努尔哈赤惯用的做法是——用粗壮的木头做成一个个遁车,上面覆盖厚牛皮,士兵就躲在车后面慢慢往前推。红夷大炮可以击毁遁车,前提是打中才行。至于佛朗机,它的小炮弹能否打穿遁车还是个疑问。八旗军的士兵常常就这样躲避明军的炮火,直到靠近了再冲锋。

结果经常是这样的,明军的火炮和火铳只够开火几次,往往他们还在装弹时,满洲人的大刀已经剁上来了。而拼体力论肉搏,明军是拼不过八旗军的这样也就造成了明军在之前的那些战役之中都是受到了惨败的结局。

不过相比较而言这次明军出来的部署一来是没有携带火炮之类的重装备,这点之上和之前已经有了很多的区别,而来明军这次出动的都是身经百战的明朝边军的部队,再加上之前那些出城了明军的拼死抵抗,所以说这次的明军大部分的人心中都憋着一口气,希望这次自己能像之前的那些士兵们一样的杀敌。

虽然说这次明朝军队并没有火枪和火炮的支持,但是女真人这次的场景也不是很好的,起码这次女真人内部已经出现了一点点的内乱,不像之前的那么团结了,而且现在还是晚上作战,这样来说对于双方来说也基本上算是公平的,更重要的是明朝的军队这次不用担心自己被别人包抄了后路,不用大量的人员去防守后面的,所以这次对于明朝军队来说还算是比较的有利的。

看到了眼前的场景之后代善的瞳孔不断地放大,虽然之前代善已经考虑到了很多的场面,但是这样的场面代善是真的没有考虑到的,毕竟代善从一开始就认为城内的那些明朝军队是不会出来帮助这些明朝军队的,所以代善只让自己的两红旗对这这些明朝军队进行攻击,但是战场上面的局势远远的超出了代善的预料,要知道自己的两红旗尚且的不能攻击下来对方这几天名明军更不用说让两红旗的人全力的进攻锦州城中出来的这么多的明军了。

一瞬间女真人的军营之中变乱做了一团,要知道毕竟对方明朝的军队基本上都是轻步兵,甚至连一些重步兵都还是没有出来,但是人数上要远远的多于女真人的军队,建奴的士兵也是人。不是神,看到了多于自己数倍的军队难免也是心惊胆颤的。

代善知道不能让自己的士兵继续的这样在乱下去,要不然的话这次就真的要失败了。同样的代善知道这次女真人若是失败了后的结果,明军能经受的起失败就是因为明朝有几乎无限的兵员,但是女真人就不一样的,女真人总共也就是二三十万的人口。这七八万的兵力基本上就是女真人所能动员的全部的兵力了,若是这次失败了那么就相当于女真人又回到了那样一个一开始任人欺凌的小部落,甚至还不如。

可以说女真人兴起就是辽东汉民族的血泪史,现在的教科书上大量的美化了当年女真人在辽东的残暴的岁月,首先女真人在辽东推行所谓的剃发易俗女真族与广大汉族在发式上有很明显的差别。汉族蓄满发,女真族留辫发。努尔哈赤把汉族改变发式、剃去头发作为其归降后金的标志,因此,他每攻占一个汉族聚居的地方,就下令汉族“剃发”,即剃去前半部头发,后半部依照女真族(满族)的习俗削发垂辫。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袭破抚顺。不仅李永芳剃发投降。而且“抚顺被虏军丁八百余人,又尽髡(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这里指代剃发)为夷……”努尔哈赤从攻占抚顺开始的改变汉族人民发式、污辱汉族人民民族尊严的举措,随着他攻占的辽东地区的扩大而不断扩大和升级。

其次还大量的强迫汉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人离开自己生活的土地努尔哈赤占据辽河东西广大汉民居住区域后,为了加强对广大汉民的严密控制,防止他们借助地理优势密谋造反或者结伙逃亡。可以说是瞎折腾般地大批大量地迁徙辽民。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两次,小规模零星迁移。则始终不断。

天启元年(天命六年、1621年)十一月十八日,努尔哈赤命令“和硕阿敏贝勒率兵五千去镇江”。执行强制搬迁令,命令凤凰城的游击,把镇江、汤山、宽奠、镇东堡、镇西堡等地属下的小村的堡民,都强制迁移到萨尔浒。为了强使人民搬迁,努尔哈赤还命令以孤山为边界,把在那以南的房屋全部放火烧掉。这次强制迁徙显然是针对同年七、八月镇江人民的武装暴动而采取的残酷报复措施。当时正是隆冬时节,被迁移的汉人携妻带子,艰难跋涉,其受苦受难之深不难想象。

第三努尔哈赤对辽东汉区的征服,总是伴随着烧、杀、抢、掠,后金军每到一地,总是大肆杀人,放火烧毁房屋,抢掠汉区的官、私财物,充分暴露出后金女真贵族残酷野蛮的一面。

开原、铁岭是辽东的重镇,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后金军于六月攻陷开原,七月攻占铁岭后,在这两个城市中,大肆屠杀汉民,疯狂掠夺财物,他们在开原杀掠军民数万人,《明实录》说:“杀掠士民男妇大约不下十万余口”。在铁岭杀掠军民达二万多人。在被杀掠的人中,职业军人只占少数,大多数是和平居民。数以万计的和平汉族居民被屠杀显然是与后金军放火、奸淫、抢掠联系在一起的。后金军对开原的掠夺成为当时一个很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开原是一座古城,在完颜金统治北中国时,开原是“古之黄龙府”;元朝的时候,它是所谓上都,“城大而民众,物力颇饶”。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攻占开原后,住在城中,“用我(指明朝)牛马车辆运金钱财货,数日未尽,何止数百万”。辽东经略熊廷弼在《舶巨襄愍公集》卷三中也作了大体相似的记载,可见此事不虚。这些价值“何止数百万”的“金钱财货”显然是后金军使用各种手段从开原掠夺而来。为了向后金运送这些战利晶,努尔哈赤调动后金和当时开原的运输能力,运输了五六天,还是运输不完,后金军对开原的抢掠之惨可想而知了。他们在残酷地抢掠了开原城后,返回时。又“放火烧了房屋、衙门、楼、台”,在开原再也没什么可抢掠的情况下,他们放火把开原烧成废墟。

第四女真人与汉人同住、同食、同耕。看起来这条并不是很差的,但是实际上呢?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后金军接连攻克沈阳和辽阳以后,为了巩固对辽沈一带的统治。后金当局急需把建州地区的女真民户迁入辽沈地区,为此努尔哈赤下令女真民户大规模地向西迁移。从十一月到十二月,建州的女真民户迁进了辽沈地区。为了妥善安置这些后迁进的女真民户,努尔哈赤采取了极其严重损害辽民利益的办法,那就是实行女真与汉人合住同食共耕的办法。天启元年(1621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努尔哈赤下达汗谕,规定了女真与汉人合住同食共耕的具体办法,说:“前曾谕令诸申人(女真人)、汉人同居一屯,粮则共食,共以草料喂养牲畜。诸申人不得欺压汉人,勿得掠夺汉人诸物。倘如抢夺侵害,汉人来诉,则治罪。汉人尔等亦勿得无中生有捏造浮言。倘捏造浮言。经双方事主当面对质。确系伪造,则从重治罪也。……诸申汉人不得糜费或买卖粮谷,倘知有买卖者等,则必治罪。开粮窖时,诸申、汉人合开。汉人、诸申每月每口给粮汉斗四升。”

这条汗谕中所说的“诸申人、汉人同居一屯”,并不是实情。实际情况应是“合居一房”。天启二年(1622年)三月十五日,努尔哈赤下达的另一条汗谕说的才是实情:“曾命诸申、汉人合居、同住、同食、同耕。今闻诸申人命同居之汉人赶其牛车输运粮草。并苛取诸物等语。该汉人岂给尔为奴耶?只因由地方迁来,无住舍、食粮、耕田。故令合居也。嗣后,诸申、汉人除房舍同居、粮米计口同食外,诸申、汉人各自所得之田,以各自之牛耕种,诸申人若违此谕,欺凌侵害汉人,则汉人可执之前来告于法司。汉人也不可因降此谕,肆意诬枉诸申人,尔等皆为一汗之民也。”

这就是努尔哈赤发明创造的女真、汉民合住、同食、共耕的怪异政策。这个政策的实质,就是汉民供养女真,女真监管汉民,该政策造成的结果势必是汉民的房屋、土地被女真人强占,粮食被女真人掠夺,人身受污辱,妻女被奸淫。

五、清查辽民的粮食。努尔哈赤执掌后金政权时期,“粮食不足”始终是努尔哈赤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后金的统治区域粮食贵到每升值银一两。努尔哈赤不反思自己的农业政策和农村政策,不从增加农业产出着眼,反而在限制消费上打主意,如天启元年(1621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汗谕规定:“汉人、诸申每月每口给粮汉斗四升。”尽管这样做了,但仍然解决不了辽东的粮荒,辽东汉民因为缺少粮食,饿死的人很多。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粮食问题,努尔哈赤于天启元年(1621年)十二月初一,又命令汉人如实报告存储的粮食的数量,并且实行按人口定量配给粮食的办法,具体的配给数量为:“按诸申的人口计算,一个月每人给四升粮。”四升粮约合十六市斤。即使这样压缩消费,仍然解决不了燃眉之急,天启四年(1624年)正月初五日,努尔哈赤命令大规模清查粮食,清查的范围为“金国辖区的大部分地方”。努尔哈赤命令,清查过后,无粮之人皆收捕之,并将其男丁数、人口数,造册奏汗,以听汗令。汉人的粮食皆称量之,并将石数造册,由所去之大臣掌之。令诸申(女真)看守粮食。同年三月二十日,关于清查粮食还修改了划分有粮无粮的标准,努尔哈赤下达的汗谕规定:“一口有五斗粮者,即列有粮人之数内;一口有四斗粮者,若有牛驴,则列入有粮人之数内,若无牛驴,则为无粮之人。”李林的《重译满文老档》卷61还有这样一句话:“要把(无粮)户带来,作为阿哈。”努尔哈赤命令将“无粮的人”收为阿哈(奴隶)还算是客气的了,接着,在三月二十七日。努尔哈赤命令:“选派人员前往各处,杀光无粮之汉人。”努尔哈赤以无粮为理由大肆屠杀无粮的汉人,充分显示出他血腥残暴的本性。是对辽东社会生产力的残酷摧毁和破坏。

第六条就是按户编庄,基本上这六条的内容全部的是针对辽东地区的汉人的,可以说汉人在辽东地区基本上就是女真人的奴隶,没有一点点的权利。可以说简直就是会说话的奴隶,同时的剩下的汉人都是没有骨气的奴才。

根据上面的六条罪可以说女真人在辽东地区基本上是残暴无比的,想想女真人推行这些政策依靠的是什么?依靠的就是女真人强悍的兵力,一旦是建奴没有了强悍的兵力的话那么辽东地区剩下的那些百姓们能放过这些刽子手吗?可以说建奴没有失败的机会,哪怕是一次失败那么建奴这个民族就真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听到了前线的消息之后顿时各个营地之中的建奴都算是震惊了。他们真的没有想到事情会成为这个样子,原本还想作壁上观的那些人现在基本上算不都坐不住了,可以说这次基本上已经能关系到女真人兴衰存亡的命运了,他们自然是不能袖手旁观的。

迅速的皇太极的两黄旗,及努尔哈和朗及的两白旗,还有代善手下的两蓝旗的人基本上全部都是蜂拥而动,关系到了自己的利益的时候贵族们能把自己的利益全部的放下来,至于说争斗?现在也是暂时的不能去管了。毕竟失败了连自己的民族都没有还能不用什么地位了。

一时间锦州城外的战场之上双方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万人。其中明军占有四万人的兵力,女真人的兵力现在一共是六万人,可以说女真人的兵力已经占据了上风,不过明军最大的依仗还是锦州城,六万人是现在建奴能调动的最多的兵力了,这已经是一个兵力的极限了。

城上面的孙承祖现在也是一脸的震惊。这个结果虽然孙承祖已经能勉强的想到的,但是毕竟现在决战的时刻还没有到来。若是自己贸然的决战的话孙承祖真的不知道结果会是这么样子的,孙承祖并不是担心自己的地位在这次战争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毕竟若是孙承祖担心自己的地位的话那么在之前建奴进攻的时候也不敢下令开炮了,孙承祖关系的是后面那些百姓们的安危。

无疑现在的现实是相当的残酷的,面对着全副武装的建奴军队,明军现在从气势上已经输给了对方了,而且现在明军的队伍之中并没有火炮火枪之内的火器,大部分都还是冷兵器的军队,而且都还是步兵,面对着建奴的骑兵多多少少心中还是有一些的紧张的,不过幸好出城后已经带来了大车之类的东西,仓皇间也算是摆好了一个防御的阵型了。

先前出城的那些士兵现在已经基本上都撤了回来,只不过这些士兵从原来的几千人现在已经锐减到了一千人了,可以说这次算是上了元气了,但是能回来的这一千人的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后悔,他们知道这次自己没有做孬种,以后自己的子子孙孙问起来的时候自己也有话说了。

杨绛现在对于锦州城外面的局势还是一无所知,不过就算是杨绛知道了也无济于事,虽然杨绛是一个穿越人士,但是毕竟穿越人士也不是万能的,起码对于军事方面杨绛的造诣并不是很高的,若是让杨绛指挥那些小兵团的作战杨绛还能获胜的话那么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话那么杨绛基本上就是失败的结果。

不过这次明军的军纪杨绛把握的就是不错,至今为止还是没有发生一起扰民事件的,不过也没有发生什么帮助老百姓的事情,不过总的来说对于现在的结果杨绛还是挺满意的,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毕竟一口是不能吃下去一个胖子的,事情还是要慢慢的来才行。

下面的士兵虽然说对于杨绛给他们挑选的地方还是有一点点怨言的,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选择憋在了心中没有说出来,为什么?现在士兵们已经太累了,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一个休息的机会,自然士兵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倒头睡觉,甚至很多人连今天晚上的饭都没有吃。

忽然间杨绛的帐门被荣德贵打开了,看到了杨绛帐篷之中还有灯亮着荣德贵就知道杨绛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睡觉的,不过荣德贵看到了杨绛还是微微的一愣,行军这么多天了就算是自己都有一点点的劳累的,杨绛现在却还像是一个没事人一样。

其实荣德贵忽略了杨绛现在已经打通了自己的任督二脉,不过荣德贵还不知道这个消息的,可以说整个军营之中知道这个消息的只有杨绛本人,岳芳还是马超汉这三个人,别的人只知道当天杨绛大病了一场,至于说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还是不知道的。

“不知道荣总兵来到我这里为的什么事情?已经这么晚了为什么荣总兵还不去休息呢?”看到了荣德贵之后杨绛放下了自己手中的书对这荣德贵微微的说道,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杨绛已经料到对方是绝对回来找自己兑现诺言的。

“不瞒杨大人所说,这次我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白莲教的事情,现在可以说白莲教这次的起义已经是完全的失败了,就算是还剩下一点点的人那么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了,就像是杨大人曾经说过的那样白莲教能生活这么长的时间毕竟都是有群众基础的,希望杨大人能考虑一下末将说的话。”看了看杨绛之后荣德贵对这杨绛微微的说道。

“其实这件事情我早已经猜到了,不过这件事情我们不能着急,不要紧张我并没有过河拆桥的意思,毕竟白莲教起义的事情现在可以说还没有正式的过于,我的意思是等时机成熟了那么我就能说了,记住我并不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听到了荣德贵的话之后杨绛微微的对这荣德贵说道,就像是杨绛自己说的那样自己确实没有过河拆桥的意思,现在真的是时机不这么成熟。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末将相信杨大人说的,时间不早了希望杨大人早点休息。”看到了杨绛的眼睛之后荣德贵对这杨绛微微的说道,或者是相信杨绛的人品吧,荣德贵对于杨绛的话并没有怀疑,扭头出了杨绛的帐门。

开学了,下个月的更新将会恢复到五千字,希望大家能谅解一下。(未完待续。。)

9-9-9---O-M,sj.9-9-9---o-m,。9-9-9---o-m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