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鸿蒙菩提太虚空

第156章豫西古镇古味重物阜民丰民俗行

  • 作者:静谧的默河
  • 类型:穿越重生
  • 更新时间:2021-08-13 21:24:59
  • 章节字数:3078字

一一有诗为证

一方水土养育人,

乡音乡情乡味真。

横亘千年满诗意,

中原官话兴隆镇。

话说一一内乡古镇,郦邑之风,南接荆楚,西控秦喉!实乃古之兵家必争之地!

两千年来,演绎的民俗民风一一踏实,真诚,纯朴,热情!

A,一枝旱烟袋,一分老农情。

铜锅,玉石烟嘴,烟布袋,火石。

(注:后成火柴,但农村大部分人叫“洋火”,概受小日本侵华之影响力所致:自行车,叫洋马。点灯的煤油,叫洋油。洗衣服的肥皂,叫碱。再高级一点的香皂,叫姨子。这些小曰本侵华的余孽,直到八十年代末,才渐渐地消失了。但农村的七十岁左右的老人,还十分清晰地记住着“民族的耻辱”)。

而烟嘴,烟袋子,烟丝,则是身家,财富的间接体现。

一般的老农,大多将烟叶中的下面大叶子,晒干,揉搓成片,末,照吸不误,环保而有劲儿,解瘾又解馋!

而没有资源的,又还想“抽一袋”,树叶晒干,与烟叶相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装在烟袋子里面,你不说?谁人会知道那究竟是什么的成色呢?

B,“大喇叭”。的确有烟瘾,但又不屑于那属于上了年纪的人使用的“旱烟袋”。怎么办?难不住这些聪明的“青壮年烟民们”。www.tuxu.org 不格小说网

趁中午没有什么人,到那种有烟的田地里,一阵“丰收舞”,上好佳的烟叶便“顺手牵羊”,回去一晒干,搓成烟叶,找上稍硬一点的白纸,卷一成约15㎝长的“大喇叭”,依然解瘾,舒服!

大约在1980年前,是相当流行的!

C,大约在1976年左右,出现了一种八分钱一盒的卷烟,白纸白盒,没有印字,南阳市卷烟厂出品,大家都叫它“经济卷”,一般是较穷而又有烟瘾,又想吸卷烟,充一充“光棍”,”排场”,有面子的人。这种烟,最大的特点,是“烧屁股”,一根只能当半根吸,因其口碑,口味,成色,太差,虽然便宜,但也终被“顽强的烟民们”抛弃了!倒是雪茄型的“松烟”,邓县卷烟厂出品(注:当时,邓县还没有改成邓州市),元一盒,倒是一直坚持到八十年代末!

那时节,0.2元一盒的白河桥香烟(注:后来调到元一盒),对于相当多的人家,非过年过节,办红白喜事,方才购买。一般外出办事,拿上一盒∽2盒《白河桥香烟》,大小事通吃,定能办一成!

后来,又出了一种叫“美味的过滤嘴香烟”,元一盒,着实地在南阳农村风行一阵儿,大事小事,非其莫属!

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南阳卷烟厂也划归中烟公司南阳市烟厂,一大批过去在市面上,老烟民记忆中的“烟草品牌”一一白河桥,湍河桥,彩蝶,松烟,豫烟,美味,红南阳,绿南阳,绿芒果,大前门,茶花,山茶花,等等,皆烟消云散,束之高阁!

如今市场里流通的大多数是11元一盒的帝豪,黄金叶,红旗渠,20元一盒的小苏,黄金叶,软云,等等。

烟民的层次积分级,愈是明显。

在过去号称“烟酒不分家”,以区分社会阶层的状况,如今,更发明显一一烟,是可以区分阶层的:

如:一般打工者,都吸7∽11元一盒的红旗渠,帝豪之类。

小工头之类,都要吸20元一盒的小苏,软云,黄金叶之类。

有的公务人员,则以25∽50元一盒的黄山,硬中华之类。

大多搞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搞工程的,基本上都是吸5055元一盒的大苏之类。

一些特殊的行业,基本上都是以软中华上嘴的!

烟,已经异化成社会的一阶阶台阶!估计,随着社会的深层次发展,这种现象,只会不断地变幻形式,时刻提示着人们:阶层,阶段,阶梯!

有道是一一

人生生来不平等,

富贵贫贱皆注定。

劳累一生赎罪过,

再世为人改过行。

亲爱的看官朋友们: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