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并非孤行

第72章县衙里的三封密信

  • 作者:遥远的陆家湾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8-09 09:46:12
  • 章节字数:8224字

根据石驼的讲述,他在大前天的确接过一单生意,老板吩咐他到县城南门外去接货,货已经在那里等了,是三口箱子,很沉。送货的是一辆手推车。石驼说自己在广宁活了大半辈子,大多数人都认识,尤其是干这种苦力活的人,但是,这个推车人他从没见过。听口音,不是广宁人。但有一点让他感到很奇怪,这人穿的是一双靴,而这种靴只有军队里的士兵才穿,尽管他穿着蓝色的衣裳,但感觉不是干这种活儿的人。装完货,有四个押车人,像保镖,其中一个就是今天来要他命的这个人。

石驼这一回的惊吓,是他这辈子都没有经历过的,片刻之间,他几乎两次到阴曹地府的阎王那里报道。他的背似乎驼得更厉害了,黝黑的脸,变成了灰色,有些浑浊的眼睛里布满了恐惧,说话的声音像打摆子的病人,不断的发抖。

石驼的嘴里只能说那么多了,但已经挺不错了,因为他提供的那个推车人穿着士兵靴子的线索,至少可以从中分析出两点:一是制假钱的地方就在附近山中,二是这里的官府极有可能参与其中。www.vmatch.net 时空小说网

既然来了,已经快要摸到巢穴,自然不会放手回去。但是,摆在镜明和月明面前的问题是,停车场上出了三条人命,马上会惊动官府,衙役很快就来,怎么办?人是他俩杀的,总不能坐等他们来捕捉,尽管他俩是出手相救,但衙门的人会信吗?即使再有充分的理由,也不能,因为他们耗不起这时间,更何况,如果这里的官府是这条假钱链上的一环,那他们不是坐以待毙吗?

客栈不能住了,很快就会在全城进行大搜捕。月明对镜明短促的说了一声:“走,不能耽搁了,马上出城。”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本来十分平静的广宁城骚动起来了。街道上三三两两,一堆堆聚集着的人群,都在谈论着同一件事——四海停车场杀掉了三个人!杀掉一个人,已是非同小可,更何况是三条人命!为什么杀?怎么杀?被杀掉的人是谁?凶手是什么人?众说纷纭。传来传去,镜明和月明在百姓嘴里已变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尤其是月明的钢珠和镜明的绳子,差不多要成为太上老君和二郎神的化身了。

当然,这件杀人案的关键人石驼是脱不了干系的。他被衙役铁链一套,捉进监牢里去了。他大喊冤枉,他的徒弟也大喊冤枉,停车场上所有车夫都为石驼喊冤枉,但是又有什么用!接了一单不该接的货,出了一趟不该出的车。当葛护院三人停横尸停车场的时候,月明就知道石驼要倒霉了,但是她仅仅想到的是受牵连。人不是石驼杀的,希望案子弄清后,能够放他回家,还他个清白。

但是,月明怎么会想到,葛护院要杀石驼,广宁官府同样要杀,因为广宁县县令郑有承很快就接到来自京城的密信,所以,他很快知道了,这次运送假钱途中所出的差错,以及刑部正在查办假钱案的事。

这一天,似乎过得特别漫长,百姓们饶有兴致地一而再再而三地谈论着这个杀人案。一队队衙役冲进一家家客栈,搜查杀人凶手。到后来,居然出动了军队,骑着高头大马的指挥使,带着士兵在街道上横冲直撞,有几家胆子小的商铺,晌午就关门打烊了。

夜,终于缓缓的来临了。广宁四周是丘陵,常有夜雾,城里像被笼罩了一层纱,朦朦胧胧的。折腾了大半天的广宁城,也开始平静下来。

城门早已紧闭,除了守门的士兵,不见行人踪迹。城头再高,也挡不住镜明和月明,他们找到城墙的一个偏僻处,距城墙一丈开外有棵树,长得很高,他们借这棵树,再加上镜明的这根绳,上了城墙。

此刻,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广宁县的县衙。

与南街形成十字交叉的那条街道,叫县府街,街虽不宽,却十分整洁,商铺没有南街密集,但都是珠宝玉器之类的上等商号,五彩的丝绸,华贵的服饰,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气势。

走过半条街,便没有店铺了,一道长长的围墙直到街的尽头。围墙是白色的,中间开了一个呈八字形的口子,约有三丈宽,然后,有八级台阶走上一个很大的平台,实际上,这是一个无比宽大的门厅,正上方挂着一块黑底金字匾,上面写着“县衙”二字。匾的下面是六扇厚实的黑漆大门,门上都有大腕口径的铜环。门厅的右侧用木架支着一面大鼓。打开门,里面有宽阔的用花岗石铺成的通道,两边树木森森,更有繁花点缀其中。通道的尽头是一排高大宽敞的房屋,这就是县官坐堂审案的地方,大堂的正上方挂着正大光明金匾,长长的公案,和高背座椅,显示出县官坐堂时的威严。

大院里除了大堂之外,还有很多房子:门房,值班衙役休息睡觉的两侧厢房,县老爷的书房,师爷等幕僚办公和歇息之处,还有用矮墙隔开的后院,住着县官的家眷和服侍的丫鬟们。

夜已经深了,县城静了。初十,上弦月已早早的升上了半空,在大块大块的乌云中时隐时现。县衙内,每条道路的旁边都挂着灯,虽不怎么亮,但隐隐绰绰也看得清楚。一队六人的士兵,一个时辰就要在县衙内各处巡逻一次。同样的,还有敲更人。

亥时快过去,将近半夜。县衙的书房内还亮着灯,房内有两个人:坐在宽大的书桌后面的,就是县官郑有承。右侧座椅里坐着的是师爷,他叫费树建。

郑有承虽然个子很高,却很瘦削,皮肤白净净的像个书生,但脸上几乎看不到有肉,颧骨高高的耸起,两颊有点凹陷。他二十六岁,从小饱读诗书,为人精明,攻于心计。别看年纪尚轻,城府却深。也许,这是得自于他父亲的真传,从小耳濡目染,日积月累。还有一点是世人所不知的:这个看似斯文瘦弱的人,却有着极其高深的武功而深藏不露。他八岁的时候,曾被父亲秘密的送到山东蓬莱岛上的天外道长那里学武,精通剑法、暗器和下毒。正因为有这点家底,郑太师才放心地让他来到远离京城的大山之中。

因为他办事干练,处事果断,又有强大的后盾,所以,他到广宁这几年,要风得风,要雨有雨,从来都是顺顺当当。

但是,此刻,他的双眉紧紧的皱在一起,扭成一个疙瘩,在他的生命记录里,今天也许是最黑暗的一天了。从早晨到现在,他一连接到三封由信鸽传来的密报:

第一封上面写着:暗箱露陷,四海石驼必杀,葛已前往。

第二封:葛已遇害,防备对手,石驼必杀。

第三封:暗箱停业灭迹等候。

他再一次将三封密报一一看过,然后,在烛火上点燃,扔进书桌旁边的一个铜盆里。然后,他就靠在椅背上,目光望着装饰豪华,画着五色云彩的屋顶,出神发呆。

坐在一侧的师爷站起来,提起暖壶,给他倒了一杯茶,强作放松地说:“从密报上看,事态似乎很严重,但老爷不必就此焦躁不安,心静则清,心动则神乱。”

师爷已有五十多岁,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说话慢吞吞的,大有泰山崩于前而不乱的架势。

“你倒说的轻松!”郑有承瞪着他,用手指敲着桌面,放轻声音说:“你以为今天广宁发生的杀人案是偶然的吗?对,石驼是必杀。杀一个只会赶赶马车的驼子,就像捏死一只蚂蚁。可是,那一男一女两个杀死葛护院三人的凶手到哪里去了?我知道葛护院是邵庄主手下十大护院之首,他的武功了得,尤其是他的剑术,江湖上有点名声,我和他交手,也没有几成胜算,这样一个高手,怎么就如此莫名其妙的死在这两个人的手里?这两个到底是什么人?他们到广宁来,真正目的是什么?他们现在又在哪里?”

一向沉着冷静的郑有承,此刻如此焦虑,让师爷十分意外。本来他是想,尽量把事态讲得轻一点,让他紧绷了一天的神经可以放松些。可是,他知道,自己再怎么说也无济于事。他是郑太师的忠仆,看着郑有承长大,陪他到蓬莱学武。他更是郑太师的智囊,郑太师困惑的时候,他帮助解开疑团,郑太师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帮助出谋划策。他正在为郑太师的大业而尽心竭力,这制造假钱是实现大业的杀手锏,不允许出现半点差错。正因为这个缘故,郑太师才让他跟随儿子来到广宁,郑有成毕竟年轻,委以如此重任,他有点不放心。有个费树建在,即使发生什么意外,也可以帮助掌控局面。

“老爷所说,句句在理。”师爷缓缓地踱了几步,站定身子,面对郑有承,面色凝重的说:“太师所以要制造假钱,不仅仅是要扰乱朝廷的经济,渐渐的让南汉的钱越来越不值钱,刘晟的国库就会变得空虚。这假钱就像蛀虫一样把树杆挖空。也许,太师就只对你说这些,但是,太师还有更重要的一步棋在后面,你可知道?”

郑有承疑惑地望着他,说:“父亲的确只对我说了这些,他说,只有乱了朝廷的经济,才能让南汉改名换姓,至于还有另一步棋,父亲没有说。”

师爷想了一想,说:“这一步棋,日后也要落到你的肩上,那就是在这大山里,秘密的建立军队,是太师的军队。”

郑有承一听,脸呈吃惊之色,说:“建立军队?打算多少?”

“二十万。”

“二十万!藏在这广宁的大山里?”

“是的。你想,这么大的丛山之中,藏二十万军队,就像广宁城里藏几只蚂蚁。”

“我明白了,”郑有承忽然间心中豁然开朗,脸上也有了笑容,“有二十万军队,才可以对付朝廷,尤其是守卫在边关的九王爷洪炅的军队!父亲真是深谋远虑!”

“老爷心灵聪慧,一点就通,这二十万军队是要吃饭穿衣的,到时不全靠我们这里的钱吗?”

郑有承深深吸了一口气,说:“原来如此!”

“所以,老爷对待此刻发生的异常情况,就越发的要慎重,既不能大意,也不能先自乱了方寸,三名车夫已经不会再开口说话,而要把救石驼杀葛护院的这两个人找出来,无疑是大海捞针。依我想,他们偶尔来到广宁,救下石驼的可能性不大,如在大街上,也许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这是在南街,四海车行的停车场上,他们不租车,去那儿干什么?找石头!为什么找他?明摆着,是要弄清这条运假钱的路线,然后找到源头。”

“现在他们找到了!”

“没有,只是接近。即使他们知道,假钱的源头在广宁,可是铜矿在哪里?制钱的工厂又在哪里?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应对措施。第一,为稳妥起见,必须马上派丁再兴和王四虎通知,停止采矿和制钱。这些工人本来都是被封闭在区域之内,不准踏出警戒线一步,但尽管如此,还得严加看管。老爷要马上写一封密函,交由丁王二人带去。否则,那里的林都统是不会听从的。第二,老爷要迅速将这里的情况密报京城太师,请求解除威胁,最好的方法是让刑部房尚书知晓一些厉害,有所顾忌。”

“师爷高见,如此一来,漏网的这两条鱼,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我此刻就写密函,你去卫队室,把丁王两名亲随叫来,立即出发。”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