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缔宙者

110贫苦人家

  • 作者:小锅花甲
  • 类型:穿越重生
  • 更新时间:2021-09-15 21:51:09
  • 章节字数:6994字

且说苏姓富绅住在“和详客栈”,因受了惊吓又屡戴绿帽,身心并挫,一病不起。

他自忖大限将至,不想客死他乡,叫车夫赶紧将他拉回“浮云岭”附近的老家,不久辞世。

粟蕴与苏姓富绅同车驰离高厦。分别后她单独回到了“济世庵”。

见师父负伤卧床,她问了缘由,才知是自己给师父惹了祸来。

粟蕴心怀愧疚,但不敢说明,只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师父,以获得内心的安宁。

“何苦神姑”见她平日懒懒散散,生活不大着调,却在关健时刻懂得关心体贴。只道是患难见真情,心中颇觉安慰。

没多久,苏姓富绅过世的消息,传入粟蕴耳中,让她伤感了好一阵子。

旧相好没了,韩含又是根病秧,她也不敢真的去找“莫相大师”,只好暂时捺住春心,老老实实的陪着师父诵经练武。

又说韩含早早从“浪荡山”下来,边走边打听,不日来到玉峰山“水云阁”。

一样的远峰,一样的幽涧,一样的云崖,一样的天途。

虽说树更高了,藤更长了,草更盛了,花更繁了,但这只是季节的时装。

而山是大地的骨骼,水是泥土的血脉。

“玉峰山”的地形没变,“水云阁”的环境没变,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没变,寄托在这里的情怀没变。

可事过境迁,物是人非,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却看不到熟悉的身影,听不到熟悉的声音,施西和韩羞到底在哪啊?

韩含漫无目的的四处寻找,渴望能发现她们的踪迹,不知不觉地,他走进了“笨谷”。

远远望见连接玉峰悬崖壁洞的天梯,韩含明白,霍飘已把玉峰中的石窟建成据点了。

现在他体内没有了“春果”之毒,头脑当然清醒。

他心里清楚,霍飘是要让他骨肉分离,以此报杀兄之仇。

霍飘肯定不会放过他们一家三口,这一点韩含心里有底。她的能力和心机,他心里也有底。

估计硬闯玉峰山石窟,肯定找不到便宜。韩含决定暂时隐蔽起来,等天夜再摸进去。探明究竟,再作计较。

时值季春,花繁叶茂,韩含猫腰钻进了一片人高的柔草之中。

他就地躺下,等待时机,时间一长,便睡着了。

却说这“笨谷”之所以称作“笨谷”,是因为谷中生长着一种鲜为人知的毒草,名曰“抑知草”。

所谓“抑知”,乃“抑智”之意,即是说这种草里的毒素,会使人丧失智慧。

致于是碰不得还是闻不得或是吃不得,没人晓得。

据传此草形状普通,但百年始开一次花。其花如白雪,即开即谢,有如昙花一现。

人一倒霉,喝开水都会塞牙。韩含躺草中一直睡到傍晚。

迷迷糊糊醒来时,天都快黑了,可他身边却是雪花朵朵,一片银白。

都快入夏了,怎么可能下雪呢?真的好神奇啊!

他伸手一摸,清清凉凉的,就想起初来“玉峰山”时,于第一个冬天里跟施西在“水云阁”门口打雪仗的情景。

他陶醉在美好的回忆中,不知不觉就将手上的“雪”塞进了嘴。顿觉入口即化,清凉无比。

本来就渴的他忍不住又去抓,却已雪化无痕。

不用说,韩含吃到的“雪”,正是“抑知草”开的花。

百年一度,凑巧被他遇上,运气就这么背!

韩含再次从草丛中站起来时,已是神情呆滞,两眼无神。他完全忘掉了进石窟找人的事,也没了方向感。

他毫无意识地走出草丛,走出“笨谷”,走出“玉峰山”。

结果走了一整夜,次日早晨,他走进了与南丘“信良郡”毗邻的、“无名山”下的“无名街”。

这里是“无名府”的管辖区域,属乌斯的边疆。

“无名街”听起来好大气,实则是“无名山”下一乡村自由交易市场。场地范围比较大,地面却高低不平。

除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被固定为交易日外,其他规矩基本没有。

没有铺面,也没有划分摊位。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先来的先占位。货品种类不论,多少不限,没货不得占地盘。无论晴雨,雨具自备,交易日不存在休市。

猪牛驴马等大型牲口类,亦于同期上市。但与普通货物分开了场地。

初一那日,天色阴沉,细雨绵绵。

路上泥泞不堪,坑坑洼洼,十分湿滑。

因误食“抑知草”而丧失了心智的韩含,懵懵懂懂来到了无名街。

他全身早已湿透,却似浑然不觉。

在他前面,一枯瘦老头儿,正用“鸡公车”推着一车篓煤炭。

一老大娘用绳子在前面使劲拉,老头则拼命推,可车轮陷入泥巴里,无论他俩怎么卖力,都没能前进一丝半点,反而越陷越深。

两侧的人来来往往,只顾忙自己的事,根本没谁搭手帮一把。

两老人也是全身湿透,汗和雨混在一起,顺着脸颊汇聚到下巴尖上一滴滴往下掉。可他俩明知动不了,都一直没放弃。

韩含看了很久,似手悟出点什么来。他拍了拍老头的肩膀,不加称呼地傻笑道:“我来。”

老头看他身强体壮的,估计能行,便放下车,将车扁担交给他。还提前说了声谢谢。

哪知韩含根本没接他的扁担,上前一步,两手分开,由外内扣把稳车轼,稍一用力,竟连车带炭掇了起来。

这车炭本来超五百斤,被雨浇湿以后,差不多六百斤重了。可在韩含手上,貌似一车棉花。

老头一下子惊呆了,杵在原地不知所措。

还是大娘清醒,只怔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牵着绳子招手道:“来来来,这里这里。”

韩含就一直跟着她走。

大娘选了个不错的位置叫他放下,随即从挂在车头的布袋里,拿出来一只大凉薯,撕了皮递给韩含道:“后生仔,你辛苦啦!快拿着吃。”

从林秀那里吃下的半粒“营养胶囊”,经过不止十五年的时间,营养成分已经释放完了。现由“玉峰山”来到“无名山”、整整走了一个通宵的韩含,眼下正饿着。他毫不客气,接过大娘递来的满是黑色手指印的凉薯,没做多少口就下了肚。

大娘开心地看着他笑,他就跟着笑,但不知自己笑什么。

因为韩含不可思议的表现,很快有好几个人争着跟大娘买炭。除一个穿着蓑衣的,另外几个都戴斗笠。

大娘一时犯难,不知卖给谁好,问老头怎么办?

老头说谁给的钱少便卖给谁。

戴斗笠的都懵逼了。就穿蓑衣的聪明,知道老头说的是反话,就说他一分钱都不给,这炭他要定了。但他接下来道:“不过我得请你儿子帮忙,把炭送到我家里去,我愿给三两银子的辛苦费。”

“我儿子?呵呵!”老头知道他误会了,也不说破,笑问道:“你家多远?”

“离此五里地,不需走山路。”买主答道。

这车炭值一两,运费值五文,他出三两银,是超高价钱了。但韩含并不是自己的儿子,老头当然不敢答应,就望着韩含,看他是什么态度。

可韩含木头木脑的,像是没听到他们的对话。

买炭的盯着韩含看了一会,似乎发现了问题,转身去买了两张大饼过来,递给韩含道:“后生仔,这饼给你,你就像刚才那样,搬这车炭跟我走。”

韩含也不吭声,接过大饼就卷在一起吃。

买炭的也不催他,笑对老头道:“饼钱算你的,等会扣。”说完便平静地在一旁待着,貌似一点也不担心韩含会吃了东西不干活。

韩含吃完后,抹了把嘴,就去搬起车来,由买炭的在前面领着走。

货送到后,买主并没有扣饼钱,直接给了老头五两银子,笑道:“老伯,敝人石独奇。我今天花钱不是要买炭,是想开眼界的。你儿子本事大,最好找个郎中给他看看。”

买主说完,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老头见买主石独奇家境不错,便接受了他的好意。也明白他是说韩含脑子不好使。想到买主开始的误会和刚才的建议,老头在大娘的支持下,将韩含带回了家。

老头姓段名落,家住无名山下“无名村”。说是老头,其实他并不算老,也就五十多岁年纪。因是草野匹夫,农事繁杂,风吹日晒,早出晚归,生活条件又差,以致瘦骨嶙峋,弯腰驼背,看上去特显老。

大娘叫柳云玲,还不到五十,样范儿也不错。但未事打扮,衣着朴素,饱经风霜,皮肤粗糙。看上去要大出实际年龄好多岁。

夫妻俩是地道农民,以栽禾种菜为生。偶尔会进“无名山”挖些炭烧。烧不完的推到集市上,卖点活钱以补贴家用。

两口子膝下无儿,只生得一女,取名段平平,今年十八虚岁,长得十分标致。却美中不足,竟是个哑巴。

家庭缺少男丁,生产自然搞不上去,生活条件一直不好,经济拮据。

韩含的出现,竟让他家一时间挣得许多银子。

段落不胜欣喜,吩咐老伴办了一桌好菜。

四个人刚凑齐一桌,吃得津津有味。可饭桌上柳大娘问到韩含的名字,他居然不知。

这沟通都成障碍,该留他还是让他走呢?柳大娘伤起了脑筋。

段落见老婆犯愁,把她拉到房中,问明原因后,给她出了一个主意。

柳大娘听得连连点头,竖起大拇指,直夸老公高明。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