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宣王挽周

27麦可食乎

  • 作者:怀庆有山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5-03 09:05:03
  • 章节字数:9584字

“是你舅舅,还是你母后唤你回来了?”

或许是身体太过虚弱,精神有些不济,或许是对于这个年仅5岁还没有威胁的儿子,没有多大的忌惮。为此,当姬静进殿后刚行完礼,周厉王就直接点破了一切。

“我去,这位不按套路出牌呀!“

姬静身子一颤,心里有些发虚。

心中忍不住吐槽:父王,您这样很作很容易没朋友的,您知道吗?

面对周厉王明显因为压力太大而显得疑神疑鬼的目光。寂静想都没想,当场就很诚实的说道:“启禀父王,是舅父通知儿臣,让儿臣回来给父王献礼的。”

姬静之所以这么坦诚,其实也是没办法,因为就以他舅父手下的3000虎贲军的尿性,估摸着事后自己父王随便一查,什么事情就都查能查个清楚,既然如此还不如乖乖承认,免得让天子生疑。

没错,虎贲军,那是什么?那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漏斗,根本就别指望能瞒住什么消息!

自古以来,如果说哪里的探子最多,保密性最差的话,那么就莫过于王宫之中了。

没办法,无论在什么时代,信息都是宝贵的一手材料,小则关乎到能否发财致富,大则可以关乎到家族存亡。所以地位越高,存在时间越长的大家族,就越重视对信息的收集。

其中尤其是在王宫中,更是各方势力探着的密集火力点。

所以,王宫明明按来说应该是君王控制能力最强的,但是如果翻翻史书的话,你有时候会惊讶的发现,但凡是想要君王想要在王宫里搞事情的,往往结果都很惨。

春秋晋灵公想要在王宫里埋伏了甲士杀赵盾,结果王宫中竟然有甲士反水!让赵盾逃出生天!最后灵公反倒是被赵盾的兄弟赵穿在宫外一剑封喉。

后来,晚唐的唐文宗想要在皇宫里诱杀大太监仇士良,结果反而被仇士良来了一波反杀,自己由一个空头皇帝直接降级为了囚犯,史称甘露之变。

哪怕强悍如秦始皇,也很难在皇宫中保住秘密,比如说有一次秦始皇看到李斯的车马人数太多心里不快,然后第2天李斯就得知了消息。……

庞大的后宫中,天子自称孤寡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天子都不知道那些对自己恭敬,可以被自己随意打杀的宫人中,到底有多少个是别人的眼线。

或许是周天子都想的比较开明,认为反正堵不住,倒不如干脆把事情都弄到明面上。这样子反而不会有哪个大臣敢做的太过分。

由此生于各方贵族子弟组成的虎贲军,除了负责守护天子之外,同时也算是天子与贵族群体的一个信息交汇点。

虎贲军的这种漏斗虽然多少让周天子感到有些难受,却也是天子与卿大夫相互取信以及天子制约卿大夫们的重要手段。

可天子通过将自己的生命交到这些卿大夫的手上,换得这些卿大夫们不会对自己完全失去信任。而卿大夫们这种变相将自己的子弟送入王宫做人质的办法,也使得天子多少能够对大夫们有些约束。(只要周天子不一次性将大部分的卿大夫得罪光,解决掉一两个犯事的虎贲还是没问题的)。

此外这些由卿大夫子弟,所挑选出来的虎贲军虽然都位于大夫这个贵族集团,但是贵族集团作为一个庞大的阶层,也不是一团和气的。允许卿大夫们各自将自己的子弟放到自己的身边,也是一种制衡的手段,借助这些卿大夫之间的矛盾相互牵制。

倘若有卿大夫想要对天子不利的话,那么他的对手就可以向天子通过自家虎贲示警。(想想这样其实也不错,王宫中的大多信息公开透明,总比被外人一手包天要稍微好点,至少不会像秦始皇、齐桓公一般,由于信息被人封锁,结果死了好多天都没人管收尸。)

而天子若是觉得有需要,也可以通过接近、扶持某个家族的虎贲子弟,来拉拢一些支持者。

可以说,只要朝堂上,不出现一个强大到可以让所有卿大夫们臣服的力量,那么虎贲的存在就保证了天子与卿大夫的平衡与基本信任。

……

“你舅舅这个虎贲将军,倒也还算上心。

好了,起来吧,来,静儿,过来让父王看看最近日子瘦了没有。”

听的姬静这诚实的回答后,心情似乎有所好转的厉王,转眼之间便由之前的审问模式迅速变成了慈父模式,很是和煦的笑着招手,让下面的姬静来自己身旁。

姬静自然不会错过良机,一路小跑到了厉王的身旁,满脸堆笑,厉王难得的像个父亲一般,摸着姬静的小脑袋,眼神中充满慈爱的打量着姬静。

“不错,看起来虽然瘦了黑了些,但也结实了不少。

对了,封地中的夏收可忙完了?”

“禀父王,儿臣得知父王有恙后便赶忙回来了,封地中的事宜,现在正由太傅处置,儿臣……”姬静就如同一个没写完作业,结果被家长检查的孩子一般,有些不好意思的扭捏道。

好了,放心,你父王没事,这次你舅父做的不错,寡人也不会责怪他,毕竟让他掌管虎贲军就是为了给你保驾护航的,他若连这都做不到,哼,那就真不用做了。

只是,凡事善始易善终难,你之前既然承接了封地夏收之事,就应当完成王命。

明白了吗?”

厉王似是宽慰,又似教诲。

姬静连连称:“诺,

放心,父王,等会我去看看母后,向母后报个平安,便返回封地。”

“嗯”。

厉王随意的应了一声,便有些疲惫的闭上了双眼,今天的事已经太耗费心神了,这位天子已经有些懒得不想说话。

不过还没等厉王挥手,让姬静下去,姬静却一个转身到了厉王的身后,用自己的小手给厉王按摩和捶背。

对于自己儿子这孝顺的举动,厉王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安静地享受着这位小太子的孝心。

接下来,两父子则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聊着聊着自然而然的,就聊到了有关粮食的问题。

:太子,今年封地的收成如何?”

“启禀父王,靠着泾水西边的土地,颇为肥沃,若是精心耕种,可两年三熟,平均每亩王田可得粮近四石。”

”你说什么?两年三收,每亩4石,你那里种的是什么?”

周厉王猛然睁开了双眼,如同受惊的雄狮一般,一把扭过头来就将姬静拽到了自己面前。

虽说厉王的这个反应在姬静的意料之内,可是他的身子骨到底太小了,被这么猛然一拽,胳膊都有点发疼,让他怀疑是不是脱了臼,疼得龇牙咧嘴。

厉王似乎是看到姬静那块扭到一块的小脸,知道自己下手重了,赶忙放手,但是眼神中的眼光却更为炽热,急促的催促道:“快说你的封地里种的到底是什么?”

“启禀父王,儿子让人种的是麦子。”

姬静话音刚落,周厉王的脸色立刻变成了铁青,紧接着就是愤怒的斥责:“荒唐”!

周厉王大手猛拍着面前的案板,就如同一位吝啬的老财主对着败家的儿子,大怒道:“麦乃粗砺恶谷,莫说国人不食,便是牲畜也不喜食。

唯有野人和奴隶,方才以此充饥!

汝岂可如此!太傅呢?他是干什么的?难道就没有劝诫于你!?”

--…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厉王的愤怒明显也让姬静有些吃不消。

其实若非此时,殿中的宫女和世人都因之前厉王与召公的谈话而被赶了出去,只剩下了父子两人的话,估摸着其实厉王还不会如此失控。(公众面前嘛,贵族总是要讲个排场的,正如那位经典反派所言,男人什么都可以输,就是不能够输掉风度。)

在一顿狂风暴雨般的怒骂后,寂静有些心虚的望着自己面前已经气喘如牛的老父亲。

对于周厉王之所以会有这么对自己种麦的有这么大的反应,姬静心理,其实也有准备,因为麦子放到后来那是北方的主食。

但请注意,麦子成为北方主食石的前提,是北方人将麦子磨成了面粉,而后是以面粉为主食。

麦子作为主食进入中国先民生活中的历史很早,并且早在春秋时,中国先人就已经培育出了不同季节可收割的麦子。

《诗经》中称:“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提示我们“麦”在秋天收割;

《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夏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这是西历五月间的事情;

《孟子·告子章句上》云:“今夫麰麦,播种而耘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時,皆熟矣”,明言收割在夏至之时。

当时麦子的应该是可以一年两收,而且一季应该能收获两石左右。

反观粟(小米),一亩地却只能收一石半,而且一年只能收一回,产量上明显不如麦子。

《汉书?食货志》: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

但是汉朝以前却都是以粟,豆为主,麦子穷人都不爱吃,其中豆子是喂牲口的主粮,而麦子连喂牲口的粮食都不如!

为什么呢?

原因也简单:难吃。

麦子磨成的面粉确实好吃,但是没有经过磨盘加工的麦子,那就真是一言难尽了。

吃起来磨牙,皮太厚了,如果说道着的外壳就像苹果皮,那么麦子的外壳基本就等于核桃了都。

吃下之后,还容易发胀,感觉肚子很饱,但难受的很,颇有吃观音土那一种吐不出来,拉不下去的感觉。

就凭这两点,就足以让高产的麦子成为只有快饿死的人,才会用来勉强维持生命的砖头面包。

连国府征税粮,都不会收,这种玩意儿!

(西周天子征税,征的是劳力税,让国人野人和奴隶帮他们在属于天子王田里干活,以王田中的粮食作为一井内百姓的税收。

《国语·郑语》也说:“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即周王对百姓征收“什一”之税。

《孟子·滕文公上》中则描述了井田制下“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的划分方法,“公事毕,然后敢治私田”的耕作秩序以及“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的田赋原则。)

为此,当周厉王得知自己的儿子,竟然在封地上种上了这么个玩意儿后,暴跳如雷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面对着自己这位暴躁的老父亲,姬静自然不敢硬挺,先是默默的挨了一顿训。反正在这几年的相处中,他也清楚这位背后是传的神乎其神,暴虐到底的暴君,实际上还真不是个好杀之人,至少几乎没有杀过贵族。

“说吧,是谁给你出的主意?”在一番怒骂后,周厉王面露杀机的对着姬静问了一句。

在之前的发泄后,被自己儿子气糊涂的厉王,终于回过味来了:“不对呀,自己的太子不过5岁,他懂个什么?若是没人在背后引喺,岂会干出这种糊涂事来?”

想到这些,厉王的杀气值当场爆满,不禁联想到了之前,借着国难大发战争财掏空了国库的那群蛀虫们。

怎么?难道,他们把孤的国库掏空了还不够,还想再把手伸到太子那里?

如果真是如此,哪怕是翻脸,孤也说不得要杀一儆百了。“

西周的天子,确实要比后来的皇帝更加受制,但也不代表他们就真的没有动武的能力。

当年周共王和密康公两人去视察民情,结果,路上发现了三名美女。

男人嘛,尤其是在那个万恶的封建时代中,地位高的男人,碰上这种事,那就毫无意外的推倒便是。反正又没有人管。

只是,毕竟周天子是出来巡查民情的,要是顺道收了三个美女,这个好做不好听不是?(您这位天子,到底是来体察民间疾苦的,还是来民间猎美寻花的?)

周天子到底还算要点脸,所以就让密康公先把这三个美女带走,等到大家各自忙完公务,打道回府再二一添作五也不迟。

结果康公这位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是真被精虫上了脑,还是脑子被门挤,竟然将三个美女全留下了,连口汤都没给周共王留!

结果,愤怒的周共王就发兵把密康公给干掉了。

姬静不知道,现在他的这位父王竟然能想到这么远,想得这么深。甚至已经在考虑要不要效仿周共王,准备来一波翻脸了。

只是周厉王的腾腾杀气,已经让姬静有些不寒而栗了。前面已经说过了,大周的天子不说是名将吧,但也好歹都是能拿刀砍人的主,没有后世宋徽宗那种废物。

为此,姬静,只得赶忙举起小手,在已经神游沙场的厉眼前招了招,小脸有些发白的低声道:“父王,儿臣没有受人蛊惑,之所以种麦子,是因为儿臣发现麦粉,好吃又管饱。”

“麦粉?好吃?”

周厉王有些无语的抚着额头,看着自己面前的小儿子……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