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宣王挽周

54路上见闻二

  • 作者:怀庆有山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5-03 09:05:39
  • 章节字数:6474字

傍晚,六百虎贲卫,在方叔的指挥下,在田野上找了一片较高的所在,以车为城,安营扎寨。

而太傅、太史和姬静,则乘着马车,在数十位虎贲卫的保护下,在一位国人的指引下,来到了距离军营约莫十来里的小邑中借宿。

之前,眼见天色将晚,南仲特意派出斥候前去打探,看看附近可有什么落脚的地方。顺道带回来了一位在周道旁的井田处正在督耕的国人,得知有一座小邑。在按惯到派了十数命甲士前去探查,与邑大夫交流了一番,确认没有危险后方才回来禀告,请太子太傅与太史入邑休息。

(姬静其实倒无所谓在野外扎营,只是不符合规矩,况且秋天露重,老太史这把身子骨也实在不敢托大)。

而被南仲斥候请来的中年国人倒也算见过世面,(基本上国人成年后都会打仗,必要的眼力劲还是有的),看着面前数百个披甲之士,又看了看代表着王族的火凤旗,心知这是何方神圣的他,便在惶恐而又真挚的眼神中向姬白介绍:

“告君子,往南去不到十里,便是小人所在的南乔邑,可供君子暂歇。”

〝如此,便前方带路吧。”

姬白很是随意的吩咐,这也算是老规矩了,行军时,若是碰上城邑村落,大军扎在城外,以防扰民。

姬白统帅十辆戎车,护卫着太子太傅以及太史,南仲则留在了军营之中。

在路上姬静望着如同后世切割机切出来的土地,心中不由的大为感慨。

“相传大禹治井田,此后夏商西周皆奉为圭皋,当真不是没有道理呀?“

穿过井田中的阡陌,从后世小农村而来的姬静,不得不对井田这完美的农田模式大加赞叹!

与后长一家只有几亩地,土地凌乱不堪,如同鱼鳞一般的农田相比。

西周的井田确实反映出了周人对于秩序的重视。

一里见方的田地上,按“井”字将土地平均分成九份。周围八分为各家私田,中间一份为公田。先秦时期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一里有九夫,那就是九百亩地。据汉书记载,九百亩地里,私田占八百亩,公田占八十亩,其余二十亩为“庐舍”,也就是住的地方。

日已近夕阳了,田野中已经没了什么人,除了少数穿着还较为体面的国人站在路边,遥遥向姬静所在的马车行礼外。

其余人,或者说类人型者则被早早的赶是尽了几乎就是用木板和茅草糊起来的庐舍中,目光麻木,衣衫褴褛的野人和奴隶,在姬静一行人马车路过的时,大多数人都只敢躲在那破矮的屋中,如同地底的老鼠一般,通过一条条缝隙好奇而又害怕的望着这些外来者。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他们所在的井田。

井田更是拥有着在这个时代,绝对称得上是完善的农田灌溉设备。

井田的田与田、里与里、成与成、同与同之间,分别有大小不同的灌溉渠道,叫遂、沟、洫、浍,景天与景甜之间彼此相同,联通水源;与渠道平行,还有纵横的通行道,叫径、畛、途、道。各种渠道的大小、深浅和通道的宽窄,都有一定的规格。

“难怪,井田能够撑起周人这两这数百年的天下,关中八水,五水在南,只要八水不枯,不需人力,井田内的沟渠,便可源源不断的保证农田用水灌溉。

在水车.翻桶还没有诞生之前,井田模式除了对地理环境要求有点偏高之外,着实是完美的农业体系了。虽说之前在渭北他也见过井田,但前面也说过了,关中之水多在渭南,而渭北之地的井田,实在有些粗制滥造的嫌疑。

周人不愧是种地的行家”。

姬静心中暗暗称赞,但随后又忍不住犯愁:

“只是到底要求太高了”。

井田对地势要求极高,基本只有在类似于关中渭水盆地,以及洛阳盆地这种4周高中间低,水源充足的平原才可推行,而一旦地势稍微复杂,地表地形较为破碎之地,比如说丘陵山地,又或者是如现在的渭北,可用的水流不多,基本就算凉凉了。

当周人在关中人口,连奴隶在内,不过五十万时,以关中这片肥沃的白菜心,推行井田之制,种栗米,再补种点麦子,确实可以养活。

但是伴随着人口增长,仅靠的那点白菜心已经无法养活大多数人后,之前被嫌弃的白菜帮子,地形较为破碎的边缘之地便会被开发,而在这些破碎的地方,井田制自然也无法再推行下去。

这其中固然有铁器的出现,使得周人对于土地开发能力大大提高,但是终究,到底还是人口与土地之间的长久矛盾。

《周礼·地官·小司徒》载:“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关中除了少数的大城外,大多数的城邑,基本都是这么个模型。

南乔邑由于靠近关中腹心,所以开发较早,(缺乏开拓空间),井田制的规格也相对较为严整。是一座拥有四方井田的小邑,四井也就代表3600亩土地。(当然肯定还有一些不在官方账面上的土地,这个就暂时不记了。)

以一亩地1.5石小米的话,那么一年可以生产48,00石粮食左右。

若是种麦,一亩至少两石,且可以两年三熟,那么一年就可以足足生产上万石粮食,再加上面粉在含淀粉方面要超过小米!

后世董仲舒为什么会将提倡种麦子,作为可以与天人感应、独尊儒术、并列视为兴国大策?其原因便在于此了。

无论在哪个朝代什么世代,只要人类还没有开启修仙文明,那么粮食就永远是所有国家的命脉所在。(想当年那个与美国并争天下,将德国小胡子送上绞刑架,可以在两个星期内,就让红色钢铁洪流碾压欧洲的红色帝国,不就被粮食问题搞得欲仙欲死,甚至还有了以种玉米而被人调侃为苏穗宗的赫鲁晓夫。)

能够让粮食产量增加一倍,这是多么伟大的成就!绝对能够极大的延缓西周的内部矛盾,至少能让西周的国家元气得以恢复。

但可惜,唉。

想到这些姬静就满是苦涩,根本没人在乎他这位小太子搞出的面粉。

“说到底还是自己手中无权。”

姬静在脑中百转千回。

穿过井田中的阡陌,距城邑还有三五里处,城中大夫收到了消息后,赶忙带人携十牢,出城前来迎接了。

〝臣乔尃参见太子”。

那是一个身材看上去颇有几分赳赳武夫的强壮,却又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气质的中年贵族。

姬静由于年龄太小,而太傅和太史二人又赶路赶得乏了,所以便由姬白代着姬静回礼,而后便在这位乔大夫的指引下,入了城邑之中。

至于十牢献礼,除了留下二牢外,其余的则被姬白命人赶到了大营中,供大军享用。

牢,古代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牲畜。牛羊豕各一曰太牢,羊豕各一曰少牢。

入了城后,十三位城邑中的族长,代表邑中国人,携礼前来拜见太子等人。

姬静虽然有些疲惫,但仍然还是强打的精神,一一接见。

西周是一个宗法制的王朝,家国一体色彩极为浓重,浓重到了包括西周的地方基层治理体系,也被宗法制所牢牢掌控。

天子的庶子为诸侯,诸侯的庶子为大夫,大夫的庶子为士,那么士的庶子又是什么呢?

答案:是国人。

狭义上的国人,指住在都城中,有权对国家方针提出意见的公民。

即《周礼·地官·泉府》:“国人郊人从其有司。”贾公彦疏:“国人者,谓住在国城之内,即六乡之民也。”

这些国人可比后世的平头百姓强多了,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卿相,也必须要对于国人保持足够的尊重,尤其是在发生权位斗争时,贵族们都必须要想尽办法得到国人的支持

如《左传·成公十三年》:

“郑公子班自訾求入于大宫,不能,杀子印、子羽。反军于市。

己巳,子驷帅国人盟于大宫,遂从而尽焚之,杀子如、孙叔、孙知。”

而后来能够成功由一个外来户,取代姜齐的田氏一族,靠的也是大斗借,小斗收等一系列收买国人的举措,使得在内战时,田氏一族得到了国人的支持,最终成为了赢家。

不过,考虑到这年头农业的重要以及城市的规模过小,所以,大多数国人都还是住在乡村之中,聚族而居。

只有族中那些有话语权的代表,才可以住到城中,代表宗族参与国家政事。

但即使如此,这些留守乡村中的国人长老也仍然不可小觑。

照例的酒席宴请之后,乔尃等人道也识趣,并未多加打扰。

姬静等人也在用过晚饭后早早休息,一夜无事。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