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宣王挽周

50由此而始

  • 作者:怀庆有山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5-03 09:05:38
  • 章节字数:8326字

夜晚,灯光下只剩下了共和和姬静后,共和老脸上再也没了白口的风轻云淡,而只有满满的忧郁,苦口婆心的劝道:

“太子,您可真打定主意了吗?其实,如果是您不愿的话,老臣可以…”

姬静举起了小手,摇头打断,稚嫩而坚定的双眼望着灯烛缓缓道:

“太傅,我知您不愿让我冒险,只是身为人子,哪能违抗父命,况且,您也说了骊戎事关重大,我为太子,岂可袖手旁观。”

“可是,您太小了,那些戎人或许不会丧心病狂,可是别人就未必了呀!”

共和语气中略带急促的继续劝说。

真正能要人命的,往往不是明面上的敌人,而是隐藏于身后的自己人。

无赵高、胡亥屠尽皇族、功臣之举,以蒙恬扶苏之能,未必不能挽救强秦。

非袁绍强引董卓入京,引得中枢大乱,东汉何至于一朝土崩。

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打破的,这是无数人留下的血训。(可惜似乎从来没人能够改正,比如被蒋介石空投功德林入学通知书的诸位国民党高官大佬。)

共和深知此行的危险,之前人前的镇定自若只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而现在的共和,则将自己的忧虑完完全全的暴露了出来。

他希望这位太子,能够安稳的长大成年后,再如同一位天子一般处理朝政,而不是在自己还是一头幼虎之时,便欲虎啸山林。

那样做的风险太高了,因为现在的姬静力量实在太过弱小,潜伏于渊,才是他最该做的事情。

潜龙勿用!

姬静自然明白这些,但问题是熟悉历史的他,却深知这一次在打击了关中王畿内诸侯之后,接下来,自己的那位父亲,就该顺着历史的轨迹进行专利暴政,而后就是国人暴动了。

至于自己想出来的面粉、磨盘,已经无人问津了。

从一开始起,自己那位父亲不过就是把它当成了一个让诸侯们更加放松警惕的掩饰,而大多数国人贵族们在经过了厉王的突击后,也把此当做了天子、太子联手起来演的一出大戏罢了,再也没人把它们当回事。

缺乏刀剑保护的真理,在面对全力的摧残时,实在太过脆弱了。

没有权力的保护,哪怕日心说是对的,可是伽利略也终究只能向强权低头,而不肯屈服的布鲁诺则直接被送上了火刑架。

这种悲剧在历史上已经发生了无数回。

正义,有的时候来得确实太迟了些,迟到提出正义的人,可能连骨灰渣都已经不存在了。

想到这些,姬静不免有些伤怀。

能够极大增加粮食产量,缓解社会矛盾的发明,结果却被政治人物当成了兜心斗角的手段。

果然,当真是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行也没用,手上无权,做的再对也没用。

所以,姬静现在很渴望权力,而全力除了来源于血统礼法之外,更来源于能力。否则也就不会有功高盖主一说了。

“况且,自己现在应该还有三年时间了,必须要做些准备了。骊戎,便是自己千里之行的开始。”

最终,在一番恳切的谈话后,姬静仍然坚持接受了自己父亲的诏书,并且故作乐观的安慰共和:

“骊戎不仅与王族渊源颇深,还与我母后、申国也是血亲之邦,此行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

至于其他,有您和太史照料,又有虎贲军的保护,小心一些不会有事的。

再者,我为太子,哪能稍有风险,便退缩不前的道理,如此,如何对得起披荆斩棘的历代先祖!”

眼看姬静都已经把王族先烈搬出来了,共和也已无话可说了,默然一声后,行礼告别。

次日,天子召开大朝会,商议诸侯之事。

早有准备的周厉王先拿出了韩侯的一份自请书,大致内容是:

燕国久居幽州之地,受困于山戎北胡,兼之孤竹等商朝余孽仍兴风作浪,燕国孤木难支。

本侯与燕国同为王族子弟,常思先祖功业,自请迁国于幽州,为我大周扫清不臣…”

话语落地,众人皆一片哗然,但看着那份确确实实是由韩侯手书的盟约,纵然心有疑惑,(好好的关中王畿不呆,谁愿意跑到荒凉的幽州开荒啊?)

毫无疑问,天子一定是用了某些手段,但这些人也没办法公然质询,尤其是在五官都纷纷对此表示了认同之后。

实际上五官虽然收了不少诸侯的礼,但是自从天子对这些诸侯动手后,他们可以从中转还减轻天子对这些诸侯的惩罚,但是在天子下了决定后,除非会引得天下大乱或者是损害到自己的利益,否则,他们就必须要站在天子一旁了。

周公与召公他们的家族根本不可能对抗天子,这就相当于水里的鱼要要对抗河水一般可笑。

毛公则亲自参与了擒拿诸侯的计划当中,下不了船了。

至于司寇、司空,不好意思,在五官中这两位排名靠后,前者根本就无法对于有关贵族的惩治发表意见,而后者主打工程建设,也没什么发言权。

不过,好在周厉王之后又安慰道:

“幽地贫寒,蛮夷力胜,韩侯忠烈,寡人自然不能让韩国社稷有难。

寡人不仅会命燕国帮助韩国重立城邑社稷,还会允韩候择一子仍食邑于韩城,以存社稷。

在韩国尚未于幽地宗庙完备时,韩侯家人皆可留于关中,待遇不变。”

(有关韩国迁国,这个是从诗经那里得到的灵感,大家不要太介意: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

“貊”即秽貊,认为当时西周王朝的策略是用燕国去控制原殷商故地(辽西)的各个方国(这个说法也是以商朝的东北起源说为基础),而建立韩国则是用来控制其他部族,燕韩两国互相扶持,并且有说法称韩国后来是被箕子朝鲜吞并。)

明白了,这一下大家都明白了,厉王与韩侯做了一个交易,允许韩侯带着那些忠于自己的势力离开关中,去远离关中的幽州再行发展,无论是死是活,反正别在关中找麻烦就行了。

而为了消除韩侯的后顾之忧,(鬼知道自己去幽州开荒,能落个什么下场?自己死了不要紧,祖宗社稷,儿孙家人总得有个着落吧)。

所以厉王又允许韩侯的家人,仍然可以在关中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当然同时也算是厉王对韩侯的一个牵制(人质)。

这是一个几乎完美的处理方法,完美到朝中的大臣都觉得挺好,无懈可击。

毕竟,这可是韩侯自请镇边,一个诸侯要为国戍边,你有意见?

接下来有了这个良好的开头后,朝中大臣对其他诸侯的下场也都大致摸清楚了。

杀是不能杀的,留是不能留的,那就通通迁出去拉倒。有能耐的在外头折腾,别在关中闹事,没能耐的死外头,关中也清静。

樊国改封到太行之南,黄河之北的阳邑(今河南省济源市一带),故后世曰“阳樊“。

……

一封封由诸侯亲自书写的自请迁国书,出现在了贵族们面前,被周厉王略带喜色的念出来。

而贵族们的脸色只有最开始的无所谓,变得越来越难看,包括之前对天子表示的支持的五官亦是如此。

他们理解天子加一些刺头赶出关中的做法,但是没有想到是天子做的这么绝,竟然要将十几位诸侯一同踢出去,过犹不及呀!

在听到第6封后,周公终于忍不住了,颤巍巍的举起手中的玉笏,略带悲愤:

“天子,难道要将王畿诸侯,悉数赶走不成?

诸侯纵然有错,然也不当全部受此重责呀!

若是今日天子尽去诸侯!日后关中有难,谁来勤王护驾呀?”

接着司徒召公也顾不得天子有些难看的脸色,上前劝道:“

天子,如此大规模的迁国,不说要耗费多少粮食,单是这些诸侯要从关中离去,会带走多少人口,便是问题。

(毕竟,总不可能让诸侯孤身一人去那从四夷刀下抢地盘吧,那就是赤裸裸的坑人了。)

若是如此迁国, 只怕关中王畿必然空虚,还望天子三思。”

确实,在先秦这个地广人稀的年头,关中能够长期保持对其他地区诸侯的,靠的就是充足的人口,这么大规模的人口流失,对于关中所造成的伤害不言而喻。”

甚至连毛公都有一些坐不住了,哪怕这些诸侯在心中估摸着都会记上毛公一笔黑掌,可是身为大周司马,必须要对打周社稷安危负责的他,却不得不也站出来反对:

“天子,十几位王畿内诸侯若是悉数迁走,王畿空虚,老臣恐怕关中内部的戎人就要蠢蠢欲动了,还望天子三思。”

周人或许不懂主体民族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但是却也明白到底还是自己人靠得住。

对此,后来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他们在对边疆新征服地区加强控制时,都有极为重要的一条:移民,把汉人移过去。

没有自己人的土地,那怎么能算自己的地盘呢?

接下来其余贵族也是纷纷应和。

但可惜的是,这一侧周厉王固执己见,而且由于已经拿到了所有诸侯的盟诺书,这使周厉王控制了道德的制高点,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所谓的道德制高点,估摸着也见不得人。

但确实给了周厉王法理上的支持。

接下来君臣之间又是你争我吵。

最终,这场朝堂辩论,看似周厉王靠着自己的权威强行压过了所有人,但是毛公、周公这些人却隐约地感觉到了,不祥的氛围开始真正的笼罩在了王宫之上。

大乱的序幕即将开始。

……

“太急了,这些诸侯确实是大周的毒瘤,却也同样是大周这所老房子的支柱,如此剧烈的动荡,难怪三年后竟然一诸侯愿意勤王啊”。

姬静在得知了朝堂辩论的消息后,心中颇为忧虑。

改革改变确实都要得罪利益既得者,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此一刀切,反效果太大了,大到哪怕周厉王,拥有着近200年来礼法加持下天子的无上权威,也难以抵挡。

赫赫赵武灵王,以一举之力,胡服骑射,率领赵军称雄河套,扬威大漠,将本来四处受困的赵国打造成了堪与秦国相抗衡的战国双雄,那是何等英雄!

可最后,不也因为改革,而被贵族们集体抛弃,最终在沙丘之中受困三月,偌大赵国竟无一人愿意出手相救,一代雄主竟活活饿死!

(想想看,这与周厉王遭遇是不是惊人的相似!只不过周厉王逃脱被饿死的命运罢了。)

甚至死后还被踢出太庙,不得享受子孙供奉!

堪比秦孝公(改革)、秦惠文王(外交求发展)加半个秦昭王(称雄天下)的赫赫功业更是被泼了无数脏水!

在后世史书中,被打入下愚之位。

班固在他的《古今人表》中把赵武灵排在倒数第二等,还不如他的手下肥义(第2等)、廉颇(第3等)和儿子们惠文王赵何(第6等)、平原君赵胜(第4等)。

厉王的灾祸,想来应该自此,正式拉开大幕了。

解释一下,这两次迁国在西周历史上是确实发生的,不过时间应该是在周宣王时期,但是为了圆场的,所以提前一下。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