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回到汉末篡江山

第一百七十一回 揽人才布局郡县

  • 作者:醉酒枕红颜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4-02-14 23:02:00
  • 章节字数:2488字

与吴郡陆氏相比,庐江周氏略显显赫。

祖上周荣事章、和两朝尚书令,其子周兴为安帝尚书郎。周兴之子周景,屡列三公,追封安阳乡侯。

再往下,周景长子周崇,袭爵,今任甘陵国相,恰在羊安治下。羊续庐江任上曾与周家有旧,于情于理,羊安都要将其留用。

次子周忠,亦在朝中任职,名声烜赫,怕不日便能位居九卿,三公亦当非甚难事。

然,此番羊安表奏的却是二人从弟,周荣曽孙,洛阳令周异。

周异生卒不详,许因未来洛阳变故,许因家族遗传而至父子天生短命。然既羊安方入仕太府寺时便与其有过交道,而此刻他既健在,自不能错过大好机会。

说起来,庐江周氏一门屡任东汉洛阳令,国朝见信,可见一斑。故教他临监帝乡,任个河间国相,当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从兄弟二人同在一州任相,虽事不多见,却也不受三互法限制。

至于其他相守,除魏郡太守栗攀留用外。又表伏均二兄,伏雅为中山相;黄门侍郎钟繇为常山相;先太尉崔烈长子,崔均为赵国相;先冀州刺史,河内李邵为安平相。

伏雅掌县多年,论家世、资历,自是名至实归。

然羊安却是犹豫许久,他本并不想起用伏家之人。毕竟于董卓入京已有应对谋划,一旦将来撕破脸皮,恐累伏家老小。只是转念想到:蔡邕如今亦在洛阳为官,也就心中释然。只待将来事,将来说。

提到钟繇,自然想到颍川四姓“荀、陈、钟、韩”。一如吴郡陆氏,今日四姓的家族履历亦并不显眼。然四姓家学传承及文化底蕴之深,却远非吴郡陆氏可比。

况四姓祖上荀淑、陈寔、钟皓、韩韶,虽皆终仕于小县之长,并称“颍川四长”,然四人却皆因渊博学识、清高德行而为天下士人传颂、倾慕。尤其钟皓,在朝之时,甚被誉为清议领袖。当然,四人及其子侄辈,先后受两次党锢牵连,也是官位不显的原因。

话说回来,名望也是一种隐形的力量。待到朝廷政治清明之时,怕便是四姓崛起之刻。

事实上,去岁大将军何进征辟荀爽、陈纪、韩融为博士,便验证了这一想法。只不过三人皆不应罢了。

再说钟繇,其自幼家贫,受族中长辈资助,方才完成学业。曾历任尚书郎、阳陵令,后因病辞官,又为三府征召,方才回朝。见其为官资历,当个国相自然绰绰有余。只是常山国驻有黑山军,却是羊安对其的一番考验。

崔均是先太尉崔烈长子。莫看崔烈如今与宦官为伍,年少时亦名满天下。奈何老来,终究还是逃不脱这一世虚名,为得三公之位而晚节不保。

崔均曾因此事,言辞讥讽。可见至少此时,与其父大为不同。其先曾为虎贲中郎将,后因其父去职,改委他任。其下还有一弟,名钧,表字州平,乃未来诸葛四友之一。

至于复用李邵,自是希望故地重回,他能立刻上手。

这份冀州相守调用名单,若以后世眼光来看,当知潜力无限,此时看来却是寻常不过。

不过羊安心中,也有遗憾,若非骑都尉司马防韬光养晦,长子司马朗尚未出仕;若非诸葛珪去岁死于泰山郡丞任上;若非荀彧、荀攸叔侄方刚为何进征辟入朝。这些人羊安定也要动脑筋用上一用。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