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仙侠奇缘 > 算命老太逃荒成女帝

第 58 章 回村

  • 作者:墩墩吃瓜
  • 类型:仙侠奇缘
  • 更新时间:2023-09-14 16:34:49
  • 章节字数:12174字

谁说成王殿下就不能喜欢年纪大点的呢。

虽说这位成王殿下眉杂尾翘薄唇, 是个薄情的面相。

不过,成王头顶的紫气并不浓郁,看起来不像是个能登基的主, 就是不知道谁这么厉害,能打败这位杀伐果断的王爷, 最终登上帝位。

也或许, 随着时移势易,成王的运气也会有所变化。

不过这些都与她这个小老百姓无关了。

徐秀越当即拒绝道:“谢您关照, 不过咱也不好白收您的银子不是?您是有大才的, 跟我这小儿子有啥话说。

咱们乡下人,还是早点回乡去的好。”

听到徐秀越的拒绝, 方脸书生垂眸, 脸上的笑容回落了些, 只不过面上还是一副客气亲和的样子, 道:“既然婶子如此说,在下也不强求了, 日后有缘再见。”

“好说好说。”

徐秀越如蒙大赦, 骑上不满, 给何三郎使个眼色, 三人仿佛后面有狗撵着一般,快速往外走去。

待他们走出去老远,方脸书生仍旧站在原地, 看了许久后才喃喃道:“明明只是三个普通人,本王为何总觉得那个妇人不寻常?”

他身后的小厮悄悄瞥了眼成王的神色, 试探道:“王爷的直觉向来没有错过,不如强留下他们?”

成王沉吟片刻,摇了摇头:“罢了, 或许只是我想多了。”说罢抬眸看向徐秀越远去的方向,笑道,“那头驴长的倒是奇特,又丑又俊的。”

小厮陪了个笑,不过心中纳闷,那头驴哪里俊了,想到王爷看人都与他们看到的不同,或许看驴也一样吧。

“走吧,咱们去王家瞧瞧。”

徐秀越骑着毛驴一路尽快离开成王视线,吓得都没在客栈对面买鸡蛋糕,只是如今回头也不合适了,就在另一个糕点铺子里买了些平日吃着好吃的。

又在熟食铺子买了些肉饼肉包当做干粮,接着就往城门赶去。

徐秀越此刻,就像是屁股后面有渣男追一样,迫切地想要快点逃出安河城。

出了城门,徐秀越仍觉心中不安,加快了速度赶路,等跑出去十里多地了,她才放下心来。

心下放松了,一时间又有点自嘲,她就是个乡村妇人,就算算命准点,应该也不值当人家成王来追吧,真是草木皆兵了。

反正谨慎也是好事,徐秀越便决定,这一路就不走走歇歇了,赶夜路早些回去。

一天一夜之后,徐秀越他们赶在傍晚回了村。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在他们出城的第四天,五匹骏马从府城出发,疾驰向上溪村而来。

赶路的夜间,徐秀越自然是睡在牛车里让两个儿子赶路,所以回村的时候精神头还不错。

瞧见车里的糕点,几个孩子就兴奋地欢呼起来,只有几个大人围在黑眼圈的何四郎身边,问考的咋样。

何四郎挺起了胸脯:“虽说险之又险,也得了个秀才功名。”

“哟!我就说咱四弟是个能当老爷的!”田氏那个兴奋劲,就跟自己考上了似的。

其他人对着何四郎也是夸了又夸,徐秀越将带回来的布匹分下去,道:“日子不多了,等过几天四郎的秀才文书下来,咱们就走。”

闻言一家人脸上的喜色都淡了下去,只有不知道实情的田氏疑惑道:“去哪啊?”

徐氏解释道:“就是娘说的那件事,你没听,过两天你就知道了。”

田氏猜不到是什么,眼珠一转,问道:“娘,是不是咱家发达了要搬家?”

徐秀越看她一眼:“你就当做是吧,”转而又吩咐道,“这些布料,紧赶着做几身换洗的衣服路上穿,另外买些猪肉,咱这两天做点肉干带着。

再做几床薄棉被,省的路上夜里冷,棉垫子也做几个,咱们坐车硌得慌。

大郎跟四郎去镇上问着点秀才文书的事。

二郎去找个木匠打个驴车,轻便些,不用太大,咱们只坐人用,得有个棚。

三郎去找找铁匠,打个好携带的汤锅咱路上用,都别找葛家村的。”想了想,徐秀越又道,“要是铁匠那能打个匕首之类的防身家伙,也打个五六件。

这两天大家就开始收拾东西,车上放了粮食,东西放不开,只捡重要的拿。”

说到要打匕首,何三郎皱了下眉:“娘,朝廷管着这个,咱们这可能不好打长的。”

徐秀越便道:“短的就行,咱们用来防身,实在不行,就打几把菜刀。”

这样具体的安排似乎让众人真实感受到了搬家在即,一个个心情低落起来,徐秀越看在眼里,忽然道:“对了,三郎,把府城买回来的礼物分给你媳妇和两个嫂子。”

雕工精致的木盒一开,里面是一金一银两套亮闪闪的头面,惊的田氏直接喊了出来:“我的娘哎,这得多少银子?!”

徐氏张氏也是惊疑不定地看向徐秀越。

“这算是给你们压箱底的,你们自己装好,路上不许戴出来,等咱们安定了再戴。”

“哎。”

“知道了娘。”

重金之下,就连一想跳脱的田氏都变得分外乖巧。

徐秀越又给几个女孩子各分了一对银耳钉,道:“这个你们自己随身带着,要是路上万一落了单,这就是救命的银子。”

拿到银耳环的喜悦还没褪去,这一句话,说的几个女孩惊恐万分。

不只是因着恐惧最大还是这些日子跟徐秀越亲近了些,第一个开口的竟然是三丫。

她眸中透着不安惶恐道:“奶是不要我们了吗?”

徐秀越倒是没想到小孩的想法能发散到这里,一转头,看几个女孩子都紧盯着她,徐秀越才知道,这么想的不止三丫一个。

徐秀越揉揉三丫的脑袋,道:“奶怎么会不要你们,奶是怕路上出了意外,所以说,咱们搬家的时候,你们几个得跟紧自己爹娘,千万别被人哄骗了去,知道吗?”

徐秀越这么一说,几个孩子才放心下来,都说回去就揣荷包里,等搬完家再戴。

何春草忽然道:“娘,咱们要搬哪儿去?以后还回来吗?”

徐秀越看向何春草,转头却见几个大人也看向她,徐秀越想了想道:“还不确定。”

家里的孩子并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只是爹娘告诉他们要搬家他们就以为只是搬家。

何春草目光暗淡下来,咬了咬唇,道:“那娘,我能跟小伙伴们道别,说咱们要搬家吗?”

徐秀越想了想,总归村长也知道他们要走,只是不知道具体什么时间而已,于是便点头道:“可以,但是咱们搬家的日子还没定。”

何春草点头道:“知道了娘,我只说咱们最近要搬走了。”

“奶,我也要跟虎子说!”

“我也要,二妞还有喜鹊,我要说一说去。”

几个孩子说着就一溜烟跑了出去,徐秀越叹口气,要是能躺平,她也不会搬的,只不过,看着满地升腾而起、几乎累积到人半身的血气,徐秀越知道,洪灾就快来了。

翌日下起了暴雨,再过一日,天放晴了,何书青也回了村,听说考上了秀才,村里这才也传起了何四郎考上秀才的事。

午后何村长就趁着雨势渐小,穿着蓑衣一脸喜色的来了何家。

“徐嫂子您看,如今日子不好过,咱们两家一起办宴请咋样?”

徐秀越纳闷的看向脸色红润、满脸写着“人逢喜事精神爽”的何村长,心想他是不是忘了自己之前预言的洪灾?

不过。

“村长,我们家不打算办了。”

何村长面露诧异:“咋不办了,这可是祖坟冒青烟的好事啊!总得告知祖宗咱家出了读书人这事。”

徐秀越想到何村长老童生的身份,或许秀才是他一生的执念,这才理解了些,只不过她家的人都忙的很,并不打算将时间浪费在办酒席上。

徐秀越直接道:“村长应该知道,我们这就要搬家了。”

村长瞬间领会了徐秀越的意思,脸上的兴奋劲也褪去了些许,叹了口气,劝道:“族老们还没统一好意见,不如你再等等,跟村里人一起走,也好有个照应。”

人多一起走自然是个照应,可也意味着麻烦,就像如今,这么些日子他们都没决定走或是上山,或是原地不动。

徐秀越可不想蹚这浑水,更何况村里还有一群不信她的族老。

“不必了村长,也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走,咱们各顾各的吧。”

一句话,村长就听出了徐秀越划清界限的意思,他张张嘴,却不知道该怎么劝。

说实话,如果他不是村长,他都想跟徐秀越一样,自己一家一走了之了,至于那些怎么都说不动族老,爱咋咋吧。

可他是村长,不到最后,他不能撇下村里人。

徐秀越看出了他的为难,也怕他耽误了最佳时机,便道:“若我推算不错,洪灾还有半月上下便会到来。”

“这么快?!”村长这才惊觉,除去赶路需要的时日,留给他做决断的日子不多了。

只这一会的功夫,村长手心就急的冒出了汗,一瞬间,又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定,抬头看向徐秀越道:

“不知道仙姑什么时候走?”

徐秀越其实也没确定,只道:“大郎刚去了镇上,等看看拿到秀才文书就走。”

村长点头:“青哥儿的文书也得拿到手。”想了想,村长抬头看向徐秀越,“要是这两天我就能说动村里人,您看,咱们可能一起走?”

徐秀越思考了下,摇了摇头:“人一多,要做决定就得大家伙同意,太耽误时间,况且你们屯粮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如今成王大肆屯粮,想必这个时候,镇上的粮食价格,也已经翻一倍了。

徐秀越心中自嘲,说到底,遇见生死问题,她还是个自私的人。

若是已经灾荒,她必然要跟村里人一起走,因为那时候路上太过危险,可现在灾情未起,路上还算安全,她就觉得村里人是累赘了。

若是村里人心齐,就算是如今的情况,同行也算好事,可明显村长也管不动族老,村里也没多少人信她听她的。

再者,若是村里早些屯粮,一路同行互不干预也可,可如今看,应该是屯粮也不充足,再同行,又要惹出借粮的麻烦。

村长乘兴而来,失望而归,徐秀越心里也有些不舒服,只是叹了口气,并未改变自己的决定。

村长刚走,何大郎跟何四郎就回来了,两人还带回了何四郎的秀才文书。

徐秀越算了算日子,明日就宜出行,当即道:“明日一早,咱们就走。”

何大郎跟何四郎面面相觑,真到了要走的时候,还有些舍不得,可他们也知道,等不得了。

徐秀越将几个媳妇喊到身边,告知了她们明天出发的消息,又问道:“还有一晚的时间,你们可要回家报信?”

徐氏的娘家就是徐秀越的娘家,两方可以说是已经闹翻了,徐氏犹豫之后道:“娘说明天走的时候会放出消息,到时候他们自然知道了,我要是回去,怕给娘惹出麻烦。”

徐秀越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若是徐氏想去,她就让家中两个儿子陪着去,总归不会被扣下,明日一早就走,徐家人也来不及折腾。

张氏的娘家早就没了,只剩下一个哥哥,出去卖货再没回来过。

只有田氏,还不知道要通知什么。

“娘,是跟家里说一声咱要搬家吗?”

徐秀越摇摇头,道:“是跟你娘家说,再过半月左右,要有洪灾。”

“啥?!”

在何三郎的一顿解释后,腿软脚软的田氏哭哭啼啼地上了牛车,又装了些粮食肉干,一并让何三郎带着去田氏娘家了。

今晚注定何家不宁,几房人都回屋收拾东西去。

用旧的东西扔了不舍得,拿着又累赘,最后一家人只带了些随身衣物,其他的便是吃食碗筷,再加一口小锅,也就差不多了。

忙到夜里,一家人才收拾完东西,田氏便回来了,眼睛红彤彤的,看着徐秀越欲言又止。

徐秀越知道她想说什么,不过既然田氏没开口,她也不会多说。

田氏终究没开口,何三郎拉着她回屋收拾东西去了。

月朗星稀,徐秀越摸出三枚铜钱,为这次行程的总运势卜算了一卦,一连六次,是为六爻。

徐秀越盯着地上显示着最后一卦的铜钱,深深叹了口气。

翌日天刚泛起鱼肚白,何家一行人就出发了。

除了田氏泪眼婆娑,其他人的心情倒是还好,几个孩子坐在牛车里,也是不哭不闹。

徐氏看得心下不忍,便劝了田氏一句:“你可说了往西走是生路?”

田氏点点头。

徐氏便道:“咱们都往西走,总有一日能再见的。”

这话说的徐秀越也是心有戚戚,若是现代,不过是一个电话的事,可在古代,一别或许就是一辈子。

可带了田氏娘家,她娘家会不会又带其他亲戚,她娘家嫂嫂又会不会想带自己的娘家。

这样牵扯来去,人就多了。

绝境之下,有时候危险不是陌生人给的,而是亲近的人。

徐秀越不敢赌,她现在只想尽快赶路,到达一个能避难的城镇便好,最怕的就是路上便遇上灾民。

一行人先去了趟镇上,装好粮食,徐秀越让何三郎在街上找了几个小乞丐,将半月之后将有洪水的消息散了出去,不过这次就没说该向哪个方向走。

其实东南西北,只要走出水灾范围,就能避难,若是都朝西走,反而容易因为人多生出人祸,而且西边的城镇也承载不起这么多人。

徐秀越只让何三郎强调了这是徐仙姑算出的消息,想必以她在镇上的名声,也会有不少人相信。

做完了最后一件事,徐秀越心底也算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一家人向镇外走去。

走到镇边的时候,徐秀越就见一个小乞丐蹲在路边,瞧见他们的牛车,张望了一下后,朝他们跑了过来。

徐秀越看他觉得眼熟,却想不起来是谁,还是何大郎认出了他:“狗子?你怎么在这?”

这就是当初何大郎传授“编蚂蚱”手艺的小乞丐,狗子。

一段时间没见,狗子已经抽条,长的赶上何大郎肩膀了,他笑嘻嘻的跑过来,先冲着众人胡乱一拱手,才道:

“我听镇里的乞丐都说徐仙姑发话要有洪灾,就猜大哥你们应该就在镇上,可能要离开了,于是便等在这里。”

说罢狗子从袖中掏出几只草编的动物,有小鸟,有小猫,有兔子,各个只有成人手掌大小,却编的惟妙惟肖。

“大哥仙姑于我有恩,狗子托福才能在镇上有了一门谋生的手艺,每日里得几个铜板也能吃口热饭。

狗子人微命贱,没什么能报答仙姑和大哥的,先前说待狗子学会了编织其他,就编好了送给仙姑,只是狗子的手艺一直不怎么好,上次仙姑来镇里,狗子便没上前碍眼。

如今仙姑要走了,狗子怕日后再不能见到仙姑,这才大着胆子耽误仙姑一时半刻,也没什么好东西,就将狗子编的最好的这几只,给仙姑送行。”

狗子说完,便将东西放进徐秀越手中,笑着道:“狗子人贱,东西也贱,希望仙姑别嫌弃。

若日后狗子还能有幸见着仙姑,到时候狗子手艺更好了,再给仙姑做新的!

狗子在这里祝仙姑和大哥以及诸位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此行一路顺风,平安无忧。”

说罢狗子让开了道路,在路边深深一揖。

与此同时,天一亮就来何家的村长发现了何家已经人去屋空,心底一阵着急,也不再管族老们的说法,回去便召集村里人,说是中午就要带着全村去逃难。

愿意走的就跟着,不愿意走的就留在村里,只是告知了他们山腰上的一处洞穴是徐仙姑为他们找到的避难之所。

有人便问:“既然能去山上避难为何要离村。”

何村长也不多说,连日里跟族老扯皮,跟村民扯皮,他已经累了,只道:“避难在山腰,也是凶险,仙姑既然要走,自有走的道理,午时西口,要走的来,不走的便罢了。”

说罢他也不再管了,出了祠堂就回家收拾去了。

只留

村长心里安慰自己已经尽力,他叹了口气,只希望午时出发,还能赶上徐仙姑一家。

虽说徐仙姑已经明确拒绝不想带着村里人同行,但是,就当他自私偏己,小人行径,若能跟着徐仙姑走,村里人也多一分活命的可能。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