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仙侠奇缘 > 算命老太逃荒成女帝

第 67 章 施粥

  • 作者:墩墩吃瓜
  • 类型:仙侠奇缘
  • 更新时间:2023-09-14 16:34:52
  • 章节字数:11918字

留仙县的县衙并不大, 徐秀越跟着林修为喝了半盏茶的功夫,县令就匆匆赶来了。

县令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单看年纪, 应该五六十岁, 约莫是个老进士出身, 背手皱眉,显然有不少烦心事。

他大步走进来便招呼了一声“林少爷来了”, 显然跟林修为十分熟稔。

林修为的态度则恭敬许多,先拱手一礼喊了声“许大人”, 之后才介绍道:“大人可还记得当初学生提到的徐仙姑?”

许大人视线扫过徐秀越, 眼睛忽然冒出亮光, 惊喜道:“难道……这位就是……”

林修为点头道:“不错, 正是学生的救命恩人。”

“哎呀!”

徐秀越听到那位许县令夸张的“哎呀”一声,接着大步迈开两下就到了她面前, 激动地拱手道:“原来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徐仙姑!”

徐秀越也不知道林修为之前跟许县长说过什么,让他如此激动, 见惯了不相信她的人, 一时间还有一些不适应。

“老朽自学命里有些年头, 却依旧猜不透其中奥秘, 不知道仙姑闲暇之余, 能否为老朽解惑一二, 老朽感激不尽。”

好吧,原来也是一个命理学爱好者, 这就难怪了。

“许县令若是有什么不懂的,问我便是,只不过眼前有更重要的事。”

听徐秀越这么说林修为就直接替她解释道:“许大人,仙姑于今日推算而得, 明日灾民之中怕是会出暴动。”

“什、什么?!”

许大人惊得瞪大了眼睛,最后视线转向了徐秀越,似是不敢置信般又确认了一遍道:“仙姑……这、这可是真的?!”

虽然知道许大人想等一个否定的答案,但徐秀越还是点了点头,严肃道:“时间虽然还不能确定具体,但大致在午后。”

徐秀越看向这位五十多岁的许县令,虽说作为老进士来说,他的年纪大了一点,但是年龄大也有年龄大的好处。

为人会更加沉稳,社会阅历也足,正要开口询问他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就见这位许县令,眼皮一翻,噶,向后晕了过去。

徐秀越:……

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不过想到老年人受不得惊吓,也在情理之中,好在林修为眼疾手快扶住了许县令,不然暴民还没攻城,他们县令先得摔出个好歹。

“来人,快来人!”

县衙后面一阵兵荒马乱,待请了大夫,熬了汤药,掐了人中,许县令终于醒了过来。

他仿佛整个人失去了希望,目光暗淡,唉声叹气道:“哎,老朽五十方得中进士,虽然只得了个县令的差事,好歹也是官至七品,虽不曾于朝廷有什么大的贡献,这也算对得起一方百姓,没想到竟然要落得如此的下场,哎……”

徐秀越:……

她也是没想到许县令竟然是个遇事先唱衰的性格。

林修为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但他好歹跟许县令更熟悉些,便劝道:“大人仙姑在这儿呢,你还怕什么?”

徐秀越:……

许县令眼睛忽的一亮,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班,瞬间坐了起来:“对对对,有仙姑在呢!仙姑您看,老朽应该做些什么以应对明日的暴动?”

徐秀越:……

徐秀越现在的感觉不是被抓了壮丁,而是上了贼船,她总觉得自己日后的生活不会再平静了。

不过眼下的事情还是要先解决。

“方才路上我与修为老板商议出了一条对策,只是不知能不能实行,还得取县令定夺。”

接着徐秀越看了林修为一眼。

林修为瞬间懂了她的意思。

这种事情怎么能够劳烦徐仙姑呢?他立即开口成为了嘴替,将两人商议的办法详细道来。

还是徐秋月之前提过的办法,只不过一路上,两人又聊了聊具体事宜。

林修为对县里比较熟悉,路上的功夫已经想到了四面围堵的位置,于是便在县令屋中拿出一张舆图,道:

“咱们县四面环山,原先因为这原因路不好通,以至于走货的商人都不爱从咱这边过,如今造成的好处。

咱们在东南西北这几条路上人为弄些塌方,如果有灾民前来,必定会绕路,到时候咱们只需要处理场下的灾民即可。

以咱们县里的存粮,应该够用。”

许县令细细打量林修为手中的图,沉吟片刻,道:“还是仙姑的法子好,只不过此事宜早不宜迟,咱们县里怕没有足够的人手。”

林修为接着道:“县里的人手不好抽掉,但城墙下的人手却很充足。”

“你的意思是……”

“老百姓只要不逼到死路,有一口吃的,就不会暴动,咱们可以让衙役负责监管,让场下的灾民负责截道,三餐也不过只需一碗稀粥罢了。”

许县令想了想双眼冒光:“可行!可行啊!”

事情其实没有那么简单,怎么发粮、发多少粮、带几个人去、多长时间完工,都是问题。

她本想直接去看许县令或是林修为的未来,选择一个最佳办法,在现在这种变数极多的情况下果然不可行了。

自从各地战乱频发,这个世界的国运就乱了,天道更是瞬息万变,天机隐藏,这种关系到整个世界命运线的事情,徐秀越已经无法再清晰分辨。

不过嘛,投机取巧的办法还是有的。

徐秀越自认为不擅长管理方面的工作,就将事情的讨论交给了许县令和林修为,另外,还叫来了何三郎心目中的智商担当何四郎。

好歹是跟她一起进城的,也得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她则在一旁喝茶。

待几人讨论出了一套方案,徐秀越便开始推算明日的吉凶。

有大吉选大吉,有小吉,选小吉,再不行可以选平,再再不行可以选逢凶化吉,若都是大凶,那就只能换一种方法了。

这就是徐秀越想出的钻空子的办法。

只要有足够多的策略,她作为决策者就能选出最好的那一个。

三人讨论到深夜才挑出了一个小吉,为了方便明日安排,便都在县衙歇下了。

翌日天刚亮,几人就起了。

县令带着衙役清点粮仓,将陈米先抬出预备施粥,又将衙役分成了两组。

只不过一个县总共就那么些兵,除去守门的几个,就剩下县衙里这八个衙役,四人一组也怕压不过难民,徐秀越便将家中的家丁喊来,好歹凑成了十人一组。

何三郎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只是既然是要镇压灾民,那肯定人数越多越好,便自动请缨。

何大郎也跟着要去。

徐秀越想起他们的实力,想着跟县衙的衙役去一趟,说不定还能学点什么本事,便同意了。

此时,东城下的灾民们发生了一场冲突。

有人家的孩子最终还是饿死在了城墙下,一家人无声的嚎哭看得周围人都悲痛万分,可有人却瞄上了那孩子的尸体,竟是直接上手抢夺。

那家人走到这里已是强弩之末,却还是奋起抢夺孩子尸身,谁料抢孩子的人直接撒了手,问他们:“咋的,你们自家的孩子,自己肯吃?!”

孩子的爷爷当即哑了声。

谁能狠的下心吃自己的骨肉?

那人瞬间来了底气:“总归你孙子已经没了,埋到地里也就是让野狗拔出来啃的下场,还不如给了我们,好歹能活几个人!

那什么大佛不是还喂鹰吗?你孙子一命换我们这些人的命,就算是给他积福了!”

这样强词夺理的话,在这种时候听起来,竟然也有了那么半分道理。

那爷爷跌坐在地,无声地张着大嘴仰头望天,也不知道想质问老天些什么。

起锅、烧火。

那家人眼睛眨也不眨的看向那口锅,他们仿佛饿的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艹他的!”

砰的一声,那口破锅被人一脚踢飞。

“吃了人,你们还算人吗?!这吃人的世道,老子还不如反了!冲进县城里,大不了就是赔上一条命,要是运气好,老子也做个饱死鬼!”

一句话,掀起了灾民的共鸣。

想着自己一路逃难来的艰辛,想着一家人所剩无几,想着即使承载着希望到了城下,也不过是个等死的结局,愤怒、悲凉、绝望,一时间充斥了他们的脑海。

这样下去,还不如反了!

脑袋大了也不过碗大的疤!

好歹吃一口人吃的饭!

“各位百姓——”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传入了他们的耳膜。

众人仰头望去,一道穿着官府的身影,出现在城墙之上,他手中还拿着个奇怪的东西放在嘴边,声音便比壮年的嗓门还大。

“各位百姓,稍安勿躁,本官是留仙县县令,本官知道,诸位来此,已是千难万难,虽然本县贫困,但也不能见死不救。

所以本县决定,今日午时,于成门外施粥。”

许县令站在城楼上,手中拿着徐秀越指挥人做的建议喇叭,尽量将声音传达出去。

徐秀越怕出什么纰漏,也跟着上了城楼。

城门前,灾民发生了一场骚动。

“真的假的?!”

“施粥?”

“媳妇儿!咱们有活路了!”

“青天大老爷!”

灾民乱哄哄地吵成一团,还有人在此时拼了命的往里挤。

许县令没想到竟然有人反应如此迅速,这时候就想着挤到前面了,立马呵斥道:“都别动,呆在原地,若是有人强行上前,推倒其他百姓,本官便再不管你们死活了。”

这句话出,吓得底下的人再不敢随意动作,只是还有些人以为县令看不到自己,反而趁机更往前挤,有瞧见他挤过来的壮汉直接一拳放倒。

“各位,咱们话说在前头。

县里的粮食并不多,本县知道,你们家乡受苦的百姓太多了,所以才会逃到咱们这里来,因为咱们这,是最近的未受灾县。

可是咱们县就巴掌大,养不活这几城的灾民,到时候,怕是我也得跟着大家伙一起逃荒去!”

底下灾民又开始议论起来。

“这、这啥意思……又不施粥了吗?”

“再小的县,总有口饭吃吧?”

“不是还有朝廷吗?”

许县令看着底下黑压压的人头,已经吓得腿肚子颤抖,演了口唾沫,接着道:“大家放心,粥咱们一定给,只是……

哎,本县实话实说,大家伙的一□□命粮食,我今天把话撂在这里,有我一口吃的,你们就饿不死!”

灾民一阵轰动,有的甚至感动道扣头口呼“青天大老爷”,还有的人说要给许县令立长生牌。

“但是,”许县令话音一转,灾民们便静了下来,“若是再有多的人,本县也无余力照拂了,所以,本县打算截断来路。”

“这啥意思?”

“那粥还给不给了?”

许县令歇了口气,继续说:“本县不能不顾忌百姓的死活,所以,打算在与临县的岔路上,截断往本县的通路。

这样诸位的乡亲,便会往隔壁县求生,虽说同乡相隔两地,但好歹两个县都能养得起大家,都能活命!

今天的第一碗粥,算本县请大家的,只不过,若想吃饱,就要以工代赈,意思就是,只要听从本县的安排,干活的,吃饱饭,不干活的喝粥保命!”

其实经过长时间的挨饿,大部分灾民的脑袋几乎不怎么运转了,许县令这一通话,也是说给灾民中有思想、也更容易煽动群众的那一批人听的。

但不管是哪种灾民,至少他们都听懂了,只要听安排,他们就能活命。

一通话下来,许县令也不知道起没起效果,只不过施粥是势必要做的,不然今天他们就会跟官兵拼命。

许县令不再多说,而是手一挥,守门的官兵有扛着麻袋的,有抬着大锅的,顺着吊篮被放到了地方。

道这一刻,灾民们才确定,县令没有骗他们,真的要施粥,他们有活路了!

一群皮包骨的灾民几乎喜极而泣,这是绝望之后的希望带来的狂喜。

只有一家,呆呆地望着地上被扒光了衣服的孩子尸体,过了许久,才听见孩子爷爷一声悲伤的哭嚎。

左右各搭了两个粥棚,城下的官兵们排着木刺,催促灾民们排成两队,三人一排。

这时候的灾民或是拄着拐棍,或是跌跌撞撞,都十分听话的起来排队,甚至抢起了前排。

许县令喊了一句“米粥人人有份,别抢”,可惜也没起到什么效果。

身强体壮的抢到前面,弱一些的妇孺则很容易被挤出了队伍。

昨日倒没有考虑到这个细节,徐秀越蹙眉,这样不行。

若是没有良好的秩序,等粥发下去,前面的吃完了,说不定会去抢后面的,而县里的官兵数量不多,根本控制不过来。

他们现在依仗的,就是灾民对官府天然的畏惧,要是让他们发现官府拿他们没什么办法,里面肯定有人会生了旁的心思。

养虎为患,可不是说说而已。

徐秀越当即传了消息下去。

城下的官兵敲敲木刺,朗声道:“左边,女人小孩,右边,男人!”

“啥?!”

“这都排好了,咋又换?”

“咋的还按男女吃粥?”

话多的人,大多是没有饿的前胸贴后背的,这样的人自身力量强些,反而更容易唱反调,这时候更不能纵容他。

官兵直接蹭的抽出佩刀,刀背哐哐敲击木刺。

“怎么的,嫌弃县令老爷给的饭多了,不想吃了?要吃的排队,不听话的去一边饿着去!”

在凶神恶煞的官兵以及冷兵器的威胁下,灾民们又重新排好了队伍。

右边的男人排了一长溜,可左边的女人孩子却只有短短数米。

很快,米粥的香气萦绕在空气中,分发之前,许县令又喊了一句:“凡发现抢夺他人米粥者,就地处死!”

最后一句带着狠意,吓得灾民们没人敢出声。

到这里,米粥才开始分发。

有碗的灾民自己带碗,没碗的则用官兵手里的,好在县里的粮食有限,碗还是够的,用完也不用送还,下一次打饭继续用。

昨天的女人孩子分到粥后,有的也不顾粥热,吹一吹就快速吞下去的,有的却只喝了一半,剩下了部分分给了家里的男人。

因着他们拿粥早,倒是没人盯上他们的粥。

男人那边,却很快出现了抢粥的事。

有先吃完的,抢夺排在后面的男人的,官兵看到了本想不管,却被县令直接喊了出来。

“那边那个抢粥的,杀。”

这下底下的官兵再不能装瞎,他也不敢自己冲进灾民堆里,眼神示意两边的弟兄跟上,他拿着刀便直冲抢粥那人。

那人见他们来真的,忙陪笑道:“这是我兄弟,他自愿给的,是不是啊兄弟?”

瘦弱些的男人敢怒不敢言,说话的男人身边,很快聚集了三个同样强壮些的男人。

官兵眼皮一跳,怒道:“怎么,都不想吃饭了?”

“哪里哪里,官爷,我们自个儿兄弟分着吃,不犯法吧?”

那官兵也有点发怵,习惯性开始和稀泥,恶人不敢招惹,便问被抢的男人:“他们说的可是真的?”

男人想要告官,可看到几人凶神恶煞的眼神,以及官兵并不确定的立场,瞬间便怂地低下了头。

“您看,我就说嘛,我们是兄……”

咻的一声唳响,那人最后一个字还未出口,一只羽箭便射进了男人的心脏。

那人不敢置信地看向自己的胸口,想说什么,却只吐出了一口鲜血,后仰倒地。

“这、这……”

“二哥!”

咻的三声箭响,那男人身边的三个兄弟还在慌乱之中,便一人身中一箭,吐血而亡。

首当其冲的官兵被喷了一身血,脸色刷的白了。

周围的灾民不知道是对死亡司空见惯了,还是对这几人深恶痛绝,竟是一个惊呼的都没有,顶多看着几具尸体的眼神透出恐惧。

此时,城楼上传出男人平稳的声音。

“违背命令者,杀——!”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