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大夏风流

第14章 三生石

  • 作者:七郎不姓杨
  • 类型:穿越重生
  • 更新时间:2023-09-22 06:12:29
  • 章节字数:9386字

不知不觉中,一坛酒已经见底。可冯七的三生会故事才刚刚渐入高潮。

在半年时间里,三生石的威名便从雄州一路向南,几乎横扫了汉江以北。

凡是有三生石出现之处,各地的匪首、大盗、强人纷纷伏诛,甚至有被官方通缉了近十年的悍匪,也被人将其尸体扔在了衙门口。

以至于到了后来,有不少匪徒摄于三生会的威名,主动到衙门投案,以免暴尸街头。

一时间,三生石在江湖上威名远扬,不仅各路匪贼谈之色变,就连武林各派也开始心生忌惮——手拿三生石之人手段之强,要是觊觎起各门派,又将如何?

何况,他们绝非一个人。

不过各派的担心似乎多余了,因为三生石从不过问江湖武林之事,更没有建宗立派的意思,就连“三生会”这个名号也是江湖人给取得。

三年来,这个组织杀人无数,却又异常神秘低调,从不居功,也从不现名。除了一如既往地会留下三生石作为标志之外,他们也从未以真面目示人,大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之意。

可越是如此,它在江湖上的名声反而越来越大,大到只要三生石出现,这天下似乎便再无恶人立足之地。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在汉江以北的各州府,有镖局在出镖时会在镖旗上挂上一块三生石的阳石,以求一路平安。

渐渐的,各大镖局也开始竞相效仿,以三生阳石挂在镖旗之上。

说来也怪,这些挂了三生石的镖车果然都一路顺利,也不知道是事出凑巧,还真是因为沿路的劫匪慑于三生会的威名,不敢再妄动。

久而久之,汉江以北的各大镖局在走镖时,皆会在镖旗上悬挂一枚三生阳石,以震慑劫匪。

听冯七讲到此,风破突然打断道:“我记得江湖上的各路镖局大多和各大门派有关,有的直接就是武林门派所开,难道这些门派也对此无动于衷吗?”

“恩公说的是。”冯七回道,“可是这三生会来无影去无踪,根本无迹可寻,而且此事对于各门派而言也是有利无害,索性也就乐见其成了。”

“也有道理。”

风破先微微点了点头,继而又问道:“这三生会的人既然如此神秘,那你方才曾言,他们的武功之高放在五宗八门里也可算是一流高手,这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恩公算是问到要害了。”冯七不由得看了风破一眼,“这三生会之人武功究竟有多高,一直以来的确是个谜,因为见过他们出手的人都死了,直到半年多前,三生会第一次介入了武林之事,击杀了飞云剑掌门叶青恒。”

“喔。”风破脸色微微一变,“飞云剑叶青恒?此人应该是八门之一吧,当年也是上过昆仑山玉霄峰试剑之人。”

“正是此人。”冯七道,“据说,当日是有五名蒙面人突袭了飞云门,其中四人将门人拦住,余下一人独战叶青恒,当着门人的面以一把横刀将其击杀。”

“有点意思。”风破抿了抿嘴,“横刀乃是军中兵器,江湖中几乎无人使用,能以横刀击杀叶青恒,此人武功怕是较之五宗掌门也不差了。”

“可不是。”冯七接着道,“所以此事之后,江湖之中对三生会敬畏更甚。”

“不过,以三生会的行事风格,为何要对飞云剑掌门下手呢?他们不是只杀恶人吗?”风破又突然问道。

“一切皆是因为叶掌门强占民宅,还逼死了一对父女之事。”冯七回道。

“真有这种事?”风破马上追问道。

“据说是叶掌门当年为了扩大门庭,有意将飞云门相邻的一户民宅卖下,可是这户人家却不肯出让。”冯七接着道,“两方僵持了月余之后,那户人家的一对父女突然失踪了。又过了数日,有樵夫在城外的山上发现了两具尸体,报官之后经过勘验,正是这对父女。”

“既然已经报官,那官府可有定论?”风破又问道,“倘若老夫没有记错的话,那飞云门是在安庆府城中,并非是什么法外之地,自当有刑律可依。”

“正是因为官府并无证据,这父女一案不了了之,这才惊动了三生会。”冯七接着道,“据说这对父女平日里与街坊四邻一直关系和睦,也没有什么仇家,而二人这一死,众人自然便联系到飞云门身上。”

“嗯。”风破晃了碗里的酒,“所谓利高者疑,又所谓众口铄金,飞云门看来是洗脱不了嫌疑了。”

“说的是,反正安庆府城中百姓皆认定此案乃是飞云门所为,只是一来官府并无证据,二来这飞云门一向势大,才无人敢出头。”

“嗯。”风破重重地点了点头,“自古以来,江湖人物无论善恶,终归会给人留下以武犯禁的印象,这三生会再一出手,也正好是以武制武,众望所归了。看来,这叶青恒是必死了。”

“喔,对了。”风破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又问道,“这三生会当年是从雄州发迹,我记得逍遥派也是在雄州,当年缉拿采花大盗,后又剿灭山匪之事,难道就没有人想到会和逍遥派有关?”

“照理说的确有此可能,不过……”冯七犹豫了片刻,“这一来,逍遥派虽是五宗的北宗,江湖地位颇高,可其门人也不过百余人,即使倾一门之力也未必能够剿灭山匪;这二来,在三生会出现之前,这逍遥派的掌门就已经过世了。”

“你说的是肖央肖掌门吗?”闻听此言,风破眼色微微一动,“倘若老夫没有记错,肖掌门当年玉霄峰试剑时还不到弱冠之年,那三四年前也该是未及不惑,正是春秋正盛之年啊。”

“正是肖掌门。”冯七回道,“当时逍遥派还为此通报了江湖各大门派。”

“他是因何而死?”风破追问道。

“照逍遥派的丧报所言,肖掌门是因为练功时不慎走火入魔,导致筋脉逆行,最终吐血而亡。”冯七接着说道,“据说当日祁山宗掌门柳安然正好也在,还曾运功相救,无奈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喔,东宗掌门也在,这倒是巧了。”风破刚拿到嘴边的酒碗不由停了片刻。

“是啊,也正是柳掌门在现场为证,江湖上也自然相信这只是一场意外。”冯七瞟了眼风破的酒碗,“肖柳二位掌门乃是忘年之交,几乎每年都会相互拜访,切磋武功,这是江湖人尽皆知的。”

“喔,听老七这话的意思是……你不信?”风破索性将酒碗放了下来。

“倒也不是不信,只是据小人所知,此案的确有些可疑之处。”冯七笑了笑,“只不过既然有东宗掌门为证,小人也不敢妄言。”

“哈哈,老夫就知道你冯七还是冯七,来来,说来听听。”风破乐道,“东宗掌门算个鸟,老夫还是喜欢听你说。”

“既然恩公想听,小人直说便是。”冯七端起酒坛,又往风破的酒碗里斟了些酒,“按大夏律,凡有人意外死亡须上报官府,这逍遥派虽说是五宗之一,江湖豪门,亦不能例外。所以,雄州官衙派了仵作前去验尸,也是例行公事。”

“莫非是仵作发现了什么?”风破有些急不可耐了。

“那倒也没有,仵作按例先眼看了尸体,还以银针探刺喉、腹,皆未发现异常。最终也是以练功意外身亡结案的。”冯七接着道,“不过,雄州州衙的几位仵作在私下闲聊时却有些疑惑。”

“是何疑惑?”

“按理说,肖掌门是因为练功导致气血逆行,口吐鲜血而亡,其体内必然会有经脉破裂之症,而当日仵作受命前去勘验时,肖掌门已经死了快两个时辰了,可尸体面上依然没有任何淤青之象,仿佛体内气血依然通畅一般。”冯七说道,“不过,由于肖掌门乃是一代宗师,武功之高要远高于常人,所以这气血之像或许也非常人可比。”

“呵呵,武功再高,死了还不是一样。”风破马上回道,“而且既然已经死了,气血经脉已断,那他这尸首异像自然和武功高低无关,只能和死因有关。”

“既然恩公如此肯定,那小人这点疑惑也算值了。”冯七道,“只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这尸体异像,雄州的仵作也一时难以明辨。”

“这雄州仵作里应该有你的旧相识吧?”风破突然问道,“不然,你是如何得知此中细节的。”

“嘿嘿。”冯七憨笑了两声,“恩公又不是不知小人的来历,自然是有些旧友,也全靠兄弟们给面子。”

“老七你也不用自谦,你当年素有义气之名,又知恩念旧,这些都是你应得的。”风破笑了笑,“只是这么多年了,你冯七依然对江湖动向了如指掌,看来老夫没有看错你。”

“恩公谬赞了。”冯七连忙低头道,“恩公当年对我有救命之恩,再造之德,我冯七岂敢忘记,此等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看着已然有些微醺的冯七,风破喝完了碗中最后一口酒,抹抹了嘴道:“酒好,故事也好,今日真是不虚此行。时辰也不早了,我走了。若有事,可到平康坊朋来客栈寻我。”

言罢,风破站起身来,抄起桌边的乌金杖便朝后院走去。

冯七并未出言挽留,因为他知道风破向来如此。他只是有些奇怪:风破是如何知道后院还有一道便门的,这道门可是他两年前才开的。

正当冯七还在诧异之际,风破突然停下脚步回头道:“喔,对了,街对面的那间胡饼铺的那个寡妇看起来还不错,你要是真喜欢,不如就娶了吧。”

如果说冯七的心中方才还只是波澜起伏的话,那此时已是如惊涛乍起一般。

他与胡饼铺的李寡妇的确已经相好了两年有余,可二人一直是暗通款曲,街坊邻居皆不知情。那道后院的便门也是他为了和李氏私会特意开的。

可风破是如何知道的?又为何要点破此事?

看着风破消失在后院,冯七的酒顿时醒了大半,心里既一阵后怕,又多少有些庆幸。

庆幸的是,自己方才将所知一切已悉数相告,既无半点隐瞒,也无半句虚言。

他后怕的是,风破近二十年未曾现身,今日此来必定关系重大,好在自己一直信守当年之诺,不然恐怕已无容身之地。

想到此,冯七不由得往房梁上看了一眼。

……

离开了冯七的酒肆,风破快步向坊门走去。

在边城待惯了,他发现自己对灯红酒绿的夜晚有些不适应,尤其是那些酒楼里泛出的灯火,让他有些眼晕。

风破的确没有对冯七不利之意。

他之所以点破冯七和李寡妇的私情,是在提醒冯七,对自己不要有任何隐瞒,也是告诫冯七,不要对任何人透露自己的行踪。

他知道冯七是个聪明人,应该能领会自己的意思。

待走出了康乐坊,风破的脚步依然很快。他实在有些适应不了这京城的夜晚,太亮,太热闹。

其实,他午后就出门了。

在来寻冯七之前,他先去了趟城南的通济坊,坊内有座天地庙,庙里并没有和尚,而是丐帮分舵所在。

在天地庙里,风破见到了丐帮的八袋长老沈路,从沈路的口中,他其实已经打听到关于三生会的消息。

丐帮的消息一向很准,有大批高手突然北出雄州便是丐帮传递给风破的,他也据此判断出有人可能会对靖凉王不利,因为中原武林人士很少踏足雄州以北,何况是大批高手。

不过,风破还是决定去寻冯七再打探一下,之所以如此,倒不是因为风破不相信丐帮的消息,而正是因为丐帮的消息太准了。

丐帮的消息之准,在江湖上已是有口皆碑,这固然是好,但也容易被人利用,尤其当有人希望借丐帮之口扬名时。

而且,风破从来就不会完全相信一个人,这也是他行走江湖多年所悟。

所以,他既不会完全相信丐帮所说,也不会完全相信冯七之言,而是要用两者之言来相互印证,以便从中找出线索。

不出风破所料,丐帮和冯七所言还是有些差别的。

对于三生会的出现以及其行侠仗义之事,二人所言并无多少出入,无非是多少而已。差别就出在逍遥派掌门肖央之死上。

照丐帮沈路长老所言,当年肖央突然离世实属意外,是因为练功走火入魔所致,而冯七所言却并非完全如此。

倘若一定要信一个的话,风破宁肯相信冯七。

一则,冯七应该不敢,也没有理由撒谎;二则,冯七当年以不良帅做到县尉,黑白两道人脉颇深。

不过,风破还是觉得,要想查清真相,只是听他人之言还远远不过够。

走在回客栈的路上,望着依然热闹的街市,风破心里不禁感叹,自己远离中原武林近二十年,果然已是白云苍狗,层云暗涌。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