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大明第一莽夫

第283章 进击的朱厚照

  • 作者:朕闻上古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6-09 18:28:10
  • 章节字数:6796字

广告,广而告之。

一听就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丛兰没有办法呀,难不成真让他这个通政使自己出银子补贴工作吗?

开什么玩笑!

他丛兰一向洁身自好,家中并无余财,就算是真有那也压根就不够用啊!

按照皇帝陛下的这个外刊新报设计,不只是要刊印新报,还要在地方上面设置分部,更是要在乡野之中设置宣政吏,通政司需要为此付出海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点点银子根本就填不满这个窟窿!

嗯,粗略估算之下,少说每年都得耗费数十万两银子,而且还是至少!

这么庞大一笔资金,他丛兰不招商引资打广告,难不成指望焦芳那个卑鄙小人掏银子吗?

就算皇帝陛下开了口,焦芳这种小人也肯定不会多给,说不得会惹出些蝇营狗苟。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力更生,丛兰对商贾虽然没有什么好印象,但这是为了国事为了百姓,所以与这些卑贱商贾打交道,也不是不可以。

你看先前那户部实行纳银开中的时候,户部一众官员不是跟商贾处得多开心吗?

所以啊,只要可以拿到银子,为国朝做事,其他都可以忍受。

然而当事人都同意了,张敷华这位老大人却不乐意了。

“陛下,国家大事,岂容那些卑贱商贾掺和?”

“这大明新报一旦创办,即便是针对百姓发放,但不管如何那也是朝堂公器,怎么能让满身铜臭的卑贱商贾参与其中?臣请皇帝陛下三思!”

什么狗屁“招商引资”!

这大明新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是朝廷的新政!

皇帝陛下让一群卑贱商贾参与其中,那不是变了味道了吗?

朝廷发行天下的大明新报,上面竟然出现商贾打的小广告,张敷华只要一想起就觉得膈应人!

而且这件事情,已然成为了皇帝陛下的新政,新政嘛不管什么时候阻力都是最大的,万一士绅缙绅拿这一点抹黑攻讦新政,甚至诬陷皇帝陛下勾结商户攫取民利,那才是真正的颜面尽失了。

“商贾怎么了?他们满身铜臭又怎么了?难道商贾就不是我大明子民吗?”

朱厚照冷笑了一声,对张敷华的说法嗤之以鼻。

可惜五朝元老怕什么,直接据理力争道:“陛下,商贾不知忠义不事生产,他们为了钱财四处游走流窜,就是一群唯利是图之辈,朝廷允许他们做生意养家糊口已经算是天大的恩德了,怎么还要助其发展,让他们借助朝堂公器打广告……”

此话一出,朱厚照都快被气笑了。

不过他也没没有发怒,毕竟这不只是张敷华一人的看法,而是整个大明朝的看法。

这古代的商贾,无论有钱还是没钱,那地位可以说是比狗都不如。

如那元末明初的江南巨富沈万三,富甲江南甚至富可敌国,结果还不是被朝廷想收拾就给收拾了。

士农工商士农工商,这些士大夫们,那可是谁都看不起,尤其是这些卑贱商贾。

但讽刺的是,这些士绅缙绅贪腐受贿置办产业的时候,偏偏还不愿自降身段,所以驱使豢养这些商贾为他们经商谋利攫取民利!

“张老,在你们这些名教子弟眼中,天下商贾都是不知忠义、看重利益的卑鄙小人,对吧?”

“那为何你们这些名教子弟却要豢养商贾为你们自身打理产业?不是嫌弃人家吗?为什么还要重用人家?”

“中山侯有句话说得好,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说的就是你们这些名教子弟!”

婊子?

牌坊?

狗贼中山侯!

安敢如此羞辱我们名教子弟?

丛兰和张敷华气得满脸铁青。

他们是不敢怪罪陛下的,陛下是不可能有错的。

那么问题就在于陛下身旁的人,以前是那权阉刘瑾,现在就变成了这个中山侯!

难怪皇帝陛下一直对名教儒学充满了厌恶,合着问题根源就是出在这个中山侯汤昊身上,当真是无耻至极!

“陛下,名教子弟中只是部分人与商贾勾结罢了……”

张敷华想要挽回一下名教子弟在皇帝陛下心中的恶劣印象,然而朱厚照听后更是大笑不止。

“部分?是少部分还是大部分?张老何必自欺欺人呢?这满朝公卿不论文武,谁家府上名下没有一大片大业,而这些公卿又要上朝议政又要处理公务,那他们这些家业是谁打理的呢?”

“真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吗?就好比寿宁侯和建昌伯,朕这两个好舅舅,家中就豢养了朱达、周洪、杜成、谭景清这四个商贾,可是侵吞了不少国利啊,盐引一口气可就是好几万引!”

面对皇帝陛下毫不遮掩地道出实情,张敷华一张老脸都有些挂不住了。

他没想到短短五年时间,这位皇帝陛下竟然成长到了如今的地步。

遥想当初,皇帝朱厚照刚刚即位的时候,遇到文臣缙绅的刻意刁难掣肘,立刻就会勃然大怒,显得稚嫩无比。

可是五年时间过去了,眼前这位正德皇帝陛下,却是成长为了足以洞悉朝臣目的的大明帝王!

中山侯啊中山侯,这就是你的功绩吗?

朱厚照也不愿苛责张敷华这位五朝元老,人家不但为大明操劳了一生,而且还在最后时刻替他朱厚照打造出了一个清廉高效的都察院!

所以不管怎么说,这位张老大人都是值得朱厚照尊敬的。

“老大人,这先贤不是也说过一句话吗?”

丛兰静静地听了良久,立马补充道:“法家先驱管仲有言:‘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朱厚照扫了他一眼,对丛兰的上道很是满意,继续道:“丛爱卿说的不错,士农工商,乃是国家柱石,缺一不可。”

“国家要兴旺,社会要繁荣,工、农、商的发展,同样缺一不可!”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再加上王朝根基之士,士农工商缺一不可,这才是正道!”

“这句中山侯告诉朕的醒世真言,你们要铭记于心!”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再加上王朝根基之士!

果真是……醒世真言!

这句话如同一记惊雷,响彻在三人耳畔。

毕竟这话意思粗浅易懂,没有农业,王朝就不稳定;没有工业,国家就不富足;没有商业,经济生活就不活跃。

丛兰眼睛一亮,暗自赞叹皇帝陛下这话精辟。

他到底还是年轻,所以相比于张敷华可以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张敷华兀自呢喃了几遍,同样琢磨出了些许味道。

不过因为他寿命走到了尽头,三观早就定型了,所以对于新事物,也没那么容易接受。

朱厚照见状笑了笑,当初汤昊告诉他这话的时候,他何尝不是这样,直接愣在了原地。

所以啊,野人这个该死的家伙,很多时候当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偏偏还充满了……哲理。

“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大学士丘先前呈上的贡品龙吉米。”

“在龙吉米没有成为贡品之前,澄迈县老城镇龙吉村只是一个贫瘠的小山村。”

“即便龙吉村百姓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可是他们依旧生活得穷困潦倒,很是艰难。”

“因为我们方才说过的赋税摊派问题,所以他们的负担只会越来越重,到了最后就会逼得成为佃户流民。”

朱厚照顺着汤昊这个例子,眼睛越说越亮。

因为听别人说,和自己在脑子里面过一遍,亲口说出来,那对此事的理解完全就是不一样得。

朱厚照笑着解释道:“可龙吉米成为贡品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丘大学士将这龙吉米推荐给了先帝爷,先帝爷听后大悦,因为龙代表皇帝,吉代表吉祥,寓意为皇帝龙体吉祥的意思,因此龙吉米也被成为宫廷的贡米,终年不绝。”

“龙吉村的男女老少,都因此而大力种植龙吉米,无数商贾蜂拥而至,从他们手中收购这皇室贡米,龙吉村百姓的日子也渐渐地好了起来,为了提高龙吉米的产量,地方百姓大力专研种植技术,最后成功做到了家家户户都能种出龙吉米,都可以凭借这贡米改善生活,这就是‘无工不富’!”(www.)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