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中国哲学史

第一编·第三章 道家学说 1

  • 作者:郑红峰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1-07-03 19:23:57
  • 章节字数:8988字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关于老子生平的材料不是很多。秦汉以来,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最早专门记述老子生平、著述和思想特点。写道:“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一般认为老子年长于孔子,是一位深知周礼的王朝官员和学者,孔子曾向老子求学。孔子把老子比喻为能够“乘风云而上天”的龙,感叹自己不能了解老子。王朝内部的战乱导致了东周王朝的衰败,老子也曾蒙受迫害,并亲眼见到上层贵族为争夺权位互相残害的社会现实,这可能正是致使他怀疑以至批判曾经维系社会秩序的周礼,最终隐居的原因。

一、“小国寡民”与“无为而治”

战国时,封建地主阶级通过“耕战”,在各国陆续取得政权,各国奴隶主阶级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生活上一落千丈。他们对地主阶级统治的新制度十分不满,有时想反抗,但又感到客观上无能为力,也就只好在精神上寻找自我安慰。

老子看到了一些新制度下人民与统治阶级的矛盾,看到了人民所以贫困和起来反抗的某些原因。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这是说,人民生活的贫困和不怕死地起来反抗,主要原因是封建统治者贪得无厌的剥削造成的。他对当时一些地主阶级统治者,只顾自己享受,穿好的,吃好的,搜刮大量财货,而根本不管政治、土地荒芜、粮仓空虚的现象进行了批评。他也向新统治者发出一些反抗和威胁的言论,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但由于其阶级地位的局限,他的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是要求实现“无为而治”。

老子的所谓“无为而治”就是认为,统治者在表面上应该少一点,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其自然,这样做,统治才能巩固,得到更多的好处。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世,修心炼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应避免有为妄作。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严君平亦谓:“有为之为有废无功;无为之为成遂无穷……览天地之变动,观万物之自然,以睹有为乱之首也,无为治之无也。”

总之,根据道家的观点,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亦是如此。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意思是说: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当然,无为而治的“无为”,绝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所以这种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

所以在《老子》一书中总结了一套统治术,提出了很多对劳动人民进行统治和欺骗的办法,例如他说:“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又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老子看不到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认为,社会之所以混乱,互相争夺,原因是在于生产的发展,人们的过分,法令的繁多,知识的追求和讲究虚伪的仁义道德,等等。老子对当时儒家宣扬虚伪的仁义道德也进行了某些批评和揭露,他指出,所以要讲仁义忠孝那一套,都是因为大道废弃,六亲不和,国家混乱。因此,他认为,要使天下太平,没有争夺,就要取消知识,取消道德,取消新颖的器具和财货。他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也是从反对新兴地主阶级出发而进一步指出,要使老百姓老老实实地接受统治就不应搞什么知识,追求巧智等;只有去掉了这些,老百姓才会安分守己。

《老子》第八十章:“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描述了老子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景象。

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社会是:“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说,国要小,民要少,有了器具、车船、武器,都不使用,文字也不要。使人民看重生命,不到处搬迁,有吃有穿,安居乐俗。相邻的国家,鸡狗的叫声都能互相听得到,但人民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这是一种违背历史发展,企图把历史拉向倒退的想法。它反映了没落阶级对现实斗争无可奈何,只能逃避矛盾的消极幻想。

对此,学术界的看法是“小国寡民的实质,反映了没落的贵族阶级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发展洪流和新生事物面前的消极退缩的心情”。老子追求的小国寡民之世,是风淳太平之世,生活安定,不动干戈。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文明社会,在社会生产大发展的同时,不断的战争和分配不均也相伴而生,而人类的贪欲、残忍与欺诈等丑恶面也日益滋长。正如老子自己所说的那样:“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而这正是他不想看到的。老子希望的是一个不发达但却极其安定、没有战争的社会,而这也正是没落贵族所希望的。

老子这种消极无为的政治态度,决定他对人生的看法也是消极无为的。在老子心目中,圣人应该是一个表面上处处不与人争,不为人先,处下守柔,少私寡欲,绝学弃智,浑浑噩噩,像初生婴儿那样,完全处于自然状态的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复杂的现实斗争中保全自己的生命,无忧无虑,达到精神上的最高境界,聊以**。

二、“道”生万物的宇宙论思想

“道”这个东西,空虚无形,可是用它却永远用不尽。它十分渊深,就好像万物的根本,它是那样深暗,却是实存的。不知道它是由谁产生的,好像是在上帝之前。这里老子肯定了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老子的整个哲学体系是客观唯心主义。他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道”那里派生出来的。他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所以,他进一步具体地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在这里是指具体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统一状态。

但在老子体系中,他把这种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无限夸大、推崇,而成为一种抽象的最高的“自然”原则,或“无为”原则,这样的“一”也就成为“道”的同义语。所以他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刀。”“一”成了形成和产生万事万物的根本原则了,老子这里讲“道生一”,既有指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的意思,又有“道”使万物获得统一原则的意思。有了这一统一的状态和原则,然后分化为天、地,通过阴阳变化又产生和气,阴、阳、和三气化合再产生出万物来。

老子描述“道”这个东西的情况是:“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里说“道”是一种恍惚不定,不可捉摸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中,好像有某种形象,又好像有某种实物;在幽远深遂的情况中好像有某种细微的东西,而且还很实在。但是,这一切都是“道”恍惚幽深的情况。其实,“道”这个东西是“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即无声、无形、无体,既看不见,也听不到,摸不着。“道”是无法给它一个确切的名称的,因为它是分不清上下,也看不到前后的一种本来就无分别的状态,因此,它最终实际上是归结到什么也没有。上面所讲到的,好像有某种形象,某种实物,这都是指的一种没有具体事物的,抽象的形状,所以说是“恍惚”。

对于这样一种无形无象无体,恍惚不可名状的东西,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遭,强为之名曰大。”对这样一种东西,根本没法叫它什么,只能给它一个名字叫“道”,勉强形容一下它的情况叫做“大”。由此可见,老子所讲的“道”是一种十分神秘的东西。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又可以称为“袭明”,或“习常”。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的。

老子认为,具体的事物都是可以用名称来表示的,天地以下都是具体事物,所以说:“有名,万物之母。”天地是从“道”那里产生出来的,道是无形无象无体的,没法用名称来表达,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归根结底,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这里讲的没有任何具体物质属性的“无”或“道”,只可能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性的东西。离开了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属性和形象是不可能具体地生动地阐明事物发生、发展的情况的。所以老子也只能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来神秘主义地描述整个物质世界如何从“道”这个精神实体中产生出来的过程。老子这种把物质世界来源归结为本来就什么也没有,一切都是由“道”这个精神实体产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是和他逃避现实斗争,追求一种自然原始状态生活和精神上的自我安慰的政治态度是一致的。

三、“反者,道之动”的转化思想

老子学说的精华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但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有很大局限性。一是他认为对立面的转化不需任何条件;二是把对立面转化看成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结果使他的辩证法思想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