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霸明

第187章 狼狈为奸

  • 作者:男人与海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03 22:01:48
  • 章节字数:7578字

王一凡心里一惊,忙问:“满清真的已经要入关了么?有多少人马,从哪里入关的?”

那细作忙禀报道:“启禀陛下,此事千真万确,满清鞑子的详细人马不知有多少,但应该不少于十万之众,他们并没有从蓟州、密云一带入关,而是径直奔着山海关而来。”

王一凡虽然早就知道满清会入关,但心里却也因为满清直取山海关而感到震惊,但转念一想,满清的兵马加上吴三桂也恰恰和自己现在的人数相当,更何况今日一战,大军已经挫败了关宁铁骑,就算是加上满清的兵马,他也有决心能战败这支匆忙联合起来的人马。

但唯一不知道的,是满清究竟会在什么时候突然杀出来,他立刻命令细作继续去探明敌人情报。

李岩忧心忡忡地说:“今日我军虽获大胜,但阵前却出现了白虹贯日的不吉之兆。”

王一凡心里不以为然,山海关一带气候多变,再加上现在又是初春季节,他更是不以为然,但听李岩如此郑重其事地说,他也只得问道:“李丞相所说的,莫非是戚将军阵前刮起的那股怪风?”

李岩忙欠身道:“启禀陛下,正是这个异状。就在戚将军要和吴三桂杀出的这支奇兵作战之时,忽然有一阵日月无光,天昏地暗,一道又细又长的白云从正中横贯太阳,古人说它是白虹贯日,于战不吉,虽然咱们还是及时回军杀败了敌人,但若是以后战阵中再现,恐怕对我们大大不利。”

王一凡点了点头,但却不以为意,他眼下最关心的是多尔衮的人马究竟会在何处现身,就问道:“李丞相,依你之见,若是多尔衮率兵入关,会在何处突然杀出?”

李岩想了一下,就回答道:“臣以为,可能会在欢喜岭一带出现,那里恰巧正是绕过山海关入关的一处必经之地,西连燕山山脉,东连大海,更是关内一处军事要地,更加上地势开阔,最适合大军驻扎藏匿。”

王一凡问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不得不防了,朕希望李丞相能带着本部人马守卫在大军右翼,防止多尔衮的人马突然杀出,不知道李丞相可有信心。”

李岩知道多尔衮的人马不少于十万之众,而自己手边却只有两万人,敌众我寡,这实在是毫无胜算的一件事情,但为了替王一凡消除隐患,让他下定决心和吴三桂决一死战,李岩也慨然道:“臣愿意率兵拱卫大军右翼,虽死无憾!”

王一凡听他说出这个“死”字,虽然颇为感动,但也隐隐感到有些不吉利,他心想,既然满清的大军比预想要提前许多日赶到,那么山海关的决战就不能再拖。

于是他立刻分拨手下将佐,准备在下午对吴三桂的人马发动殊死决战。

而多尔衮自从率军日夜兼程赶来,心里也抱着一个希望,盼望王家军能和吴三桂先杀个两败俱伤,自己好从中取利。

堪堪到了欢喜岭一带,他听见西罗城一带的隆隆炮声,也不禁脸上变色。

这时,吴三桂派来迎接的使者千总李豪也带着几个劳军的亲随赶了过来,多尔衮指着西罗城的方向问:“这是不是王贼在进攻山海关了?”

李豪忙回答道:“这个卑职不知,只不过早在今天上午,平西王就率领人马,在石河一带布阵,估计可能是同对岸的王家军先开战了。卑职奉了平西王的密林,前来迎接摄政王。”

多尔衮听了以后,也故作姿态地说:“嗯,看起来平西王也对大清极有忠心,你回去告诉他,让他千万小心谨慎,王家军的威势非同小可,眼下披坚执锐而至,切不可与他们硬拼,等消磨完王家军的锐气之后,本王自然会率大军主力出其不意杀出,准让他一败涂地。”

李豪连连称是,就带着亲兵赶回了山海关。

多尔衮骑在战马之上,看着险固的万里长城已经不再是抵御自己大兵入关的屏障,更看到满清将士士气高涨激昂表情,心里无比激动,他暗想若能一举杀败王一凡,就能乘胜攻入北京,问鼎天下,那么大清就不再是独居一隅的小朝廷,而是天下之主了,他多尔衮的名字也必将响彻大江南北,成为大清的开国之臣。

而此刻,吴三桂也将之前擒拿下的哗变士兵押到三军阵前,他知道这些人是不愿当投降外虏的汉奸而骑兵造反,心里不由得哭笑不得。

他本想借助多尔衮的大军恢复明朝,却不料弄巧成拙,到现在走投无路,只能投降了满清,白白背上了一个汉奸的骂名。

眼见吴国忠和被擒拿的几百人屹立阵前,虽然被五花大绑,却是昂首挺立,正义凛然。

吴三桂知道这个吴国忠年纪轻轻就弓马娴熟,更善于带兵,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此刻他虽然负伤,但却不是致命伤,浑身散发出的英雄气概更是让吴三桂起了爱才之心。

于是吴三桂温和地说:“吴国忠,我们虽然并非同乡亲戚,却是同姓同宗,五百年前就是一家,你为什么要起兵反我?”

吴国忠高昂着头,不慌不忙地说:“平西伯,你这就错了。咱们虽然同姓,却是不是一家。你若是依旧以已死的崇祯帝后为尊,就不该勾结满清鞑子,犯我神州大地,当一个万民唾弃的汉奸。我这次起兵造反,没有受任何人指使,更不是得了王家军的好处。只是不愿和你一起同流合污,想要留一个清白之躯在人间。既然我起义不成,你就给我一个痛快的吧!”

吴三桂见他说得大义凛然,害怕他的话会影响士气,只得跺跺脚,让手下的人将吴国忠就地砍死,弃尸荒野。

想到今天商务初战不利,为了稳定军心,他大声宣布:“今日受伤的将士,一律记功,赏赐白银美酒,而阵亡的将士也一一造册记录,对家属予以优待。”

此时,千总李豪已经赶了回来,告诉他多尔衮的人马已经到了欢喜岭。吴三桂不敢停留,立刻带着文武官员和亲随赶回了行辕,稍作休息,他回到内宅,脱下头盔,对着镜子怔怔发呆。

一旁的陈圆圆已经知道吴三桂打算投降献关,更知道多尔衮的满清大军已经到了山海关,她本就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对于国家政权更迭的大事并不关心,而只关心个人的宠辱富贵,现在吴三桂已经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吴三桂的将来就是她的幸福所在。

看到吴三桂一头又黑又长的头发盘在脑后,她忍不住赞叹道:“王爷的头发真是太美了。”

吴三桂却是神情木然,一点笑容都没有,铜镜内他的脸色异常沉重,几乎要流出眼泪来。

从孩童时起,吴三桂就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道理,千百年来这个传统一直亘古未变,但此刻他一投降满清,就势必得剃发易服,平白变成了鞑子的下人,但现在情势紧迫,他深知没有第二种办法。

吴三桂叹了口气,换上多尔衮派人送来的清朝一品武将的补子官服,配上宝剑,勉强向陈圆圆告了别,就走了出去,带着早已等候多时的文武官员和亲随出城去见多尔衮。

他们走到了多尔衮的中军帅帐内,早有一个官员喊道:“平西王与随行官员跪下!”

吴三桂顿觉一阵屈辱,但现在也无法回头,只得和一众随从跪在地下,磕头行礼。

多尔衮在帐内坦然受了他们的拜见,便让他们走上前来。

他向吴三桂询问王家军的兵力和今日上午的作战的情况,吴三桂为了要掩饰自己初战不利的事情,故意将自己的败退说成是胜利,极力炫耀他麾下关宁铁骑的勇猛,说他将王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只是因为怪风忽然刮起,为了谨慎起见,才不得不撤军。

多尔衮看着他口沫横飞地叙述,脸上一直带着让人捉摸不透的笑容。

吴三桂摸不清他心里的想法,就继续说明他一心要替先君崇祯帝报仇雪恨,和王家军决一死战,只因人马不够,才想借助大清的兵马。

多尔衮微笑着说:“目前吴王考虑的不该是替先主复仇,现在你已经是我大清的臣子,咱们都是一家人了,以后你要忠于大清,不可有二心。”

吴三桂心里叹息,背后冷汗淋漓,多尔衮站起身来,按照事先布置好的一切,在帐内和吴三桂对天盟誓,声言日后要效忠大清朝,替大清铲除王一凡,鼎定江山。

多尔衮等他读完誓言之后,才笑着说:“吴王要为先主报仇,这是大义所在,本王很是敬仰。我此次率兵不远千里而来,就是为了帮助你们报仇雪恨。”

吴三桂赶忙答道:“谨遵摄政王意旨。”

多尔衮接着说:“咱们大清这次进军关内,可并非是和过去一样,一则要剿灭王家军,替你们报灭国之仇,二来是要平定中原,解救万民于倒悬,统一河山。”

吴三桂早就知道多尔衮的用意,也只得唯唯诺诺地连声称是。

多尔衮满地点头笑道:“咱们大清和前明朝可不一样,听说前明定下的规矩,自从永乐帝开始,异姓就不可封王。但我们大清就不一样了,有功者照旧封王。这次吴王应该明白咱们大清此刻如日中天,明朝气数已尽,务必要努力为大清效力才是。”

吴三桂此刻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幻想,低着头连连说好。

多尔衮又说:“在本朝还有你的不少故旧亲朋,比如说祖大寿将军一家,洪承畴,孔有德等人,日后你们就有更多的时间相见了。”

一旁的一个汉官忽然道:“既然平西王已经归顺我大清,那么按照大清的规制,就应该剃发以示忠诚。”

吴三桂面色一变,多尔衮却摆摆手,道:“剃发的事情先等等再说,毕竟吴王的忠心我已经可以感觉得到,形式上的东西可有可无。这样,你们明天打开关口,让我们入关助战。”

吴三桂见多尔衮并不逼迫他立刻剃发,心里已是松了口气,但他还是不愿满清兵进入山海关,就建议多尔衮从北水关、南水关入关,多尔衮虽然心有不悦,但也应承了他,让吴三桂带着众人赶回去布置。

等他们走了以后,想到自己即将率军入关,心里十分兴奋,一旁的洪承畴和范文程也借机称赞多尔衮处事圆满,将吴三桂和手下收服得服服帖帖。

就在午饭以后,满清十几万大军开始入关,而吴三桂也重新领着手下赶到了西罗城。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