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晨曦帝国-新明的曙光

第5章 风动

  • 作者:神圣智狼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04 14:46:43
  • 章节字数:11408字

晨曦帝国新明的曙光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小重山 岳飞

没有只看过几本兵法书就会打仗的人,即使再有天赋,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实战的直接经验,也必须要有明师的指点。在这一点上,被后世称为“罕有的战争艺术家”的义祖神威大帝朱翼也同样不例外。只要在帝国,一提起神威、神武两位大帝的事迹,就连小学生都能如数家珍。现在帝国民众只要一提到他们的兵法老师,首先想到的当然是镇国武贤王、世袭齐国公、帝国总制陆海军大元帅、帝国太师——戚继光,如果说武贤王是他们的大学教授,那么他们的启蒙老师呢?在这一点上,一般民众通常会说是“天骄八骑”中的李如松,但是严谨的学术界人士会说两位大帝的兵法启蒙老师并不只一位,除了李如松,还有天主教法兰西传教士,以后的帝国枢机主教(天主教中华教派)爱泽尔·让·普缔西·巴缔斯特(汉名:艾慕华),这2个当然没问题,但是这最后一个就让很多人无法接受,因为他是个日本人,这几个人的事迹会在后面讲述。

虽然我们与日本现在是敌国,但是也不要忘了,在18世纪以前连续3代日本王都是具有帝国皇室的血统,当时的日本王国作为帝国的3大血亲属国(另外2个是新楼兰王国(阿富汗)、暹罗王国),对帝国的早期扩张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据《大明兵志·外籍将士篇》、《东瀛义士传》等史料记载,从“辽东平定战” 义祖第一次使用日本雇佣兵开始,在帝国早期扩张战争中,大多有日本正规军或雇佣军的参加,当时日本军舰的舰长室都挂有3幅画像,中间是大明皇帝,右边是日本国王、左边是所属大名。忘记历史的民族是可悲又可耻的,我们作为炎黄的子孙、神龙的传人这样一个高贵而伟大的民族,一定不能忘记历史!既不要忘记给予我们仇恨和耻辱的敌人,更不能忘记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朋友!当然,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以前的敌人,现在成为朋友或同胞而忘记以前的仇恨,也不能因为以前的朋友现在成为敌人而忘记以前的友谊。这才是以唯物主义的、客观的眼光来分析历史,那种动不动就对已经定案的历史进行颠覆、翻案或者认贼作父、认友为敌的人才是最可耻的,他们的险恶用心不言自明,相信我们高贵而伟大的帝国人民是能够分辨是非的。那些民族的公敌、国家的败类、社会的垃圾为了一点个人利益,致帝国和民族的利益于不顾,这样的行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他们卑鄙的阴谋绝对会遭到可耻的失败!

万历18年8月12日(公元1591年9月15日) 四川成都府 蜀王府

青绿点金的王府城楼和殿房在葱翠的松柏间隐现,青色的琉璃瓦和明黄色的瓦铛闪映着夕阳。此时点缀着包金铜钉的丹漆大门正大开着,一大群人在一名头戴翼善冠,身穿金织盘龙赤袍,腰系九龙玉带的老人的带领下,在门外的大路上等候,他就是深受四川士民尊敬的当今蜀王——朱宣圻。不过,一向以文学知名的蜀宗现在却出了朱翼这样的猛人,实在只能用变种来形容吧。

“大王,您还是回府等世子吧。您已经在外面站了半天了,要担心身体啊。”总管太监朱福已经不知是第几次请蜀王回府了。

“戚帅与我儿在前方亲身犯险,披荆棘冒矢石,何等辛苦。今日讨贼凯旋而归,孤不能出城迎接,已感不安,你如劳累,自行回府便是。” 老太监连续不断的叽叽歪歪让朱宣圻有些不高兴了。

“报——!”一名背插令旗的传令官飞马而来,气喘吁吁的说:“禀告大王,世子先行到巡抚、总兵衙门献俘缴令;戚帅将士卒安顿后,正率领众将回府,此刻就在2里外东大街。”

“好!快快把鞭炮挂起,鼓乐准备!” 朱宣圻大喜,赶忙命令手下准备欢迎。转身又问传令官。“来人,赶快拿杯茶给这位小将。此次战果如何,我军伤亡如何?经过如何,赶快说说。”王府的仆人体贴的送上一大碗凉茶。

传令官谢过蜀王,把茶一饮而尽。抹了把汗开始讲述:“禀告大王,此次乌蒙峨边黑彝土司麻黑抹受播州杨应龙鼓惑,欲与其东西呼应,今年4月约乌蒙大小土司十余人商议举事,马边白彝土司叶阿能等7人不肯附逆,被麻黑抹杀害,属地被夺,叶阿能幼子逃出,向叙州府告变。因事起匆忙,又兼武备松弛,叙州府应变不及。5月14日,麻黑抹率黑彝叛军2万围叙州府,其部将缔尔朵率叛军1万攻嘉定、犍为,川南告急。5月19日,世子与戚帅奉刘总兵令率我等前往增援。

22日我军到达峨眉,23日渡过大渡河后分2路,戚帅率一部伍千人星夜急袭峨边贼军本营,斩杀贼众一千三百余,俘麻黑抹次子以下二千余。世子率一部七千人于犍为以西120里设伏。25日卯时,贼将缔尔朵率部回援,被我军伏击,贼军全灭,斩杀贼众伍千余,俘贼副将以下伍千余,山字营副统领王飞越斩获贼酋缔尔朵首级。28日,火字营统领王赞率二千人轻装出冰川向北迂回,山字营统领苏铭瑜、林字营统领黄翎率四千人过屏山向南迂回。同日晚,阴字营统领楚悍率部属三百人潜入麻黑抹大营,焚其粮草辎重,并趁乱斩杀贼将14人。贼军连遭重创士气低落,其间多有逃亡者。

麻黑抹于29日率部撤围叙州府,欲退往播州,世子与戚帅率本部六千衔尾追击。6月1日辰时,贼军前部约四千人与我山字营在珙县南四十里遭遇,是役,苏统领依计接敌片刻即退,诱敌入小道,林字营万箭齐发,矢飞如雨,事前埋设之伏弩、窝弓、地雷亦被引发,贼兵死伤大半,我军趁势掩杀,大获全胜。同日午时,麻黑抹本部一万二千人欲改道兴文,我火字营王赞部早已伏于珙县至兴文间春水坝子道旁,王统领令部下伐巨木堵塞道路,又令一百人多带旗帜、火种藏于四周山间,自率火铳手守道口。贼兵欲夺路来攻,我军火器分四组连续齐射,极为犀利,贼兵连攻不下被阻多时,又见四周隐现旗帜、烟火,畏我有重兵埋伏,后退数里至春水坝子扎营。未时初,我山、林二营赶至,庚时,我军本部到达。我军稍作整顿,即行攻击,世子先令火、林二营以床弩、佛狼机射击敌阵,随后天字营统领陆海天率玄甲重骑冲击,风字营鸟铳轻骑兵随后援护,天字营往复冲击3次,贼兵大乱,不成阵形,山字营自右夹击,地字营正面推进。庚时末,风字营第三队队长樊强与山字营第一队队长胡鹏飞生擒贼酋麻黑抹,贼军残部投降。随后,世子与其他官军、白彝诸部合兵陆续扫荡叛乱土司,其间,世子于6月23日,率部日摧三堡,夜拔六寨,威震西南,川滇诸土司皆尽畏服。

此役,我军自5月19日出征,24日接敌,至7月14日全胜,共历五十五日,转战三千七百余里。共斩杀贼众一万八千六百余人,俘贼酋麻黑抹以下二万七千五百余人,我军阵亡五百二十一人,伤二千一百零五人。友军阵亡三千五百四十七人,伤四千五百一十二人。”

“好!好!你叫什么名字?那里人氏?现居何职?为何投军?” 这名传令官口齿清楚,叙述时主次分明,简明扼要,引起了朱宣圻的注意。

“禀告大王,末将冯子铭,字士尧,四川播州人氏,现为帐前旗牌官。末将家族本为播州望族,前年因反抗土司杨应龙谋夺祖地,竟被其灭门,末将当时与朋友在外饮宴,幸而只身逃脱。末将立誓报仇,但势单力孤,只得行刺。但杨应龙那奸贼防范极严,末将与几位好友数次行刺尽被识破。杨应龙派遣爪牙追杀,末将只得逃离。后来听闻世子招兵平叛,末将即与几位好友来投……” 冯子铭说到伤心处,仇恨的怒火在双眼中燃烧。

“唉,冯卿受苦了。相信杨应龙作恶多端,人神共愤,授首之期当为之不远。据孤所知,朝廷也早有讨伐此寇此意,不出明年,冯卿定有复仇之机!” 蜀王朱宣圻同情的劝慰冯子铭。

“回来了!回来了!大王您看,戚帅他们回来!小的们,还不快奏乐!快鸣炮啊,哎呀,你们还楞着干什么,快点……” 朱福用那公鸭般的嗓子高声招呼大伙准备欢迎。“吡吡啪啪……轰……吡吡啪啪……”鞭炮齐鸣,鼓乐喧天。蜀王府前的林荫大道上,数十骑翩翩而来,一面大旗迎风招展——“安西将军 荡寇都指挥同知 戚”。

朱宣圻带着王府长使、总管等等一干人迎上前去。戚继光忙率领众将下马,向蜀王行礼。“有劳大王亲自迎接,末将等感激不尽。”

“戚帅与众将士披荆棘,冒矢石,远征千里,今日凯旋而归,可喜可贺。有卿等忠臣勇将,我大明幸甚!” 蜀王朱宣圻非常高兴。“孤已备下酒席,为戚帅与众将洗尘。”

“下官成都同知李雪隆参见王爷千岁。” 李雪隆看到众将都已分别见礼完毕,也上前见礼。

“笑彤今日为何如此见外?呵呵,上次你送孤的《北海诗集》非常精彩。哦,这位先生是?” 站在李雪隆身后杨宵栋引起朱宣圻的注意。

杨宵栋忙上前见礼。“草民浙江宁波商人杨宵栋参见王爷千岁。”

“咦!你就是万历10年的探花郎,我大明开国以来最年轻的探花?” 朱宣圻惊喜的询问。一向尊重知识分子的蜀王对我们杨探花可是闻名已久,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见面。

“不错,大王。杨世侄的才华的确是世间罕有,只是可惜……” 戚继光也叹了叹气。

“唉……令师之事,孤虽有心相助但也无能为力,甚感惭愧。但孤相信终会有水落石出之日。” 朱宣圻对张居正的遭遇虽然非常同情,但是碍于宗法的限制,当时也只能上表劝万历、太后对张居正的处分轻一些。可是当时万历正在火头上,根本听不进去,而关系良好的太后又正好死了老爹,什么心情也没有,朱宣圻也没有其他办法了。蜀王现在也只好尽量宽慰杨宵栋,并且打算推荐他重新入仕。他看到我们杨探花的眼圈有些红了,知道现在不方便继续谈这些,立即转移话题。“湖升啊,你此次来川,可要多住些日子,四川山明水秀,值得一游之处甚多,呵呵”

蜀王的关心让杨宵栋很感动,他正想回话。突然,眼尖的朱福那公鸭般的嗓子又在耳边响起来,“世子回来了!世子回来了!大王大王,世子他回来了!世子今儿的打扮可真威风啊!”

刚才的大道上,一彪归心似箭的人马飞驰而来,两面大旗随着急驰的马蹄翻腾起凯旋的涟漪,旗帜上的“丹凤天舞”图案和“镇西将军”金色大字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出胜利的光芒。最前面的一员青年将领身长六尺余,剑眉星目,气宇轩昂,不知是受远行归家还是得胜凯旋的喜悦影响,他微黑的皮肤此刻正泛起兴奋的红色。他头戴日月凤翔盔,身着狮咬亮银铠,外罩七禽金丝水纹披风;跨下神驹肩高五尺,体长一丈余,全身俱黑,唯独额间有一新月状白斑,双目如电,神俊非凡,正是来自大食的名马——“玄天冷月”。他就是被称为“蜀中小霸王”,现任镇西将军、荡寇都指挥使的蜀王世子——朱翼。

万历18年8月12日(公元1591年9月15日) 四川成都府 蜀王府客厅

此刻,蜀王府到处都洋溢着欢庆的气氛,阖府上下到处张灯结彩。这次胜利,让万历皇帝和李太后都很高兴,在上个月就派出了特使前来慰劳朱翼领导“荡寇军”。这只像刚出笼的包子一样热得烫手的“荡寇军”以非常微小的代价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战果,朱翼和各位青年将领的军事天才和勇猛、川人士兵自古以来的彪悍故然是重要的因素,但如果没有戚继光把这些因素捏合成一个整体,象这样教科书式的胜利依然是不可能出现的。

应该说,大中华光明帝国的建国班底就是在这一天正式确立的,让我们记住这历史性的一天吧——公元1591年9月15日!

朱翼与杨宵栋的确可以说是一见如故,在与朱翼的交谈中,杨宵栋感到自己早已经冷如死灰的心又开始燃烧,有一种无法言喻的热情又重新在血管中沸腾、流动……

“湖升啊,我儿鹏程对你的文章可是颇为景仰啊!” 蜀王的话音中止了相见恨晚的2个人的交谈,朱宣圻又转头问总管,“老福,鹏程还未回来?”

“是啊,我母妃、兄弟、小妹现在怎么一个都没回来?不是说他们进香去了吗?” 朱翼也担心起来。

“回大王、世子,自从世子出征,娘娘和郡王、郡主就到青羊宫为世子祈福、求平安,老臣已经派人去通知了,这祈福结束后,还要谢神、打赏道人,因此耽搁了。不过现在也快了,老臣立即再派人去瞧瞧……” 朱福满头大汗的回答。

“不用了,我们回来了!”随着话声,几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跑了进来,其中一个身穿郡王礼服的少年顾不得满头大汗,一头向朱翼扑去,“老大,你可回来了啊,下次去打那些龟儿子一定要带我去!”“好兄弟,想死我了!”两兄弟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鹏程!你又说这些市井粗话!这么多客人在场,你注意点!” 蜀王对这个小儿子的粗话不断一直非常头疼,现在又在大庭广众下献宝,让他很不高兴。朱羽看到老爸冒火,只好吐吐舌头,老老实实的按规矩向众人问候。但是,他嘴里还是在小声嘀咕:“格老子的,反正老子是粗人塞,怕个球哦……” 从激动中冷静下来杨宵栋被朱羽这活宝逗的实在忍不住了,终于笑出声来。

“哦,鹏程啊,这位就是你平时极为景仰的浙江神童——杨宵栋先生。湖升,这就是孤的次子朱羽。你们认识一下。” 朱宣圻为两人引见。

“在下朱羽,表字鹏程。久仰湖升先生才名,今日有缘得见大贤,已感天公不薄。且又有兄长讨贼凯旋归来,今日可谓双喜临门!” 朱羽一听是杨宵栋来了,连忙面容一正,向杨宵栋深深一礼。如果是看他现在一幅文质彬彬的表现,实在很难想象和刚才那个满口粗话的活宝会是一个人。杨宵栋也连忙还礼,连说:“郡王过誉!折杀小生!”

正在两个人礼多人不怪的当儿,身边又响起另一个少年的声音,“杨世叔,小侄徐冉有礼了!” 杨宵栋转头一看,刚才和朱羽一起跑进来的一个少年正在向他行晚辈礼,这小子略显瘦峭的脸上有一双非常灵活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很聪明的家伙。

“请问,令长是?” 杨宵栋虽然感到有些面熟,但是一下子想不起了。李雪隆在旁边解释说:“临渊是光启的亲侄子,一手丹青极为出色。”

“令叔现在可好?”

“蒙杨世叔挂念,家叔甚好。家叔曾令小侄,如见到杨世叔,定要多多请教。”刚才的赶路让徐冉感到有点热,顺手抖开随身的折扇扇起风来,“知耻近乎勇”五个大字在白色的扇面上跃然而出。

在这历史性的一天里,以后的神威大帝、神武大帝与铁血宰相相会了。雄伟的王府外,阵阵金风开始吹起……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