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宣王挽周

3噩人风起

  • 作者:怀庆有山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2-05-03 09:03:59
  • 章节字数:7296字

国之大事,唯戎与祀。

十一月初十,风雪已停,祭宗庙,天子与公卿齐聚王宫,各戴冠冕,着正服,执玉圭。

中国人对玉有着特殊的情感,事实上,除了中国以及受中国影响的东亚文化圈以外,玉似乎只是一种好看的石头。

清朝乾隆时,这位好面子的十全老人,对于不远万里给自己上供寿礼的英国使者大加褒赏。(虽然这些英国使者认为,自己是平等的外交使者,不过乾隆大帝才不会在乎这些洋人的看法,说你是上供的,你就得是上贡的,否则别想走出中国大门)。

当场,乾隆皇帝就赏了一大批的玉如意给英国的使者,而这些在中国人眼中价值不菲的宝物,在英国人眼中:什么玩意儿?一堆破石头!

可在中国古人的心中,玉却是有德之物,是身份的象征,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非君子不能配玉。

这也是为什么,西汉的几个古幕里,金缕玉衣中的金丝都被人抽光,但是玉石却还能供考古家发掘的原因。

无他,不是盗墓贼讲道义,而是玉这玩意没啥用,卖不出钱。

在《礼记聘义》及《论语》中都有“君子比德于玉焉”的句子。古人认为工具有仁、义、智、勇、洁的君子美德,所以以玉比德,敦品励行。所谓“人君德美如玉,而明若烛”,“言贤者德音,如金如玉”,都是歌颂玉的温润,寓意君子美德,是故“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乐官起乐,礼官宣章,手持白钺的赤衣虎贲衣甲鲜明,雄赳赳气昂昂,立于大道两旁。

天子与诸侯皆身着冕服,按等级手持玉圭,肃穆庄重的亦步亦趋,走入其中。

冕服者,礼服中最专贵的一种,冕服均在祭典中穿着,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组成。

冕服的主体是玄衣、衣裳上面绘绣有章纹,而在最隆重的典礼时,穿九章纹冕服。衣裳之下,衬以白纱中单,即白色的衬衣,古代衬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

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鞋是双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礼时穿赤色的。

玉圭划分,《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载:“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似为五寸之误),谓之躬圭,伯守之先祭太庙告祖,后聚明堂议政。

《周礼.考工纪》周人的明堂,坐北面南,东西北均有墙,用长九尺(/周尺)的筵来量度,东西宽九筵(今天的七丈四尺),南北深七筵(今天的五丈四尺),堂高一筵(今天的一丈七尺)。

天子,诸侯的屋顶是五架四注。堂中间约三分之二为堂,两侧有墙相隔。共分五室,每室二筵见方。

祭拜宗庙完毕,天子与公卿方进入明堂,准备议政。

天子之旁,四位赤甲虎贲手持斧越,虎视四方,拱卫天子。

天子登上九阶白玉梯,高坐于王位之上,公卿大夫再对着天子拜礼后,各自入席列坐。

正所谓君臣坐而论道。

此时,文武未分,在西周体制下,几乎所有的贵族都会接受文化与军事教育,在西周的官学中,君子六艺就有射箭与驾车,这专为战争而设的科目。

加上,分封制下公卿大夫往往身兼封君之职,是各自封地中的最高行政与军事长官,身兼文武。

故朝堂列坐,只以地位高下,从前到后,而不分左右。

此时,殿上殿下的气氛极为压抑,按理来说,如此隆重的朝会,特别是在冬天,一般是不会轻易召开的,按照先秦的惯例,邦交征伐都只集中在春天、秋天,而夏冬两季则是农忙、养膘的假期。

除非,出了大事!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三天前,从洛阳的信使,快马加鞭,给正在窝冬中的宗周贵族们带来了一个极坏的消息!

噩国联合东夷、淮夷反周,兵锋直指洛阳,而驻守洛阳的殷八师,与之交战,竟惨败而归!

现在,叛军气势汹汹,已经到达了陆浑之地,幸好此时河南虽然气候温暖,但11月也下了大雪,这才让叛军稍稍停下了脚步。

虽说在信使消息到达的同一天,周厉王便将消息下达给了城中的各主要公卿,好商量对策,但是当君臣共聚一堂后,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却仍然感觉头大。

噩国,说起来也算是周人的老冤家了。

上古时期,黄河流域因为气候适宜,生活着大量的扬子鳄,古代称其为“鼍“。《本草纲目》中将扬子鳄称为“鼍龙“,它可谓是浑身是宝,尤其是它那坚韧的“鼍龙皮“,可以制成防护性很不错的皮甲,其质量甚至还远在兕皮之上,几乎就相当于19世纪的防弹衣了,很受当时贵族们的追捧。

毕竟,先秦的贵族可没后来那么娇贵,哪怕是国君,也要经常在沙场上搏杀,有一副上等的皮甲,这就等于多了几分保命的底牌呀。

正所谓,有需求就有伤害。竟然这鳄鱼的皮如此受追捧,这么能卖价钱,那么,在资本的推动下,一条产业链自然也就出现了。

商朝人因为擅长经商,而成为了商业从业人的代称。

噩人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噩人部落自从专门从事捕杀“鼍龙“,然后将其扒皮交换粮食等物的工作后,发现这买卖能干!

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的噩人,自然而然的认为“鼍龙“是他们生存的根本,他们希望“鼍龙“能够让他们有更好的未来,(让我扒了你们的皮,换来更多的物资),所以他们把“鼍龙“尊为图腾,并将自己部落的名字定为“噩“。

商朝早期,噩国在今天的山西地区雄霸一方,实力不可小觑,到了商朝后期,噩国的首领成为了商朝的重臣,也就是史料中的噩侯,当时的噩侯是可以和西伯侯姬昌相提并论的人物,并且两者的遭遇也很一样,西伯侯姬昌得罪了纣王,然后吃了七年牢饭,噩侯也因为得罪了商纣王,但是运气明显差了点,被纣王下令处死。

按理,既然噩人、周人和商人都有仇,那么两者应该有过一段蜜月期,毕竟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但问题,朋友这个东西实在不太靠谱,尤其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朋友关系,更是要看价钱的。

所以,噩人跟周人就翻脸了,而两者翻脸的原因,倒不是哪一方给了噩人太多,而是周人想要的太多。

周人的大本营是关中,关中号称四塞之地,最有名的关口就莫过于函谷关,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然说明一下,函谷关这个时候还没个影,它是春秋秦穆公修建的。)

但问题是,虽然在地理上关中堪称得天独厚,可也并非没有任何漏洞,尤其是与山西西南相邻的一带。也就是在史书上大书特书的,河东河内,河西之地。

河东在手,便可与关中隔河相望。

河西在手,那么关中便天险尽失。

如果说函谷关相当于秦国的大门,那河西丢失,就意味着敌人可以直接翻墙入室,无视大门。

北方的敌人,只要能够渡过黄河,拿到河西,便可以直接杀到泾水北岸,整个关中平原都会暴露在对手的铁骑之下。

这就是为什么,河西之地让秦人如此着迷,让秦国不顾国力差距,和晋国、魏国死斗近百年的原因。

春秋时期,晋国几次冲入关中,一度打到泾北,走的就是这条路线。

而后来,差点把秦国赶回陇西的的吴起入关中,也是从此而过。

所以,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能交给一个外人呢?

事实上,在周公辅政时期,这位牛人除了平定了中原乩局之外,还发了大力气,将盘踞在山西西南,与关中相邻的唐国、噩国也顺到一块收拾了。并且在这些倒霉鬼的旧土上,又分封了晋国、魏国等诸多姬姓诸侯国,保障了周人大本营的东北安全。

不过,周人倒也没有斩尽杀绝,那也不现实,毕竟当时的荒地那么多,噩国人要是铁了心的钻到山沟沟里去,继续和周人捣乱,周公有再大能耐也是无力。

所以,周人允许噩国南下去河南建国。接下来双方算是过了一段蜜月期,在西周中期,更是通过联姻的办法勉强遮住了以往的矛盾。

然而,历史总是相似的,作为敢拿着木矛石斧就敢和鳄鱼拼命的种,噩人生命力堪称野蛮强大,在经过上百年的繁衍生息后,噩国重新日渐强大,对周天子也慢慢的有些爱搭不理了。

尤其是在周昭王南征惨败后,西周的威望一落千丈,噩人难免就有些蠢蠢欲动了。

不过,还没等噩人先动手,深知先下手为强的周夷王就先动刀了。

面对着不太听话,而且又靠近王京的噩人,这位不服就干的天子毫不废话,联合东虢国,把噩国打回了原形,将他们清除了出去。

但老话说的好,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噩国人不得不再次向南迁徙,最终他们选择了在今天的湖北梁子湖一带重建噩国。

周夷王为人刚烈,眼光不错,大战略也行。否则,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断然烹杀齐侯!

一出手,就让已经快要成山东一霸的齐国又萎了上百年,更为姜齐公族内斗点燃了导火索。

但周夷王的缺陷也很明显,那就是太刚了,而且做事急躁,管杀不管埋。

噩人被周夷王打败,但没被打死,结果就是继续折腾。

终于,瞅准一个机会,折腾到了周厉王的头上。

朝堂上的公卿们,倒也没说什么求和之类的事,开什么玩笑?煌煌天子,怎么能向叛臣低头呢?

于是,毫无疑问的,作为此时掌管天子征伐的大司马,得到了天子斧钺,率领西六师,准备于春季时,率军东出作战。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