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中国哲学史

第一编·第一章 论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之形成 2

  • 作者:郑红峰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1-07-03 19:23:56
  • 章节字数:5640字

商周时期,虽然奴隶主贵族所宣扬的宗教迷信占统治地位,但由于生产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推动,朴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思想也在向前发展。冶铸技术的提高及青铜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工具有了很大的改革。天文历法的推算及计算方面的需要,使商周人都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已经从整数的计算发展到了分数的计算。

阴阳五行观念的产生,是和当时的生产实践和积累的自然知识相适应的,但它还不是建立在正确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的。特别是由于当时生产力很低下,人们的自然知识很狭窄,再加上提出这些观点的人,又往往是贵族出身的史、巫等,因而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带有很大程度宗教迷信的色彩。

“阴阳”说是在观察天文气象、时节变化的基础上萌发的。周人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物兴衰。他们认为,阴气的性质是沉滞下降的,阳气的性质是蒸发上升的,这阴阳二气相互协调,配合有序,流转正常,就风调雨顺,否则就要发生灾难。周幽王时的伯阳父,曾用阴阳二气的失调来解释当时在今陕西地区发生的地震现象。他说“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这就是说,阴阳二气的流转是有一定秩序的,如果发生秩序紊乱的现象,就要产生地震。这种观点之所以被称为朴素唯物主义或唯物自然观的萌芽,是因为它用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或猜测去解释自然现象本身的规律性。这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帝”、“神”、“天命”的唯心主义观念是完全对立的。

在中国古代众多哲学流派中,阴阳五行学说最为引人注目。它是李约瑟所谓的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有机论自然观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所蕴涵的一些思想是可贵的,但在某些方面又阻碍了传统科学的进步。

阴阳学说认为构成万事万物的要素中有两种对立的本原,它们可以分别名之为阴阳,阴阳双方的矛盾运动构成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五行学说则认为世上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这五种元素相生相克,以土为主,分别与另外四种元素“和”成万物。它们之间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在自然界和人类中产生变异和灾难。阴阳学说在我国起源很早。盘古开天地的神话就包含了原始的阴阳学说的思想,西周末伯阳父以阴阳说解释地震,标志着阴阳学说的正式形成。五行说的形成还要更早一些。原始的五行思想产生于古人治水斗争的壮丽实践,后来到了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提出了“同则不继”、“和实生物”的观点,对五行生物的原则作了论述。

《尚书·洪范》中则对五行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段话简要描述了五种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形态的性质和作用。它与伯阳父的解释一道,使五行学说脱离了其原始状态。后来,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进一步融合,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哲学思想。古人认为,天属阳,地属阴,两者相互作用,产生金、木、水、火、土五行。“最先出现了属于阴的水和属于阳的火,然后出现了其中阴略占优势的木和其中阳略多于阴的金,最后出现了阴阳两种本原达到一定平衡的土。阴阳两本原继续不断相互作用就进一步产生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万物。”阴阳和五行两种不同的学说就这样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

阴阳学说包含着很可贵的辩证法思想。世界万事万物由阴阳二气化生,排除了神的作用,是它的唯物性;阴阳二气的排斥、转换构成了万物的发展变化,讲的是矛盾运动,体现了它的辩证性。

史伯虽然认为,土与金、木、水、火相杂以成万物,但他又搬出了先王,先王成了造物主了。伯阳父把地震发生的最终原因归结为人事,并以此论证周王朝将要覆亡。这就把自然的规律神秘化了,最后就不可避免地要回到宗教迷信的唯心主义那里去。商周时代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萌芽有这么大的局限性,这是由当时各种历史条件决定的,是不可避免的。当时有对世界万物由“五行”,即五种物质元素构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据《国语》中记载,西周末史伯对郑桓公的一次谈话中说,“和”则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掺和,就能产生新的东西并得到发展,假如用同一种元素相加,则既不能生物又不会有发展。从这个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史伯把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万物的五种元素,这不能不说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

四、早期的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

春秋之时具有无神论倾向的有一个郑国的子产(公孙侨),他最早公布了刑书,可以说是法家思想的先驱。他在驳斥对星辰出没的观察而断定郑国将发生大火灾时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寇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天道和人道是对立的,天道是虚无缥缈的,人道才是切近具体的,只有用人道来解释吉凶祸福才是合理的,可信的。

当时的唯物主义思潮对人和神的关系,不仅认为人是神之主,而且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还要把神完全驱逐出去,这样人的地位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春秋末叶的无神论者,有些是当时进步势力的思想家,郑子产就是新兴封建势力的思想代表。在社会急剧变革的过程中,他们把吉凶祸福的根源归结到人事方面来,表明他们对神的怀疑态度。

朴素唯物主义又称“素朴唯物主义”,是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产生于水,并经过各种变化之后又复归于水。中国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世界的本原。印度古代的“四大”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风、地构成的。这些都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朴素反映,在总体上是正确的。而且,朴素唯物主义往往和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在把“五行”当做世界万物的本原时,还以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看出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是“天”、“神”与人的关系问题。这是和他们当时所处的地位,争取民心与奴隶主贵族对抗的政治斗争相一致的。这在客观上,起到将人从“天”、“神”权威下解放出来的作用。但也正由于他们所处的阶级地位的局限,他们不可能成为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他们都没有完全否定鬼神的存在,给自己的阶级留下了一条退路。一旦封建地主阶级击败奴隶主贵族阶级而成为社会的统治力量时,他们就又会毫不犹豫地将鬼神这个法宝重新抬出来,为巩固他们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

周王朝的建立,经过短短的“成康之治”以后,就每况愈下。公元前841年,国人驱逐了周厉王,从而出现了十四年我国古代史上称为的“周召共和”。到春秋时期,就奴隶主贵族内部来说,也不断地进行分化,这时的兼并战争甚为激烈。在春秋这个新旧社会更替的过程中,无神论的兴起是历史之必然。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