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让孩子心悦诚服

第31章 最突出的,未必是最重要的

  • 作者:杨杰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1-07-03 19:47:17
  • 章节字数:6074字

有位家长在日志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

她开车带孩子回家,到车库的时候让孩子去开车位上的锁。这个孩子现在读小学六年级,这是他第一次开车位锁。他下车的时候是高高兴兴的,然而很快就遇到了困难——锁怎么也打不开。这时他开始发脾气,埋怨妈妈,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本来就不是我应该干的事情……”

此时恰好保安看见了,就帮忙开了锁。妈妈停好车,然后回家。这个孩子比较爱辩论,在大人看来,孩子的话常常是狡辩,让人觉得比较难缠。经过我们多方的共同努力,他的难缠指数已经下降了不少,这次发脾气,妈妈没有理他。

以前,他一纠缠妈妈便会和他辩论,结果总是被孩子理论得无言以对,孩子常常在这种时候表现得很得意。现在,妈妈不理他,他的“辩才”也没了发挥的余地。

我还是忍不住追问:“不理他虽然是很有效的方法,但是不是最好的方法呢?”

妈妈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首先想到的是,如果非要说点什么的话,肯定要强调这就是他应该干的。

我跳开这个思路,问了妈妈另外一个问题:“通盘考虑这件小事,你觉得有哪几个点是必须处理的?”这一问把妈妈问迷糊了。她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只是说了她打算怎样处理。她的切入点还是强调这件事情就是孩子应该干的。

我不依不饶地问:“这件事情有几个点是必须处理的?是否有必要强调这是孩子应该干的,这个地方是重点吗?”妈妈回答:“不是重点,也是次重点吧。”我追问:“是次重点,还是非重点?”妈妈半开玩笑地回了我一句:“杨老师,我怕你啦!”

哈哈,回头看看这一段,我也觉得自己很过分,仿佛把人家逼问到了角落里,还不肯善罢甘休。

在我看来,这件事情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孩子不会开锁需要学习,一个是孩子该如何对待不会的事情。孩子第一次开锁,不会开很正常。值得关注的是孩子对待不会的态度——他不是直接说出来请求帮助,而是推卸责任埋怨大人,“这件事情本来就不是我应该干的”这句话不过是他的一个说辞而已。

学会开锁是很简单的事情。如果他肯学,当时教他就可以,如果他不肯,事后教他也无妨。所以这件事情的重点是:遇到不会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大道理他肯定听不进去。所以我建议妈妈说三句话:“如果你不会开,直接告诉我就行了,我来开。这件事情,没必要纠缠于应不应该。用不着发脾气。”

具体的说法和语气可以根据当时的场景来调整。如果他脾气很大,就可以稍微强硬一点儿,如果他仅仅是抱怨,这些话完全可以说得很柔和。

我反过来问这位妈妈:“为什么仅仅是这几句,而不是别的?”我让她分析每句话的用意。从分析来看,她并未完全理解。

这件事情的重点是让孩子学会坦然面对自己的“不会”。如果孩子遇到不会的事情总是推卸责任,埋怨他人,就要追踪一下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以及孩子由此形成的观念。遇到孩子不会的事情,有的人会随口说“这都不会啊”。这样的话看似轻描淡写,在孩子听来则是很严重的否定和责备,言外之意是孩子很笨,该会的都不会,这会让孩子感到非常难堪。

遇到不会的事情,孩子需要学习、需要尝试,这个过程中难免犯错。我们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也很关键。我见过许多家长,如果孩子连续学几遍都不会,家长的挫败感会比孩子还严重,往往会严厉地责备孩子,会挑剔孩子的态度,埋怨孩子心不在焉,甚至对孩子大发脾气。瞧,我们在用行动告诉孩子:不顺利的时候,请放纵自己的挫败感,随便推卸责任,暴跳如雷也可以。

孩子做错了,我们有责任指出来,关键是我们指出错误的方式不能伤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从道理上讲,我们都知道应该“对事不对人”,而我们的行动,往往是“对人不对事”。不管是“这都不会啊”,还是严厉的责备,我们的关注点并不是具体的错误,而是指向了孩子本人:你很笨,你态度不端正,你不用心,你让人感到厌恶……通俗地说,我们表达给孩子的意思,并不是你做的事情错了,而是你这个人错了——“你不是好孩子”!孩子的关注点也偏离了错误本身,他想的不是怎样改正错误,而是要努力证明自己是“好孩子”,证明好孩子的最佳途径就是推卸责任,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样,自己就是“好孩子”了。许多人直到成年,“对人”和“对事”都是粘连在一起的,自己犯了错便觉得自己这个人错了,要承受沉重的挫败感,因此会本能地推卸责任。如果别人做错了事也会怨恨那个人。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勇于承担责任,这要有一个前提,那便是坦然面对错误。因此,我们对待错误的方式要限定在错误本身,关注于怎样改进和怎样学会,不蔓延,不进行人身攻击。我小时候也常常这样,不会的不敢问,怕被别人嘲笑。直到最近几年我才愈发明白:不会,学会就是了。一遍不行就学一百遍呗!只要不厌其烦地想办法,没有学不会的。我在咨询中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就算大人愿意改变,也经常要连续错6次以上才能完全改过来。因此我们不要苛求孩子错一两次就学会。

回到开锁这件事情。第一句话应该让孩子明白,不会可以直接说出来,他会得到理解而不是奚落。“这本来就不是我应该干的”,这句话虽然仅仅是一个说辞,但我们还是要澄清一下。澄清的重点不是争辩是否应该干,而是直接告诉他没必要争辩。从前文来看,妈妈两次的切入点都选了这句话。这句话火药味浓重,听上去就是明显的抱怨。如果和孩子辩论下去,彼此都很难说服对方,牵涉的话题可能会越来越多。妈妈可能会说得更多:我天天辛苦赚钱给你花,还得给你做饭,还得陪你做作业,你说这是我应该干的吗?要不以后我不管你了……

当然,我们也见到很多人,能从这三句话的意思衍生出30句话,似乎是掰开了揉碎了给孩子讲道理,以为这样孩子能听得更明白些。这样做显然低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这样做还有两个弊端,一个是话太多,孩子反倒会一时抓不住重点,甚至片面理解了大人的意思;另外,孩子听烦了会直接屏蔽掉所有的话,结果相当于没说。这两点也恰好是唠叨的弊端。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将这三层意思用最简单的三句话表述给孩子,接下来不再说什么,那么这个沉默的时刻就恰好是孩子消化吸收的机会。安静下来以后,他也会反省自己的行为,将妈妈的态度和自己的表现一对比,便知道以后该怎样做了。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通常少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孩子们成长质量的不同,大多是被这些小事影响的。教育无大事,教育也无小事。10年前,在阅读教育书籍的时候,我被其中的教育观点所感染,也曾激情澎湃。随着阅读的深入,尤其是当我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咨询案例,越来越感慨:教育理论都是知易行难。我们很容易理解尊重、自由、平等、倾听这些理念,但是怎样将这些理念体现在每个教育细节中,则是最有难度的。尤其是遇到突发事件,在矛盾冲突当中体现这些理念,就更加有难度。相信这也是家长们最困惑的地方。这几年,我非常关注教育的精准性,追求点到为止,恰到好处,而不是过度教育。当下我们容易焦虑,总想教育得彻底一些,结果往往用力过度,起了反作用。

与孩子相处,遇到突发事件时,我们首先要有全局观念,抓住主要问题,而不是被最突出的细节所牵绊,陷入次要问题的泥潭。突发事件并不全是坏事,它完全可以成为良好的教育契机。我们能够通过处理这一件事情,最终解决这一类问题。比如处理了孩子因为不会开锁而推卸责任发脾气的事情,今后孩子就学会了怎样面对不会的事情。孩子通过这件事情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遇到不会的事情,直接问是最好的方法,也是值得赞扬和欣赏的好习惯。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